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亞楠
今年以來,鶴壁市審計局緊緊圍繞高質量發展城市建設這一主題,堅持做到“九圍繞”,創新審計理念,加強審計管理,依法履行審計職責,為促進鶴壁高質量發展城市建設發揮了積極作用。
一是圍繞黨委政府中心工作,全力抓好上級審計機關和市委、市政府臨時交辦工作。在人員少、時間緊、任務重的條件下,市審計局按照“兩統籌”要求,從講政治的高度認真抓好落實,及時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上級審計機關和黨委政府臨時交辦工作。截至目前,上級審計機關和市委、市政府臨時交辦任務6件,市政府臨時交辦的盤石頭水庫財務收支審計、醫保基金審計正在進行中,其余4項已完成。
二是圍繞黨和政府重大政策措施落實情況,開展疫情防控決策部署落實和資金、物資管理使用情況跟蹤審計。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市審計局聞令而動、聽令而行、上下聯動,組成8個審計組,對全市疫情防控資金管理使用、重點項目復工、企業復產及優惠政策落實情況等進行了審計,審計疫情防控資金總額1.15億元,查出物資采購不規范、采購資金面臨損失風險、專項資金分配不及時、捐贈資金閑置等10個方面問題。促進建章立制9項,追回資金184.6萬元,撰寫的審計報告、審計要情被市主要領導批示,服務保障了我市疫情防控工作高效順暢開展。
三是圍繞打贏脫貧攻堅戰,開展扶貧審計。根據脫貧攻堅總目標,組織開展了浚縣扶貧審計。審計抽查扶貧項目資金3675萬元,涉及31個項目,9個鄉鎮、28個行政村,查出扶貧政策落實不到位等15個方面的問題,移送案件線索1起,提出審計建議4條,促進相關部門制定完善制度4項,向市委、市政府報送的審計要情,被市主要領導批示,有力推動了教育扶貧、就業扶貧等5項政策落地落實。為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收官戰,自9月1日起,市審計局抽調全市審計業務骨干28人,組成5個審計組,對市本級及淇縣、淇濱區、山城區、鶴山區2020年扶貧政策落實和資金管理使用情況進行審計。
四是圍繞保障和改善民生,開展了促進就業優先政策落實情況專項審計和盤活存量資金閑置資產專項審計。在促進就業優先政策落實情況專項審計中,查出援企穩崗政策落實不到位、就業培訓效果不佳、重復發放培訓補貼等11個方面問題,提出審計建議3條,有效促進了穩崗補貼發放到位,惠民政策落地見效。在盤活存量資金閑置資產審計中,查出非稅收入應繳未繳國庫2445萬元、國有資產使用不規范和處置不及時問題金額679.4萬元等問題,盤活了“沉睡”的財政資金19020.6萬元,增加了資金有效供給,避免了國有資產流失。
五是圍繞優化營商環境,開展了“放管服”、清理拖欠民營企業中小企業賬款、減稅降費政策落實情況審計。“放管服”審計中,市審計局按照查清“病情”、找到“病因”、提出“治療”方法的原則,對市縣兩級政務服務和大數據局、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等61個部門進行了審計,查出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環節不到位、網上政務服務能力不強等4個方面問題,督促相關部門認真整改,促進“放管服”各項政策落實到位,推進各項便民利民服務落地生根,為優化我市營商環境發揮了審計職能作用。在清理拖欠民營企業中小企業賬款審計中,組成6個審計組,對市本級和2縣6區拖欠民營企業中小企業賬款情況采取點穴式、專項調查方式進行了跟蹤審計,審計人員深入一線實地查看并認真研究分析形成拖欠的歷史原因,查出地方政府拖欠民營企業中小企業賬款1929.6萬元等問題,為優化我市營商環境、減輕企業負擔、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在減稅降費政策落實情況審計中,組成6個審計組,對公路局、住建局等74家單位降費政策措施落實情況進行了調查,對32家企業疫情期間生產成本情況進行了抽查,查出收費項目目錄未公示、應退未退投標保證金1998.5萬元、未及時退付農民工工資保證金152.8萬元、轉嫁企業負擔13.2萬元等問題,并督促相關部門認真整改,促進了稅收政策落實到位,確保了符合優惠條件的企業應享盡享,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企業的資金壓力,有利于增強其自身的造血功能,促進小微企業不斷發展壯大,對支持我市經濟發展、促進改善就業起到了積極作用。
六是圍繞黨委政府中心工作,對省政府重點工作進行跟蹤審計。省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2020年重點工作,其中分解到鶴壁市的有17項重點工作。按照省審計廳要求,對市發改委、市大數據局等單位落實17項重點工作情況進行了跟蹤審計,審計發現問題47個,其中工作推進方面問題41個,政策措施落實方面問題6個。堅持發現問題與推動問題整改并重,逐條逐項限期整改,推動審計發現問題整改落到實處,促進了黨委政府決策部署貫徹落實,促進了惠民政策落地落實。
七是圍繞公共資金管理使用,開展預算執行審計和市縣財政一級預算單位全覆蓋同步審計。全市統一組織方式、統一審計方案,市縣聯動、上下貫通,充分運用信息化和大數據手段,對市縣財政一級預算單位進行“全覆蓋、穿透式”同步審計,查出應繳未繳財政收入7378萬元,少列財政支出76229萬元、閑置資金41202萬元、預算執行缺乏剛性約束、財政資金管理不規范等問題。通過審計,促進了財政部門落實積極財政政策、推進財稅體制改革和預算績效管理,財政管理效能進一步提高。
八是圍繞改革發展大局,促進提高城市建設項目資金使用績效。該局圍繞“六穩”要求,聚焦保障改善民生,對山城區老工業區搬遷改造項目資金管理及使用效益情況等重點政府投資項目的審計,推動重大項目的建設和實施,促進提高投資績效。審計查出多申報、未及時撥付中央補助資金1740萬元、項目建設損失浪費80萬元、項目建設管理不到位、項目績效未達到預期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等問題。通過審計,促進了項目建設資金安全、合規、高效使用,推動了政府投資項目依法、依規、依程序運作,為優化我市投資環境發揮了重要作用。
九是圍繞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認真開展經濟責任審計。今年以來,全市審計機關正在實施和已完成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項目21個,在審計過程中,審計人員把自然資源資產管理和生態環境保護情況作為審計重點,重點對森林生態效益補償金、衛生保潔清運服務、石材機磚行業整治等方面進行關注,保障自然資源資產節約集約利用和生態環境安全,督促被審計單位嚴格履行生態環境保護責任,進一步提高生態環境質量,加大對違規破壞資源和污染環境行為的查處,推動生態區位資源有效保護。同時,圍繞權力規范運行,瞄準重點領域、盯住“關鍵少數”,跟蹤權力運行軌跡、關注權力行使責任,對領導干部履職盡責不到位、擔當精神不強、弄虛作假、違規用權等問題予以揭示,促進了領導干部依法用權、廉潔用權、規范用權,為全市營造了良好的政治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