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小波
【摘要】必修課程閱讀與鑒賞中對文言文教學的要求是讀懂文本內容,積累文言知識,注意在閱讀中舉一反三。這就需要我們是從班級實情出發,把文言文教學扎到實處,并將高考知識點盤活。
【關鍵詞】高三 ? 文言文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0)28-027-01
縱觀近十五年江蘇高考文言文選材,基本是散文,以記人敘事散文為主流,帶有議論性的敘事散文只出現過一兩次。高三文言文教學不妨以此為據,有策略的全面展開語文教學與復習。我們以《唐宋八大家散文選讀》為基地,以《<史記>選讀》為基礎,開設明清文本校本教材,將教學、復習、考試有機結合起來,以期收到綱舉目張的效果。
以寫人敘事散文為例來說。《唐宋八大家散文選讀》我們選擇《段太尉逸事狀》《柳子厚墓志銘》作為教學文本,教學任務完成后,我們用選修和必修中《魏公子列傳》《淮陰侯列傳》《廉頗藺相如列傳》作為復習文本,用南京模擬《李南樓行狀》《橫渠先生行狀》做為練習文本,用江蘇高考《臨川湯先生傳》、全國卷(山東)《左光斗傳》作為測試文本,這樣我們就梳理好寫人敘事散文的結構體系,有序而且明晰。其中教材是我們文言知識積累的第一手來源,穩妥而可靠,所以要重視教材的學習和復習。
文言文教學首先是古代漢語的教學,我們第一要完成的課程目標,就是培養學生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比較2020全國1卷和新高考1卷山東卷,我們可以發現,它們都考了斷句、詞語(文化常識)、對文本內容的概括與分析以及翻譯。所以在這個結構體系中,我們首先進行實詞、虛詞、文言句式的意義或用法、古代文化常識等知識的積累與訓練。除了背誦、晨測、練習,我們在教學中還可以以思維訓練帶動語言學習,以提問與指點代替多講,把文言文的字、詞、句教學和對學生的思維訓練結合起來,做到在發展智能的前提下落實基礎知識。如“夫知伯之為人,陽親而陰疏”,書上給了兩個解釋“假裝”“表面上”,學生回答時,就要問他哪個解釋更符合句子所給的語境,結合后面“陰”這個字,學生很快認識到“表面上”這個義項更合適。同時,也要構建文言實詞或文言虛詞的本義、引申義之間的關聯,形成識記體系。如在《<指南錄>后序》中,出現了文言實詞“除”,除”本義是“臺階”,又特指宮殿上的臺階,“任命、授職”不正是在“宮殿上的臺階”下進行的嗎?“臺階”要經常打掃,故又引申出“修治、整治”“清除、去掉”之義;歲月“去掉”,則是歲月“流逝、過去”了。
總而言之,文言文教學與復習追求課堂上的思維訓練,在把握文脈的基礎上充分落實語言教學。
2020全國1卷和新高考1卷山東卷相比,有一個考點不一樣。山東卷在理解文本的基礎上,還考了簡答題:孫奇逢等為什么倡議湊集金錢救左光斗?救助成功沒有?請簡要說明。與近七年江蘇高考文言文簡答題同出一轍,對考生的讀懂文言的能力和分析概括的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2014《答嚴厚輿秀才論為師道書》請簡要概括作者拒絕做嚴生老師的原因;2015《歐陽伯和墓志銘》歐陽發在治學方面有哪些特點?請簡要概括;2016《家傳》根據文中張作霖的科舉經歷,概括當時科舉考試的相關特點;2017《汪容甫先生行狀》根據第三段,概括汪中在治學、為文方面的特點;2018《重到沭陽圖記》文中“可以風世”的內容有哪些?請簡要概括;2019《臨川湯先生傳》請簡要概括湯顯祖讀書為文的特點,2020《外大母趙太夫人行狀》趙太夫人平居言語中“識大義”體現在哪些方面?請簡要概括。從這幾年文言文簡答題看,重點考查對文本內容的篩選、歸納概括。
首先還是讀懂文言文文本的問題。仍以寫人敘事類散文為例。這類散文大體遵循“何人何事情何德何能”這樣的思維規律,抓住這個思路,很容易整體把握文本中的人、事、情、理。這是解答人物形象或者文本內容的篩選和概括的前提和基礎。
文言文分析歸納的教學最好是“放好樣子”。在目前文言文的教學中,教師的思維示范顯得非常重要。以2019江蘇高考《臨川湯先生傳》為例:請簡要概括湯顯祖讀書為文的特點。(4分)
居家,中丞惠文,郡國守令以下,干旄往往充斥巷左,而多不延接。即有時事,非公憤不及齒頰。人勸之請托,曰:“吾不能以面皮口舌博錢刀,為所不知后人計。”指床上書示之:“有此不貧矣。”公于書無所不讀,而尤攻《文選》一書,到掩卷而誦,不訛只字。于詩若文無所不比擬,而尤精西京六朝青蓮少陵氏。公又以其緒余為傳奇,若《紫簫》、《還魂》諸劇,實駕元人而上。每譜一曲,令小史當歌,而自為之和,聲振寥廓。識者謂神仙中人云。
考查的是對原文內容的理解與再現。找到問題問什么,注意這題其實有兩問:讀書、為文,要概括的的是“特點”。圍繞問題找到有效信息區間,定位準確,并找出有明顯標識的四個層次,見畫橫線處。最后用自己的語言稍加概括,重新表述,力求簡潔而突出重點。倘若我們在文言文教學中,有意識地訓練學生對信息的篩選概括能力,不僅會大大提高正確率,而且有益于學生思維素養的提升。
文言文教學中的“信息的篩選概括”這個點,又和現代文閱讀論述類、實用類、文學類的這個點,構成一條線,形成我們高三語文復習的重點。以此類推,高三語文教學就是在這樣的點線中,形成穩固而又靈動的知識體系。高三的每一天教學,應將每一個小小知識點做踏實、做深入,穩中求進,增強學生的知識自信。訓練學生能在自己的知識體系中快速尋找到思路,舉一反三,最大程度地發揮出自我的真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