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陜西自貿區的建設和“一帶一路”經濟決策的實施,高校的人才培養迎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陜西本土高校應根據自身情況,根據陜西自貿區發展戰略定位,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培養復合型英語人才。
◆關鍵詞:陜西自貿區;復合型人才;英語人才
陜西地處中國內陸版圖,縱跨黃河、長江兩大流域,是新亞歐大陸橋和中國西北、華南、華北、華中的重要聯絡點,更有承東啟西、連接南北的區位之便。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陜西中國(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由黨中央、國務院于2016年8月31日批準設立,是我國第三批自由貿易試驗區,也是西北地區唯一的自由貿易試驗區。
一、自貿區經濟對英語人才現狀
自貿區的建設需要大量不僅具有高外語語言素質與創新能力,又具有專業實踐能力的復合型人才。目前,我省外語教育所面臨的形勢體現在外語人才過剩與懂外語的專業人才過少之間的矛盾。一方面將外語作為工具的單一外語人才過剩,就業率低,另一方面,缺乏具備實戰型的專業外語人才,外語專業人才的社會適應性差。可見,傳統的外語教育已經不能適應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發展,培養“專業知識+外語技能+文化素養”一體化的復合型人才,是外語教育順應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也為各高校外語人才培養指明了方向。
二、自貿區對英語人才的需求
(一)“外語+專業+綜合素質”的創新型人才
在“一帶一路”的新形勢下,隨著各國雙邊和區域貿易協定的簽訂,就業崗位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因此,很多高校在原有的人才培養模式上,提出了“2+2”的復合應用型高端外語人才的培養模式。即把四年的學習時間分為兩個階段,前兩年是第一階段,屬于基礎知識的教學階段,主要學習公共基礎知識和外語專業基礎知識,后兩年是第二階段,屬于專業知識的教學階段,主要學習專業知識和技能。在此基礎上,綜合素質是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在“外語+專業”的學習之外增加符合職業發展方向的社會實踐活動,鼓勵學生在實踐過程中勇于創新,提高其動手能力、自主能力和問題意識。
(二)實戰型商務英語復合人才
陜西自由貿易區由三個片區組成,分別是中心片區,國際港務區和楊凌示范區。其中中心片區和國際港務區重點發展的行業領域中,國際貿易和金融服務等產業眾多。高校中英語作為工具的功能比較突出,學生能夠很好的多專業詞匯進行掌握,卻不能對其進行很好的運用。另外,高校很多商務英語教師本身就從其他高校畢業,沒有從事過其專業行業工作,缺乏實戰經驗,在培養實戰型商務人才時必定力不從心。因此,實戰型商務英語復合人才的培養刻不容緩。
(三)“英語+多語種”人才
“一帶一路”經濟發展戰略的實施加強了國家與國家之間的合作與交流,2015年,中國企業共對“一帶一路”相關的49個國家進行了直接投資。在這些國家中,除了國際通用的英語之外,適用范圍比較廣的還有法語、阿拉伯語、俄語和西班牙語等。因此,掌握一門出英語之外的外語尤為重要。
三、復合型英語人才培養策略
(一)對接自貿區發展戰略,制定合理的培養目標
明確的目標能夠為外語人才培養打下堅實的基礎,能夠引導外語人才培養策略的實施。中國(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的戰略定位是:以制度創新為核心,以可復制可推廣為基本要求,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更好發揮“一帶一路”建設對西部大開發帶動作用、加大西部地區門戶城市開放力度的要求,努力將自貿試驗區建設成為全面改革開放試驗田、內陸型改革開放新高地、“一帶一路”經濟合作和人文交流重要支點。這對外語人才培養有以下要求:培養熟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歷史文化的外語人才;在經濟貿易互聯互通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培養懂多種語言的政治法律人才;隨著國內外市場開放程度的不斷提高,培養具備實戰能力的外貿英語人才。
(二)優化課程體系,鼓勵多語種學習
首先,課程設置對人才的教育培養具有重要作用,是實現教學目標的有效途徑。復合型外語人才課程體系建設要統籌規劃、協同融合。復合型外語人才除了熟練的外語表達能力外,還必須具備與未來職場相關的專業技能。“外語+專業+綜合素質”的人才培養模式既能使學生掌握語言知識以外的專業知識,也能提升學生實踐的綜合素養,提升學生在人才市場的競爭力。
其次,僅英語一門語言無法滿足“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對多語種語言人才的需求,尤其相關非通用語種人才的缺乏將直接影響“一帶一路”建設的進程。因此,培養非通用語種人才是“一帶一路”建設首要的任務。實踐證明,掌握雙語語種或者多語語種的外語人才的競爭力遠遠高于單語語種外語人才。
(三)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培養“雙師雙能型”教師
為適應復合型外語人才的培養,必須提高外語教師隊伍的素質與能力,培養“雙師雙能型”教師。外語教師不僅要提升自身的外語能力,還要關注行業發展動態,不斷充實自身。尤其是中青年外語教師,應定期去企業接受培訓、掛職工作或實踐鍛煉,積極參與和指導校內外各種技能競賽活動,以賽促學、以賽促練、以賽促教,從而實現向“雙師雙能”教師的轉型。
四、結束語
隨著陜西的發展和復合型人才的稀缺,自貿區的建設對高校人才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陜西本土高校應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制定合理的人才培養方案,為陜西自貿區源源不斷地輸入高質量新鮮血液,為我國經濟建設增磚添瓦。
參考文獻
[1]張輝,劉麗.陜西自貿區建設背景下地方高校外語人才培養研究[J].智庫時代,2019.
[2]程欣.地方高校服務自貿區建設外語人才培養路徑研究[J].勞動保障世界,2018(01):50-51.
[3]馬莉婷,林立達.面向福建自貿區建設的跨境電商人才培養模式[J].福建商學院學報,2018(09).
[4]盧植.論創新型外語人才培養模式建構[J].外語界,2018(01):36-42.
作者簡介
王菲(1983.10—),女,陜西省西安市人,研究生,英語教育方向,教學團隊:西安翻譯學院T1902教學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