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嘉賓
[摘要]隨著新媒體的不斷發展,傳統的出版編輯業務已經收到了相當嚴重的沖擊,出版編輯的權威性和觀看人數多等特點已經在慢慢消失,在這樣的情況下,傳統的出版編輯業務必須進行轉型和創新。本文將簡要分析媒介融合背景下出版編輯業務的當前狀況,并且對這些相關問題的應對策略進行深入的探討,讓傳統出版編輯行業的創新發展模式適應新媒體時代。
[關鍵詞]出版編輯;編輯業務;媒介融合背景
出版編輯行業的發展一直都在隨著時代的進步而進步,最初的新聞只能以報紙的形式出現,再后來是以廣播的形式,之后是電視和互聯網。目前,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出版編輯業務受到了嚴重的阻礙,該如何對新媒體編輯業務進行轉型與創新是目前的首要問題,出版編輯作為相關部門中對新聞進行整理和傳播的工作者,應該讓出版編輯的相關業務得到好的轉型和創新。
一、媒介融合背景下出版編輯業務的當前狀況分析
(一)媒介融合背景下出版編輯業務現狀
當前的出版編輯業務現狀已經出現了嚴重的問題,在新聞的傳播速度上,傳統的出版編輯業務已經沒有新媒體的傳播速度更快,當前的新媒體中,信息的龐大的已經難以想象,這讓單一的新聞變得更加無人問津。在更多時候,傳統的出版編輯業務體現的作用更多的是澄清新媒體中的虛假新聞。在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的相互融合中,這種新聞的發布模式在結構上會顯得不足,為了達到出版編輯行業與網絡新技術的相互融合,也為了現代化且網絡化的新聞傳播,實現新聞的相關資源可以在傳統媒體和新媒體中進行合理的應用,出版編輯業務必須要進行相關的轉型與創新。
(二)對出版編輯業務現狀的分析
如果想要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實現出版編輯業務的轉型與創新,那么就必須巧妙地利用媒介融合背景,應該把新媒體中的網絡技術應用到傳統出版編輯業務中。在此背景下,出版編輯一定會隨著創新與轉型所帶來的變化而變化,在網絡中,通過網民對互聯網的開發與應用,新聞的產出模式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網民個人上傳的視頻和圖片因為閱讀人數的眾多已經可以成為獨立的新聞,這讓新聞的產出有單一化變為多元化,因為網民的新聞傳播速度更加迅速,所以傳統的出版編輯業務一定也要利用互聯網才能在傳播速度上對新媒體進行追趕。
在媒介融合背景下,互聯網技術的應用可以讓新聞數量不斷增多,出版編輯可以不用到新聞的相關現場去收集資料,大大提高了出版編輯的效率,但是在對互聯網新聞進行編輯時,應該注意新聞的真假性,應該對新聞進行嚴格的把關,不要出現傳播虛假新聞的情況。
二、媒介融合背景下出版編輯業務轉型與創新的相關策略
(一)出版編輯在工作定位上進行轉變
相比于傳統的出版編輯業務,在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出版編輯應該更加注重新聞的解釋而不是新聞的發布。在傳統的新聞編輯過程中,更加注重新信息的收集與整理,并且更注重于新聞的傳播,但是在新媒體的新聞體系中,難以發揮出傳統出版編輯業務的優勢所在,新媒體的新聞傳播速度和上傳時間都比傳統新聞要快,但是新媒體新聞的專業性與傳統新聞之間的差距絕對不是一星半點,所以為了實現媒體編輯業務的轉型,應該把出版編輯業務的重心放在對新聞的解釋上,再解釋的過程中還要巧妙地利用網絡平臺來進行發布。在互聯網中樹立起應有的權威性和專業性,這一轉型策略便是讓出版編輯業務有原本的傳播者變為解釋者,讓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出版編輯業務變得更加權威,而且讓其得到更好的發展。
(二)對于編輯人員的培養
因為新媒體的新聞大多數為網友拍攝的視頻和圖片,所以從專業的視角來看新聞的質量和專業度并不是很高,所以面對這一現象,出版編輯業務應該做到對工作人員的專業培訓,以此拉開與新媒體新聞的差距。在對新聞編輯工作者的培訓中,應該主要以對應的學科知識,熟練的媒體技能和超高的文化思想這三個方面來對出版編輯人員進行系統的培訓,以此來提高出版編輯的專業素養。在教學課程中應該做到把出版編輯;媒介知識和新媒體進行融合教學。除了專業素養之外,職業道德的培養也應該盡快進行,從某種角度來看,職業道德比專業素養還要重要幾分,應該讓被培訓者明白新聞工作人員應有的職業操守。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出版編輯業務的這一轉變是人員上的轉變,要求出版工作人員的選擇上遵守“要精不要多”的原則,實現出版編輯業務的大力發展"。
(三)轉換新聞獲取渠道
