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治中
【摘 要】 信息技術課堂教學與一般其它學科不同,大多需要在計算機教室完成授課過程。于是經常出現(xiàn)這種情況,老師在主機上很認真地講解、演示操作步驟,但總有部分學生自己操作時玩游戲、聊天等等。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之一就是因為教材內容過于空洞枯燥,脫離實際生活,學生提不起學習的興趣。因此,增添信息教學活動中的生活元素十分迫切且十分必要。如何把握生活元素的存在,運用生活元素,為信息技術教學所用,從而提高信息技術教學效果,成為每個信息技術老師必須面對且不可回避的課題。無論是作為指導教學的參考,還是提升學生信息素養(yǎng)的途徑,從生活實踐中找尋靈感、元素和素材,都是信息技術教學的可行性路徑。
【關鍵詞】 信息技術 ?生活實踐 ?教學課標
一、強化信息技術教學在生活實踐中的存在
有什么樣的生活實踐,就有什么樣的信息技術源泉,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科技的進步,生活信息已鋪天蓋地,潛入人們生活已是大勢所趨,隨著電腦的普及,網絡、寬帶進入千家萬戶,信息技術更是以驚人的速度“飛入尋常百姓家”。而且我們應該意識到,隨著信息技術潛入生活,生活也在不知不覺中產生著變化,人民生活水平也正在信息技術的支點上闊步前進。
現(xiàn)代的信息技術涉及到計算機、網絡技術、多媒體技術等多種高新技術,它們是推動社會進步和文明發(fā)展的中堅動力,也是中學階段教學的重要任務。強化中學信息技術教學,將讓信息技術在生活實踐中登堂入室,不僅提升了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也為未來的社會進步做了良好的實踐鋪墊。所以,在信息課堂教學中,要把中學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教”“學”“做”三者有機統(tǒng)一起來,既要以信息技術去教,又要引領學生以信息技術來學,更要讓學生用信息技術來做事。例如可以用在不同的櫥柜里放置不同的衣物來比喻存儲問題。比如上方的大格子空間較大,可以用以放置大件的衣服,而衣柜下方的小格子空間較小,可以放置諸如內衣、襪子等小件的衣物。計算機中的文件存儲,同樣需要放置和安裝不同的硬盤,同時硬盤里面還有大小不一的文件夾,文件夾里面才是我們需要的文件。
總之,信息來源于生活,但又改造、革新著生活,其最終的價值取向是為人們的生活服務。所以,只要有條件,就要創(chuàng)造一切可能,讓信息技術成為引領生活、走向科學的領頭雁和排頭兵,使信息技術生活化,發(fā)揮其生產力和創(chuàng)造力。
二、寓信息技術教學于生活的快樂之中
教學課標、教科書規(guī)定了應給予學生的各種知識,但是沒有規(guī)定應給予學生的最重要的一樣東西,這就是:快樂。要讓學生體悟到信息技術給學生生活帶來的快樂,就要通過生活情境的設置,把生活元素引入到信息技術教學中,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點燃學生學習的火把,讓學生“樂著學,學著樂”,讓學生伴著快樂在信息技術中遨游,從而在快樂中學習知識,提升身心的境界。例如讓學生在家中搜集PPT素材的時候,就是在完全自由化、生活化的情境中學習信息技術知識,也是學習PPT制作的基本步驟。當信息技術教學和生活情境完美融合的時候,教學、學習都是快樂和自由的,效率自然而然得到提升,信息技術才能真正變成生活和教學的賢內助,成為人們學習生活的快樂使者。
三、以信息技術知識解決生活問題
信息技術是知識,更是一種特殊的能力,它能使知識活起來、動起來,是知識再生產的驅動器。所以信息技術教學不能只是簡單的口口相傳,而要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讓學生在實踐中做到“學以致用”,達到融會貫通的目的,并以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為價值導向。
對于中學信息技術教學而言,既要讓生活元素和教材知識融會貫通,又要讓所學的知識、理論可以為生活實踐所用,幫助解決生活中存在的問題。反之,生活中的經驗、閱歷和積累,同樣可以用信息技術的原理、理論進行解釋,生活內容可以反照到信息技術教學中。要牢記二者是相輔相成的關系。例如在蘇教版信息技術教材中,在講到信息資源管理的時候,我們就以信息技術中學到的建立文件夾、給文件夾命名和分門別類等相關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大凡此類,其實都是生活中“資源管理”的寫照。借助信息的啟示,在現(xiàn)實生活中,碰到對繁雜資源整理時,依然可以做到綱目分明,井井有條。
其實無論是生活中的日常用品管理,還是計算機的信息資源管理,其目的都是為了更清晰、更快捷地服務于人們的生活。信息技術課堂中融入生活元素,可以大幅度提高學生的注意力和學習的積極性,還可以改善人們的生活,提高人們的境界。
參考文獻
[1] 馬詠華.試論中學信息技術教學中的生活元素[J].電腦知識與技術,000(30):7274-7275.
[2] 占妙真.生活元素在信息技術教學中的運用[J].中小學電教(下半月),2015(4):15-15.
[3] 姜鑫.怎樣將生活元素融入中學信息技術教學中[J].新課程(中),2014(10):8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