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德峰
今年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收官之年,為全面提高脫貧攻堅工作質量,信陽市浉河區審計局在聯系貧困村——譚家河鄉袁沖村幫扶工作中,做到“四個注重”不斷鞏固脫貧攻堅成效。
注重走訪頻率,防止返貧掉隊。為充分調動扶貧包保責任人的積極性,明確包保責任人每周至少1次入戶走訪慰問幫扶對象,在幫扶貧困戶的基礎上,要對照脫貧標準,逐戶制訂幫扶方案,分類施策,補短板、強弱項,堅決克服“數字”脫貧、“指標”脫貧,防止脫貧戶返貧和邊緣戶掉隊。
注重宣傳引導,落實好扶貧政策。包保責任人在入戶走訪的同時,積極張貼扶貧宣傳資料,向貧困戶宣講國家的醫療、教育資助政策和其他各類扶貧政策,幫助他們申請應該享受的資助。并對袁沖村貧困戶子女入學情況進行全面摸排,使貧困戶中7名學生享受到生活補助和減免學費政策,并幫助1人申報享受“雨露計劃”。同時,幫助全村所有貧困戶都享受到了醫療保險、商業保險和人身意外保險等政策。
注重“造血”功能,催生新型扶貧產業。將產業扶貧作為幫扶中心任務,對于有能力的貧困戶鼓勵其自主發展產業,將“輸血”與“造血”相結合。鼓勵并幫扶貧困戶發展茶葉種植面積,全村由原來0.3萬畝茶葉種植面積擴大到0.52萬畝,使幫扶貧困戶每年增收2100元以上;利用大學生與河南科技大學農學院教授聯系,指導農戶種植藍莓25畝,并成立了藍莓和小龍蝦種植、養殖合作社,讓貧困人員幫助管理、采摘果實,為貧困戶增加收入,形成了合作社+貧困戶共同發展致富模式。
注重設施建設,改善群眾生活質量。為搞好村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農民生活水平,積極爭取建設項目資金,投入18萬元建成了800平方米村文化廣場和老年文化活動室;使全村263戶村民全部吃上了自來水,實現安全用水全覆蓋;大力整修村級道路,幾年來為村里修建水泥道路22.1公里,基本實現組組通、戶戶通的目標;投資30萬元新建了村部,對116戶村民危房進行改建、已對125戶的旱廁進行了改造,整修河道5.1公里,徹底解決了河道臟亂差的問題,為300多畝農田灌溉提供了可靠水源。通過采取一系列措施,使村基礎設施建設得到不斷完善,人居環境日益改善,村容村貌得到很大提升,現全村已脫貧摘帽。被市確定為“全域旅游”示范村、省確定為“百千工程”示范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