王昱
[摘要]作為近幾年深受年輕受眾歡迎的內容生產方式,Vlog有其獨特的內容生產、傳播方式以及真實性維度。其在媒體融合報道背景下的敘事優勢主要體現在主體性表述帶來浸入式新聞體驗、內聚焦陳述打造個性化新聞品牌、日常性展示滿足受眾好奇心、開辟年輕受眾關注時事政治的新途徑。為了實現Vlog新聞在媒體融合報道中的創新性運用,可從以下途徑出發:聚焦內容,深化新聞廣度、深度及溫度、打造個性化、品牌化特征以及培養具有媒體融合意識的“全能型”記者。
[關鍵詞]新聞Vlog;媒體融合報道;創新運用
自2018年起,Vlog這一內容展現方式就迅速走紅各大網絡平臺,成為普通人展現自己生活的重要方式。而在媒體融合背景下,Vlog新聞顯然也成為一種符合時代潮流的新聞報道方式。如何有效分析Vlog新聞在媒體融合報道中的優勢和不足基礎上提出進一步的創新性運用方式,是相關人員應該重點思考的問題。
一、Vlog概述
(一)Vlog來源
盡管Vlog是最近兩三年才忽然大火起來的,但是其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2006年,而真正被定為Vlog這一概念則是在2009年,到了2012年,YouTube上出現了第一條Vlogo到了2016年,由于海外華人經常以Vlog的形式更新自己的日常視頻,便逐漸流傳到中國,進入中國公眾的視野。后又經中國諸多流量明星在微博上利用Vlog來記錄和分享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狀態,Vlog受到了越來越多年輕人的青睞,并成為當代年輕人展示自己生活的一種重要方式。
(二)內容生產及傳播方式
Vlog作為一種用戶生產內容的形式,其創作主體大多為普通的互聯網用戶,用戶創作出內容以后以互聯網為平臺將其展示出來。以用戶生產內容的形式往往對技術和設備等方面的要求都較為簡單,因此Vlog在拍攝和剪輯制作等方面都具有很強的隨意性,普通的互聯網用戶利用手機或者簡單的拍攝設備用鏡頭記錄下與自己日常生活相關的方方面面,再利用后期進行個性化的剪輯,以此來傳達出個性化的自我特征,因此Vlog具有很強的個性化特征,且其在傳播過程中其受歡迎的程度往往也是以傳播者的主觀感受為主的,所以傳播隨機性特征較強。
(三)真實性維度
相比于新聞、紀錄片的“紀實",Vlog更多的是“記實"。“記實”在進行客觀的、真實的記錄,僅僅呈現一些客觀的信息,而缺少內涵的解讀和意義的呈現。大多數Vlogger以自己的日常生活為拍攝素材來源,喜歡用鏡頭記錄自己生活中的瑣事,這類記錄方式大多節奏平緩,內容直白,出于對自己生活的本真記錄,在真實性維度方面缺乏深度,而只是流于表面的客觀再現。
二、Vlog新聞在媒體融合報道背景下的敘事優勢
(一)主體性表述帶來浸入式新聞體驗
在傳統的新聞報道中,大多采用一種客觀化的表述方式,進而起到宣傳教化的作用。而Vlog新聞則由記者本身作為旁白或者講解出現在Vlog之中,將相關的新聞事件展現出來,并進而表達出自己的所觀所感,從而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到受眾。相比較于傳統的新聞報道形式,Vlog新聞通過主體性的表述往往能夠依靠真誠的情感符號來有效拉近敘事者即新聞記者與受眾之間的距離,從而產生更強的真實性和親切感。記者在進行相關新聞事件的分享同時,不僅直接表達出自己對事情的看法,還會通過與受眾的對話來間接表達自己的意見,從而獲得受眾的回應和支持,進而激發受眾的情感共鳴,增加他們的情感體驗。總之,新聞Vlog的報道形式通過第一人稱的主體性表述能夠給新聞受眾帶來“沉浸式”的體驗感,從而有效拉近新聞與用戶之間的距離,使得新聞報道更加親切。
(二)內聚焦陳述打造個性化新聞品牌
在網絡信息技術充分發展的背景下,網絡社交平臺成為年輕人展示與分享自己生活的重要載體,方式也更加多元。Vlog作為當下年輕人追捧的一種生活分享方式,其主要原因之一就在于Vlog采取內聚焦的陳述方式,拍攝者能夠借助Vlog直接表達自我,形成一種個性鮮明的自我表達方式,進而形成了一種具有高度個人化特征的展示方式”。而新聞Vlog的報道形式自然也延續了這特征,將傳統的客觀化、同質化的新聞報道形式有效地轉化成為一種具有個性化的新聞品牌。在利用Vlog進行新聞報道時,新聞事件作為Vlog的影像內容從Vlogger即記者的視角來進行呈現,在此過程中,記者的個人風格與個性化特征得到了強烈的表現,有效地打造出了具有個性化的新聞品牌。
