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莉娜
[摘要]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計算機技術的迅速發展推動著我國網絡新聞媒體迅速發展壯大。在目前信息化環境下,網絡新聞影響力越來越大,它改變了傳統的新聞報道模式,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影響。進入21世紀,網絡新聞的發展和產生也是各種媒體發展的結果。不過,隨著參差不齊的網絡媒體的出現,社會上各種復雜信息的涌現,網絡新聞依然出現了很多問題,這些問題都需要我們解決。本文探討網絡新聞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網絡新聞;發展;瓶頸;對策
網絡新聞是利用互聯網來傳播的新聞,從廣義角度來看,所有利用互聯網技術播出的新聞都是網絡新聞。隨著我國互聯網蓬勃發展,社會大眾普遍通過網絡來獲取信息,網絡新聞的便捷性也是傳統媒體無法比擬的。網絡新聞極大地滿足了社會大眾的探索欲望,具備著強大的時效性、便捷性等優勢,信息形式也具備著多樣化的特點,極大地滿足了社會大眾需要獲取信息的需求。網絡新聞到目前為止已經獲得很大的發展,已經成為我國新聞傳播領域的生力軍,發揮著至關重要作用的同時,我國網絡新聞的發展已經進入到了瓶頸期,存在很多問題。
一、網絡新聞的發展現狀
最近幾年,網絡新聞作為一種新興事物存在于社會大眾的生活中,網絡新聞發展的越來越快。我國網絡新聞努力吸收西方發達國家的創新成果,掌握了網絡新聞的發展特點,不斷吸收新的知識。網絡新聞與傳統的新聞有著很大的不同,大量的信息都匯聚在一起形成了一個龐大的空間。網絡新聞的海量信息確實造就了其不單一的特點,但最近幾年,“娛樂至死”似乎開始充斥著整個網絡新聞,就此再現“戲子家事天下知,將軍孤墳無人問”的批判。
網絡新聞的內容和形式不斷推陳出新,在沒有失去傳統的新聞風格,創新了網絡新聞這一新聞形式的同時,也存在著較多的弊端。隨著我國各大網站的不斷升級,網絡新聞必須要發揮信息量大、實效性強、內容渠道廣泛的優勢,增強自己的公信力。只有這樣,才能促進網絡新聞的發展。所以,所有部門都應該合理地看待網絡新聞,正確地看待網絡新聞的利弊,提高網絡新聞信息的真實性、加強對網絡新聞傳播的監管,推動網絡新聞的快速發展。中國各大8報社紛紛構建屬于自己的網站,但是傳播效果似乎不是非常理想。而后紛紛進駐社交網站平臺,如新浪微博、騰訊微博,在其中都能找到諸多媒體的官方賬號,有的發布只屬于自己的內容;而有的賬號內容駁雜,無規律可循;有的一日多更;有的多日一更。短視頻時代來臨,又紛紛進駐更大短視頻平臺,央視在抖音就有多個賬號,且每一個都是粉絲眾多的優質賬號。但在內容變現中,部分賬號發布內容更加駁雜,抄襲搬運更是隨處可見。從多個賬號可以看到同一新聞事件,有的片面報道;有的完全搬運;有的二創加工;有的扭曲事實,做出錯誤導向;而有的則是還原新聞原本,但這樣做的除了更大官方媒體似乎并不多。
二、目前網絡新聞發展中的問題
(一)網絡新聞質量不高
當前網絡新聞質量不高,形式也多種多樣,雖然已經擁有足夠的廣度,但深度卻是不足的。新聞編輯也只是把各種信息都簡單地結合在一起,抖音、騰訊微視等短視頻平臺中較多的資訊類視頻都只有十到二十秒的時長,較多新聞事件都難以短視頻的形式在短時間內完整地將新聞講述清楚,受眾接受的信息不完整,很容易被誤導,對新聞產生歧義。網絡新聞中的社會新聞無奇不有、參次不齊,不但有各種天災人禍,也有很多罕見的社會現象,社會群體的日常生活都變成了網絡新聞。
