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有法
【摘要】在素質教育理念及課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應巧妙結合本土的紅色文化,以培養學生的愛國意識和鄉土情結,促使他們樹立正確的思想道德觀念和政治素養,樹立責任意識。但很多高中學校在思想政治教學中,并沒有很好地融入本土紅色文化?;诖耍骄勘就良t色文化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的整合運用策略,以供廣大同仁參考。
【關鍵詞】本土紅色文化高中思想政治教學整合策略
一、本土紅色文化的概述
所謂的本土紅色文化,是指本地區在革命戰爭年代,由中國共產黨人、先進分子和人民群眾共同創造并極具中國特色的先進文化,蘊含著豐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歷史文化內涵。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國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不少國民的心靈出現了“荒漠”,他們看膩了各種“無病呻吟”的電視劇情,轉而羨慕起那些有理想、有信仰和富有獻身精神的人。而“紅色文化”的興起,恰好滿足了他們的這種心理訴求,成為他們追求理想、追求信仰的動力和源泉。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融入本土紅色文化,借助本地區的革命先烈事跡以及革命遺跡、遺址,能在“潤物細無聲”中受到熏染,從而主動、真誠地接受本地區紅色文化的洗禮,接受革命理想和信念的教育。
二、本土紅色文化融入高中思想政治教學的重要作用
(一)降低高中思想政治教學的難度
眾所周知,高中思想政治教材涉及到的理論知識較多,這些理論知識結構十分嚴謹,但也因此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學生學習起來比較枯燥,無法快速理解并掌握。而本土紅色適當地的教育資源,是學生耳熟能詳的事跡,教師在開展思想政治教學時,根據教學的內容,巧妙融入本土紅色文化,利用學生耳熟能詳的革命事跡進行講解,不但能豐富課堂教學的內容,還能使抽象、枯燥的思想政治理論變得生動、直觀、形象、具體,這樣一來,就能有效降低學生學習的難度,促使他們更輕松地掌握相應的理論知識,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
(二)促進學生未來的全面發展
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巧妙融入本土紅色文化,能使學生倍感親切,并使他們更加了解家鄉的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跡,體會到革命先烈為了新中國的成立以及建設拋頭顱、灑熱血的艱苦奮斗精神及大公無私的奉獻精神,從而逐漸樹立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熱愛生活的美好道德品質,并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責任觀,能促進學生綜合素質與能力的全面提升,為他們未來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三、本土紅色文化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的整合運用策略
(一)轉變教學觀念
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教師要想融入本土紅色文化,首先必須在新課標理念的指引下,轉變教學的觀念。在實際操作中,廣大高中思想政治教師應根據“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將課堂教學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而自身則成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和引導者,組織引導學生開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這樣才能在加血匯總整合運用本土紅色文化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學生的思想認識及政治素養,從而為他們未來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更新教學方法
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教師要想整合運用本土紅色文化,還必須更新教學的方法。在傳統的教學中,很多教師都是采用“填鴨式”的知識灌輸教育模式,這樣不利于學生未來的發展。因此,在當前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教師應積極借助現代化的教學手段,為學生創設適宜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和合作學習,使他們受到相應的教育。在教學中,教師還可以根據革命歷史紀念日,組織開展具有針對性且主題鮮明的紀念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受到良好的教育。此外,教師還應組織學生參觀當地的革命遺址、遺跡、紀念館、烈士陵園,讓學生在實地參觀中,更深入地了解本地區的革命歷史,從而有效加深他們的歷史認知。
例如,在學習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3《文化與生活》的內容時,教師就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為學生展現改革開放以來,本地區翻天覆地的變化,然后再展現革命年代的生活情形,通過這樣的強烈對比,讓學生了解并明白當下美好生活的來之不易,從而倍加熱愛生活。而且,這樣的對比教學,還能讓學生樹立一種責任意識,為了美好的生活而繼續奮斗。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教師為了更好地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確保他們形成正確的政治觀點,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并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及社會主義理想信念,應巧妙地將紅色文化整合運用到教學當中,保證思想政治教學的方向,促使每一個學生都能提高自己的思想認識,成為我國社會主義事業合格的建設者與接班人,為中國夢事業做出自己的貢獻。
參考文獻:
[1]秦基,秦月.紅色文化資源在高中思想政治課的活化運用研究[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7,(3) :4.
[2]鐘艷蘭.本土紅色文化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的價值與滲透[J].中學教學參考,2017,(7) :72.
[3]許亞絨.論紅色文化資源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中的運用——以陜西紅色文化資源為例[J].楊凌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2) :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