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崇煌

【教材目標】
1.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作品的欣賞,喚起學生心底的無限遐想,讓學生在美妙的音樂聲中激發對音樂的興趣。
2. 過程與方法:通過聽、唱、畫、演、創等不同形式的音樂活動,培養學生音樂記憶能力。
3. 知識與技能:課堂圍繞“鐘聲”這一主題,從以鐘聲為主題的音樂作品中感受和體驗美妙的“鐘聲”音樂,能分辨主題音樂和插部,體驗和理解樂曲的結構——回旋曲式結構。
【教學分析】
《維也納的音樂鐘》是人民音樂出版社義務教育課程標準音樂實驗教材第七冊第七課“鐘聲”中的一首欣賞曲,它描寫哈里從戰場上歸來,美麗的公主邀請他到維也納王宮做客時人們歡迎他的情景。根據三年級學生的活潑好動、自制力較差、注意力保持時間短等身心特點,本課圍繞“鐘聲”這一主題,通過聽、唱、畫、演、創等不同形式的音樂活動,來感受和體驗美妙的“鐘聲”音樂,區分主題音樂和插部,了解什么是回旋式曲式。
【重點與難點】
重點:課堂圍繞“鐘聲”這一主題,從聽、唱、畫、演、創等音樂活動中感受和體驗美妙的“鐘聲”音樂,并能聽辨出主題音樂和插部。
難點:引導學生聽辯出主題與插部
【教學準備】
多媒體、音樂課件、圖片、鋼琴等。
【教學設計思路】
一、故事導入,舞蹈展示
1. 師展示舞蹈(播放背景音樂)。
2. 師生交流。
3. 出現樂曲的主題音樂。
【設計意圖:通過教師的一段小舞蹈展示,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為下面的旋律練習做鋪墊。】
二、畫圖形譜、旋律模唱
1. 旋律展示
音樂咒語。
(師彈奏 ?1 )
2. 模唱主旋律,創編新節奏
【設計意圖:通過畫圖形譜、主旋律模唱。突出強拍的直觀展示,引導學生學生對主旋律的認識和理解。】
三、欣賞樂曲,模仿樂器
1. 出聽樂曲、認識樂器。
2. 分段聆聽。
3. 說一說,學一學。
【設計意圖:通過各種樂器的展示,讓學生能夠清楚地了解每一樂段使用的主奏樂器以及它們的音色和變化,在音樂活動中感受和體驗音樂帶給我們的魅力。】
四、拓展延伸、展示自我
1. 用不同的樂器隨音樂表演。
2. 師放手讓學生自由發揮。
3. 說一說鐘聲出現幾次。
4. 了解什么是回旋式曲式。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的合作表演,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對理解音樂的能力。】
五、結束語
你知道給這個維也納音樂鐘賦予生命的是誰呢?他就是匈牙利的音樂家——柯達伊。說起這個柯達伊,可是位偉大的音樂教育家,咱們之前學過的柯爾文手勢就是由柯達伊發明的。讓我們記住這位偉大的音樂家、教育家柯伊達,也讓我們記住這個美妙的《維也納音樂鐘》。
【課堂教學反思】
首先,要能注意到自己的教學對象是三年級小朋友,能根據這一年齡小朋友好奇、好動、好模仿的特點,采用唱、奏、舞、圖片相結合等綜合教學手段,讓孩子們在快樂的活動中感受、體驗、表現音樂,這些豐富多彩的活動又始終圍繞“讓學生更好地感受音樂,了解回旋曲的結構特點,體驗樂曲快樂的風格特點”這一目標組織實施,將音樂教學有機地融合在音樂活動中,激發并保持了學生感受音樂、表現音樂的興趣。
其次,在整個音樂教學過程中,自己力圖改變以往居于學生之外的指揮者的形象,以學生的合作者、參與者等不同的身份參與到教學過程的每一個環節,師生結成了平等民主的伙伴關系,這種默契的配合保證了學生在課堂上的積極活躍,使整節音樂課的課堂氛圍充滿了生機和活力。通過教學實踐,不難發現本課教學也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下列方面:
1. 學生對主題的哼唱還不夠到位,感受不夠。可采用游戲的方法如“魔法師施魔法”,指導學生再次聆聽感受主題,點到哪組,哪組就為主題伴奏,增加魔力指數。
2.對樂曲插部的學習還可再放開些,增加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如要學生選“音樂工廠的哪樣樂器時……”,選擇相應的插部進行欣賞。
【后續思考】
1. 深度挖掘教材,體驗心中的音樂首先要找準音樂的表現特點。
如何才能讓音樂的風格特點在音樂課堂中鮮明地呈現,這是我們在欣賞音樂的過程中一個值得深入思考和把握的問題。因此,深度挖掘教材,體驗心中的音樂,教師首先要找準音樂的表現特點,只有找到音樂最富有特色的地方,找到它所謂“最柔軟、最動人”之處,我們才可以相應地在學生心靈里引起足夠的共鳴。
2. 深度挖掘教材,體驗心中的音樂要致力于精研學生學法。
各種生動的音樂實踐活動是音樂教學的一個核心內容,學生是否樂于在教師所設計的音樂活動中體驗、表現、創造,這就關乎教師是否在設計教學時跳出“如何教”,轉而對學生的學法進行認真的思考和精心的設計。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的重點視為如何教,以及采用的方法,講述的語言都缺少趣味性和生動性,學生的主動參與不夠。同樣的設計,在后來幾個班的教學中,因為我注重學生學法的設計,通過“搶魔法棒、增加魔力指數、施魔法”等活動,用游戲“魔法師”這一人物形象貫穿課堂教學,增加了欣賞的趣味性和參與性,效果就好多了。
總而言之,要做一名優秀的音樂教師,要讀懂、讀透、讀準教材,自己要深刻理解音樂中所包含的內容。同時要用激勵的言語、多樣的方法,以及肢體上的語言去感染學生,調動課堂氣氛,帶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音樂興趣。只有做好上述條件,才能真正上好一堂音樂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