(二)網絡新聞人才匱乏
目前,我國網絡新聞人才匱乏,限制了網絡媒體在新聞傳播領域的發展,最主要是就是當前存在一些新聞人無法勝任、無法駕馭網絡新聞這一工作。長期以來,網絡編輯也被許多人認為是“搬運工"。較多新聞網站也都把傳統新聞粘貼到自己的網站中,短視頻作為當下一個火熱的平臺,創新了資訊變現的形式。在抖音、騰訊微視等短視頻平臺中活躍著大量的資訊類賬號,而這些賬號中就存在著許多抄襲、搬運等情況,且內容質量駁雜,不一定具有時效性。其目的似乎是從中獲取大量流量并獲得一定經濟利益,而一些網絡新聞人員也成為了單純的流量采集器。沒有自己的新聞記者;沒有規范的管理制度;沒有應有的新聞職業道德約束,網絡新聞缺乏內涵和厚度。
(三)網絡新聞缺乏真實性
真實性是新聞不可缺少的一個屬性。不過,部分網絡新聞管理者為了更多的經濟利益,獲得社會大眾的關注,他們都選擇了故意采取博取眼球的方式,部分網絡新聞媒體為了吸引受眾將未經證實的新聞報道內容都公布出來,這不利于網絡新聞的發展,也會降低社會新聞的公信度。一些新聞媒體為了迎合受眾的心理需求,不關心新聞的內容和形式,缺乏深度的挖掘和分析符合社會大眾需求的網絡新聞。
三、目前網絡新聞發展中的對策
(一)加強版權與產權意識
如果要促進網絡新聞的發展,網絡新聞平臺就需要確保其發布的新聞具有一定的原創性,做好網絡新聞的加工工作,注重網絡新聞媒體的作用,同時網絡媒體平臺也應加強版權與產權意識,可以同一些還未進駐網絡平臺的傳統媒體進行深度合作。如果大量的依賴其他媒體,抄襲其它媒體的新聞對網絡新聞的發展有害無利。
(二)提高職業素質
網絡新聞從業者要立足于自身的職業修養,增強職業塑造,并建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擁有高度的社會責任感。網絡新聞必須要保證真實性,滿足正確的價值觀和道德要求,絕對不能歪曲事實。新聞工作者要進一步增強社會大眾的網絡新聞公共關系的認識,引導社會大眾遵守網絡新聞的相關規定。提升自身的新聞傳播水平,有深度地思考問題,不能僅停留在事件表層,避免人云亦云,網絡新聞要有針對性地提升新聞內容與形式的深度,提高新聞從業者的職業素養,對社會各種現象展開真實的新聞報道,推動了網絡媒體行業的迅速發展,提高網絡新聞的水準。
(三)打造新聞網絡品牌
新聞陣地的競爭不僅是新聞速度、深度、廣度的競爭,還包括新聞真實性的競爭。打造新聞網絡品牌,是提高新聞真實性的一個有效途徑,面對網絡新聞傳播這把雙刃劍,社會大眾應該理智地對待網絡新聞。網絡新聞要想有更長遠的發展則必須有一定的約束條件,接受社會大眾的,監督,重視對網絡新聞的輿論監督。要建立完善的網絡新聞法律體系,加強網絡新聞的監管力度,加大網絡新聞信息傳播力度,健全網絡新聞信息的傳播制度,為網絡新聞媒體創造一個良好的、有利的生存環境,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參考文獻:
[1]閔妤.如何讓正能量新聞傳播得更遠[J].新媒體研究,2017,3(4).
[2]劉新.淺析網絡新聞傳播正能量的重要性[J].西部廣播電視,2016(12):60.
[3]劉薇薇.新媒體時代我國網絡新聞的正能量傳播探究[J].新聞研究導刊,2018,9(3):150.
[4]王馨逸探析網絡新聞編輯對新聞的發掘途徑[J].新聞傳播,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