(三)日常性展示滿足受眾好奇心
相比于傳統的新聞報道形式和素材,新聞Vlog更側重對于新聞事件尤其是重大新聞事件的臺前幕后的花絮展示,以記者的視角來對相關新聞事件進行8常性的展示,而且非常注重真實的展示過程,如此一來便能滿足受眾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比如很多受眾都好奇新聞主播們在后臺時的形象,以及他們化妝、準備的過程。很多Vlog新聞就將新聞主播們的這些8常生活進行展示,極大程度上滿足了人們的好奇心。
(四)開辟年輕受眾關注時事政治的新途徑
作為一種新潮的內容呈現方式,Vlog的受眾大多為80、90后甚至00后的年輕受眾。這類年輕受眾往往對時事政治的關注度不是特別高,以Vlog新聞的方式對重大的新聞事件進行展示,通過媒體融合創新來以全新的視角,以一種更為輕松、活潑的方式來對重大新聞事件進行報道,能夠強化年輕受眾對重大新聞事件的關注度,進而有效開辟年輕受眾關注時事政治的新途徑。
三、目前Vlog新聞在媒體融合報道中存在的問題
(一)敘事偏于碎片化
傳統的新聞報道往往需要以較長的報道來呈現一個完整的新聞事件并對其進行深度解讀,而Vlog如前文所言,一般時長在S-10分鐘左右,而且其出現最初就是為了記錄日常生活,在敘述內容和敘述節奏方面更為平緩直白,往往通過剪輯的方式對多個生活片段進行展示,采用這種形式進行新聞的報道則容易造成新聞報道的碎片化,不利于新聞內容在深度、廣度等方面的呈現。
(二)缺乏足夠的權威性與影響力
受各種方面因素的影響,Vlog新聞往往更集中于對重大新聞事件如重大會議的臺前幕后的花絮展示,而缺少對新聞事件核心內容的呈現與報道,因此相比于官方的新聞報道,Vlog新聞在權威性和影響力方面較為缺乏。
四、Vlog新聞在媒體融合報道中的創新性運用途徑
(一)聚焦內容,深化新聞廣度、深度及溫度
在媒體融合背景下,諸多新聞事件在進行傳播過程中其手段、方式和渠道等方面都進行了極大程度的創新,無論傳播方式怎樣創新,“內容”始終是新聞立足之本。為了有效解決新聞Vlog的碎片化問題,各類新聞媒體在進行相關新聞事件的報道時,應在新聞的廣度、深度以及溫度三個方面進行有效強化,以此來增強Vlog新聞報道的權威性和公信力。首先要加強新聞Vlog的廣度,要有效拓寬鏡頭視角,將鏡頭對準更多基層百姓,全方位、多領域地展現普通民眾的生活現狀"。其次要加強新聞Vlog的深度,可借助傳統新聞報道的方式,邀請專家對相關新聞事件進行點評和解讀。最后要強化新聞Vlog的溫度,切實推進普通民眾關注問題的解決。
(二)打造個性化Vlog,品牌化特征
Vlog本身就具有很強的創作主體的個性,在利用Vlog新聞進行媒體融合報道的過程中要有效發揮Vlog的這一優勢,避免新聞報道的同質化。因此,利用Vlog新聞進行媒體融合報道的過程中要努力塑造辨識度較高的個人風格,記者在進行新聞事件或者相關故事的講述過程中要充分展示出其個人的個性、風格和人格魅力,進而打造出具有個性化的Vlog新聞,強化新聞的品牌化特征。
(三)培養具有媒體融合意識的“全能型”記者
Vlog新聞在媒體融合報道過程中,新聞記者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媒體融合背景下,對記者提出的要求更高,不僅要會采訪、能寫稿、還要能出鏡、會剪輯、能扛機器,因此要注重對“全能型”記者的培養,幫助其培養自身在拍攝、處境、編輯等多方面的意識,與此同時還要注意根據平臺和傳播渠道的不同來進行內容和形式的適當轉化。
結語
Vlog新聞在媒體融合背景下具有一定的敘事性優勢,但是也存在一些問題。本文在深入分析這些優勢和問題的基礎上提出了Vlog新聞在媒體融合報道中的創新性運用途徑,以期為Vlog新聞實現媒體融合背景下的發展提供一定參考。
參考文獻:
[1]李曠怡.新媒體語境下微紀錄片分析——以“二更”視頻為例[D].新聞研究導刊,2019,10(11):115-116.
[2]田龍過,陳中玥.基于“兩會”報道看Vlog的運用與發展[J].傳媒,2019(9)50-52.
[3]吳丹.媒介融合時代受眾身份的轉變[J].視聽,2017(01):165-166.
[4]張昕.Vlog的特點與發展趨勢——從視覺說服視角[J].青年記者,2018(17);98-99.
[5]王曉旭.新媒體語境下互聯網短視頻的傳播優勢分析[J].戲劇之家,2019(14);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