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貝貝

摘要:本文主要以Y集團境外投資項目為例,研究其內部審計組織結構、內部審計人員和內部審計現狀,發現Y集團境外投資項目中內部審計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為建筑行業相關企業加強內部審計與風險管理提供一定的參考思路。
關鍵詞:境外投資;內部審計;風險管理
近年來,我國一直不斷鼓勵國內企業向國外發展,拓展海外市場。經過多年發展,國內企業對境外的投資雖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國有企業境外資產流失事件時有發生,應如何做好境外投資資產管控、降低國有資產流失風險是我們需要進一步研究的話題。本文以Y集團為例,分析了該公司在境外投資時內部審計中出現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解決問題的思路。
一、案例介紹
(一)Y集團境外項目簡介
Y集團成立于2001年,注冊地址為烏魯木齊市,是由新疆建設兵團控股的國有企業。該集團于2009年11月在深圳中小板上市,其主營業務包括境內外公路、橋梁工程施工承包、貨物運輸和工程勘測等。Y集團于2009年開始對境外投資,首個項目在巴基斯坦動工,截至目前,境外投資的項目共涉及巴基斯坦、塔吉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蒙古、柬埔寨、阿富汗6個國家。公司境外項目多樣,且在國家“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前就已經在境外進行投資,境外項目開展時間長、經驗豐富,截至2019年年底,Y集團在境外已簽約但尚未完工的合同項目有21個,合同總金額629640.47萬元,因此本文選取Y集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二)Y集團機構設置
Y集團組織機構設置是由董事會下設總經理,總經理下設財務總監和總經濟師,再設置財務管理中心和各個部門;而審計部由直屬于董事會的審計委員會直接管理,在組織機構的設立上具有較高的獨立性。集團公司的組織機構圖如圖1所示。
Y集團在境外主要以設立各個辦事處為主,并沒有設立境外獨立子公司。境外辦事處共有35-40名財務人員,各個辦事處的財務人員會分散到不同的項目中,在每個工程項目中,會有1-2名財務人員負責日常收支核算,通常為1個會計和1個出納人員。在境外投資中,財務的職能機構設置較為簡單,并沒有嚴格區分各財務人員的職能,由于人手問題,單位在會計上沒有嚴格遵循權責分離原則,公司內部審計部門每年年底都會對境外項目進行內部審計。
二、Y集團境外投資項目內部審計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建議
(一)Y集團境外投資項目內部審計存在的問題分析
通過對Y集團內部審計的研究,筆者主要發現其存在以下問題。
1.內部審計人員自身專業能力有待提高。在內部審計人員對境外項目進行現場審計時,每一個項目中通常由一名審計人員帶領一至兩名助理審計人員執行審計的監盤、審查等工作??疾炱涔救藛T設置情況可知,審計人員中教育水平在本科及以上的占45%,助理審計師平均工作年限在2.45年左右。對助理審計師來說,其專業經驗還不夠充足,對審計中可能出現的問題把握不夠全面,需要向項目財務人員反復咨詢,這影響了審計的質量和效果。
2.內部審計人員之間的溝通協作不佳。涉及境外項目審計的部門有4個,即財務部、物資裝備部、材料部和物資經營部,內部審計人員會分別對這4個部門進行審計,但審計人員之間相互溝通交流不夠,例如,有些資料是審計幾個部門都需要的,但審計人員之間沒有進行信息共享,會一直重復向財務人員詢問相關問題,導致審計效率低下。
3.公司向境外派駐審計人員的時間不固定,費用較高。由于Y集團境外項目多在非洲和東南亞國家,當公司向境外項目派駐內部審計人員時,會考慮東道國政治形勢緊張、暴力沖突等問題,從而在時間上每年都會有變動。并且由于項目地理位置與國內相距較遠,內部審計人員在進行現場審計時,差旅費用相對較高,極大增加了公司內部審計成本。