在傳統的出版編輯業務中,獲取新聞是最為麻煩的,需要對新聞的發生地點進行現場勘探,這無疑增加了出版編輯業務的工作量。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就算是想要進行這種方式的新聞獲取法也不太現實了,因為新媒體的新聞發布速度是最為迅速的。因此,出版編輯業務的新聞獲取渠道應該進行徹底的轉變,應從現實中獲取新聞轉變為從網絡和新媒體上獲取新聞,借用新媒體新聞的肩膀來實現傳統出版編輯業務的實際創新。
在新媒體中,人們主要使用微信和微博等社交平臺來對信息進行傳輸,所以出版編輯的工作人員一定要熟練使用這些軟件,在有新聞出現時第一時間對新聞進行編輯處里,努力提高新聞的時效性和可閱讀性"。還應該在互聯網上開設相關的網絡平臺,鼓勵大家通過平臺的互動系統來上傳剛剛發生的新聞并對新聞的內容進行探討與描述,在此過程中,出版編輯業務可以得到極大的提升,新聞的獲取渠道也會相對穩定,節省了工作人員趕往新聞現場的時間。在媒介融合背景下,與新媒體新聞相比,傳統新聞最大的優點便是更具權威性,所以在互聯網上獲取新聞時務必要仔細辨別新聞的真假性,做到“寧可不發,不可急發”的工作態度。讓出版編輯業務的權威性和真實性得到良好的保障。所以轉換新聞獲取渠道是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出版編輯業務進行轉變與創新的主要途徑之一。
(四)對編寫模式的轉換
在媒介融合背景下,閱讀者的閱讀習慣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已經不再喜歡類似報紙式的編寫。與傳統的編寫模式相比,新媒體的排版模式已經變得更符合讀者的閱讀習慣,甚至在一段文章中還會穿插著各種表情圖片。所以出版編輯業務對于編寫模式上的轉變也迫在眉睫,因為新聞的編寫與傳播都屬于比較權威和嚴肅的,所以在進行新聞便攜時還應該采用嚴肅的態度進行實事求是的新聞報道。但是為了增加閱讀者的閱讀體驗,在出版編輯業務中或者相關的新聞網絡平臺中應該制作兩個板塊,一個版塊用來報道相對嚴肅且正規的新聞,另一個板塊可以用幽默的語言,豐富的表情包和俏皮的排版來對小眾的新聞進行簡要報道,版塊主題以奇聞趣事來命名,這樣就可以更好地留住更多的閱讀用戶,讓出版編輯業務的發展走向多元化。所以在媒介融合背景下,編寫模式的轉換是出版編輯業務進行創新與轉變的關鍵策略之一。
(五)從大眾角度來想問題
在出版編輯業務進行轉變與創新時,出版編輯應該從大眾的角度來想問題,以此來讓編輯出來的新聞向大眾靠攏,在傳統的出版編輯業務中,編輯人員知識需要對相關新聞進行實事求是的編寫就可以了,在整個新聞傳播過程中,是以新聞編輯為主體來向大眾傳播,之后大眾再接收新聞,這是個體向群體的傳播。但在新媒體中,出版編輯已經不能在通過新聞傳播對大眾的接收信息能力進行有效的干預,新媒體的新聞傳播變成了群體向群體換播的模式,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出版編輯要開始考慮大眾的閱讀體驗,換而言之,群體已經不再需要出版編輯這個個體來傳播新聞,所以在傳統出版編輯業務不能壟斷新聞行業的今天,出版編輯業務的工作人員應該從大眾的角度來思考問題。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從大眾的角度思考問題已經是出版編輯人員在新聞編輯業務上轉變與創新的重要途徑之一。
(六)加深對新媒體的了解
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對出版編輯業務進行創新與轉型需要對新媒體的不斷了解,在落實到實際的創新與轉型應該隨著新媒體的變化而變化,找到與新媒體之間的相同點與不同點,對傳統媒體新聞和新媒體的新聞進行仔細且認真的分析,把雙方的優點和缺點進行對比,以此來找出讓出版編輯業務可以不斷發展的創新途徑。
在此策略的基礎上,除非新媒體再次出現重大改革,否則出版編輯業務一定可以找出適合自己發展的轉型與創新,由此可見,加深對新媒體的認識是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出版編輯業務最為重要的轉變與創新。
結論:綜上所述,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對出版編輯業務進行轉型與創新需要的策略有很多,其中包括了編寫模式;新聞獲取渠道;人員培訓和自身定位等多個方面,在所有的策略里都需要把傳統出版編輯業務融入到新媒體當中,這也是出版編輯業務想要得到發展的必然途徑,這也是新聞編輯業務適應時代發展需求的一個過程,最后,希望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出版編輯業務可以得到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肖瑛.媒介融合背景下新聞編輯業務的轉型與創新[J].記者搖籃,2020(06):49-50.
[2]花象鍔媒介融合背景下新聞編輯業務轉型探討[J].新聞傳播,2017(06):69+71.
[3]馮潔.探討媒介融合背景下新聞編輯業務轉型[J].新聞研究導刊,2016,7(14):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