4.公司財務人員與內部審計人員流動性強,更換頻率較大。建筑施工企業本身具有流動性,每一個項目上的施工人員、財務人員以及后勤管理人員會隨著項目的不同而更換場地。另外,由于境外項目地理位置和地理環境的特殊性,境外辦事處的財務人員可能會因為當地較差的自然和社會環境而離職,且集團公司向境外派駐內部審計人員時,每年人員變動也較大。這就造成了內部審計人員和財務人員對境外項目的財務情況都不夠了解,審計人員與財務人員之間缺乏協作,會出現相互推脫責任的情況,造成審計效率低下。
5.境外項目所使用的語言及匯率不同。在境外項目中,公司所簽的合同資料大多使用當地語言或英語,審計人員在進行審計時,閱讀和理解資料內容的難度增大,可能會出現失誤。且當地增值稅專項發票的管理沒有國內嚴格,代扣代繳的稅率適用于東道國稅收規定,會出現增值稅專項發票缺失、稅率核算不一致等問題,造成審計工作困難。此外,Y集團在境外投資的項目均采用雙幣核算,財務人員在每個月底會以當月平均匯率將項目當地的貨幣折算成人民幣進行記賬,但在內部審計過程中,審計人員是以當年全年平均匯率進行折算,東南亞國家匯率波動較大,會造成審計數與報表數金額差距大,給審計人員核算帶來困難。
6.內部審計對內部控制建設的作用有待加強。內部審計要實現由傳統審計的“查錯糾弊”向企業內部服務管理轉變,但目前我國內部審計機構的設立及其獨立性均是相對的,受管理層意志等各方面因素的制約,在Y集團內部審計過程中,同樣有內部審計獨立性不夠充分的問題,對內部控制沒有起到良好的監督與評價作用。當存在公司內部控制執行不到位、審計流程手續不合規等情況時,內部審計人員的做法通常是對財務人員進行處罰,而沒有對這類問題出現的原因進行深入分析,對于由管理層造成的問題也沒有提出具體可行的內控措施以杜絕這種情況再次發生,更沒有為防止管理層出現貪污舞弊行為作出應有的約束和監督。
(二)Y集團境外投資項目內部審計存在問題的改進意見
根據Y集團內部審計中出現的情況,筆者提出以下幾點改進措施。
1.加強內部審計人員專業技能培訓,培養一批專門的境外業務審計人員。針對審計人員流動性較大、專業技能有待提高的情況,集團公司可以在內部審計部門挑選一批較為年輕的人員進行針對境外項目的專業培訓,加深其對境外項目的了解及對當地語言和社會環境的認識,方便審計人員在境外現場審計時把握重點;根據現有內部審計方面的法規文件制定切合集團實際情況的內部審計人員工作規范和道德標準,培養內部審計人員之間相互合作的意識,以促進內部審計人員工作效率的提高。
2.審計部門所使用的匯率與稅率與境外項目保持一致。審計部門在對境外項目進行審計時,在匯率波動較大的情況下可以依靠一些信息技術等先進手段進行匯率換算,與項目實際計算的匯率相對應,保持匯率的一致性,從而減少因匯率不同導致的數據不一致風險。對于境外項目東道國代收代繳的稅金,審計人員應充分了解項目東道國的稅收相關規定,與當地稅率保持一致。
3.加大對內部控制情況的實時監督,充分發揮內部審計對公司內控的積極作用。內部審計人員對境外項目進行審計的過程中,如果發現財務審批流程不規范、員工私自動用項目資金等內部控制缺陷,應及時向集團公司上報,加大對違規情況的處罰力度,并對此提出切實有效的解決措施。
4.科學利用信息化優勢,做好非現場審計工作。隨著現代信息技術迅速發展,各種財務軟件、審計軟件層出不窮,大數據和“互聯網+”技術優勢明顯。對此,相關部門應合理利用這一信息技術優勢,打造內部審計平臺,為境外投資機構的內部審計構建良好環境,促進我國審計全覆蓋工作有效落實,推進內部審計制度完善發展。
三、結語
本文通過對Y集團境外投資項目中的內部審計展開研究,發現公司在進行境外投資時,會由于地理位置、文化差異等因素造成內部審計和監管方面的困難,對此,企業應創新相應的內部審計手段,提升內部審計效率和質量,從而避免國有資產境外流失問題。
參考文獻:
[1]江鋒,唐均,于榮霞.公司治理與內部審計質量控制的實踐探索[J].內部審計質量管理,2013(3):28-32.
[2]鮑國明.推動內部審計結果運用,促進內部審計高質量發展[J].中國內部審計,2020(1):4-11.
[3]黃琳琳,張立民,楊獻龍.國有企業集團境外業務內部審計工作開展現狀及效果:基于中國電建集團的問卷調查[J].財會月刊,2017(27):88-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