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我國各方面的發展都離不開輸配電線路帶電作業技術,雖然隨著科技的進步,我國的輸配電線路帶電作業技術得到很大的發展,然而相對于外國的輸配電線路帶電作業技術,我國還是略遜一籌,在供電時的安全性等方面,沒有外國技術好。而且輸配電線路帶電作業的工作本身就很危險,如果沒有先進的技術作為保障,工作人員的安全就會受到極大的威脅,所以發展輸配電線路帶電作業技術顯得尤為緊急。
關鍵詞:輸配電線路帶電作業技術;發展趨勢;安全技術
一、輸配電線路帶電作業技術
1.1輸配電線路帶電作業技術的含義
隨著社會的進步,經濟的增長,輸配電線路帶電作業技術已經成為我國輸配電線路維修和檢修過程中最主要的手段與方式,它的使用保證了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穩定性和持續性。
總之,輸配電線路帶電作業技術在我國已占有著越來越重要的地位,那么輸配電線路帶電作業技術的含義到底是什么呢,下面,我們來簡單地介紹一下。
輸配電線路的作用是輸送和分配電能。架設于發電廠至地區變電所、地區變電所與地區變電所之間的,用于輸送電能的線路稱為輸電線路。其特點線路電壓高,輸送距離遠,輸送容量大。從系統變電所向用戶供電的線路及城鄉變壓器之間的,用于分配電能的線路稱為配電線路。配電線路又可分為高壓配電線路(35KV及以上)、中壓配電線路(10KV)和低壓配電線路(0.4KV)。
輸配電線路帶電作業一般要滿足三個條件,分別是:限制流經人體的電流不超過人體知感電流1毫安;保證可能導致對人體放電的空氣距離足夠大;人體體表電場強度不超過人的知感水平2.4kV/厘米三個條件,并且一般可分為間接作業、等電位作業、中間電位作業三種。
二、我國的輸配電線路帶電作業技術的發展
大體上說,我國的輸配電線路帶電作業技術發展與上世紀五十年代初,在當時,電力工業不僅基礎十分薄弱、網架單薄、設備還很是陳舊,需要人們經常停電檢修和處理缺陷。因生產上的迫切需要,我國的各個電業管理局對配電線路不斷地進行檢修和更換,并且鞍山電業局首先在3.3到66kv配電線路上探究研究帶電更換和檢修設備,到1957年東北電業管理局首次在154到220kv高壓線路上進行了不停電店檢修。1958年我國進一步研究等電位作業的技術問題,并成功在220kv線路上首次進行了等電位帶電檢修檢修的工作。隨后,帶電作業在全國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最近幾年,我國對輸配電線路帶電作業技術又進一步開展了緊湊型線路、同塔多回線路、750kv線路和特高壓交直流輸電線路帶點作用的研究及運用,開展的工作主要有五個方面,總的來說,這五個工作主要有:(1)成立了帶電作業專業組織;(2)對輸配電線路帶電作業技術制定了標準化工作;(3)對帶電作業技術進行了理論與研究;(4)對帶電作業的器具進行了研究與開發;(5)對帶電作業人員的理論與操作進行了技術培訓。
通過開展這五個方面的工作,我國的輸配電線路帶電作業技術有了很大的提高。成立的帶電作業專業組織對全國帶電作業技術的提高和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而對帶電作業制定的標準型工作使我國的帶電作業國家標準和電力行業標準發展到了44個。不僅如此,對帶電作業技術進行的理論與研究對我國開展帶電作業的安全研究起到了指導性作用。
三、輸配電線路帶電作業技術的發展趨勢
3.1帶電作業的新型安全防護用具與工器具
目前我國帶電作業的安全防護用具主要有絕緣桿、屏蔽服等,新型帶電作業安全防護用具不僅要具有較高的絕緣性能,還應有優良的機械性能。同時,帶電作業中所要用到的絕緣工器具也有更高的要求,除了傳統的質量輕、便于操作外,還應具有足夠的剛度與強度,能夠承受較大強度的作業。
目前帶電作業中的絕緣工器具主要可分為兩大類:以絕緣棒等材質制成的硬質絕緣工具和以絕緣繩等材質制成的軟質絕緣工具。要保證工器具有良好的機械技能與電氣技能,就必須嚴格把關絕緣材質的自身性能,在工器具材質的革新中,防潮、防老化將成為重要研究重點。
3.2直升機在帶電作業中的應用
為穩定陀螺,直升飛機上通常裝備有可見光與不可見光的檢測儀等,在輸配電線路的實施過程中,可以利用這些設備對線路上的耐張管、導地線線夾等進行拍攝,獲得線路相關指標的實時數據,并通過對數據的整理、分析,判斷運作性能。
這種操作方法獲得的數據精確度很高,還具有高效、便捷的優勢,而且,它可以應用于各種地域環境,不受外界影響,對于那些交通不便的山區以及人員密集的居住區,利用直升飛機進行輸配電線路的架設可以有效提高帶電作業的工作效率。鑒于直升飛機的種種優勢,其在帶電作業中的應用已成為帶電作業技術發展的必然趨勢。
3.3機器人在帶電作業中的應用
首先,利用機器人進行帶電作業的實施,可以使操作人員無需直接進入高壓電場區域,從而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高壓給操作人員帶來的危險,為其人身安全提供了有效的保障,而且,利用機器人進行勞動強度較大的作業,還在很大程度上減輕了帶電作業人員的工作強度。機器人在帶電作業中的應用顯示出強烈的人文關懷精神,是電力發展人性化的彰顯。
其次,利用機器人可以實現遠距離遙控操作高壓,完成很多高難度、高危險系數的作業,而且其作業工序的實施更加準確,避免了人為因素的失誤,大大提高了輸配電線路帶電作業的效率,還為帶電作業的實施質量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因此,在未來的電力發展中,要提高其安全性與可靠性,機器人作業是一個很好的技術手段。
3.4新型檢測設備在帶電作業中的應用
隨著越來越多的現代化技術被開發出來,通信、光纖,尤其是自動控制技術將會被應用到檢測設備的創新中,新型的檢測設備在帶電作業的操作中將更加便捷,其檢測結果也將更加精確、可靠。現在機械手臂已經慢慢開始在帶電作業中應用開來,利用這種技術,操作人員可以在控制室對機械手臂進行遙控指揮,利用機械手臂完成一些帶電操作,人們已經看到了這種新興技術的優勢,對其的研究與完善必將成為帶電作業技術革新的重要項目。
四、結語
總之,輸配電線路帶電作業技術在我國不斷發展,即使取得了較高的成效,還是有不斷前進的潛力,在未來的發展中科研人員可以在安全措施工具材料,直升機及機器人上面多下功夫,提高我國輸配電線路帶電作業技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時帶電作業是一項相對危險的工作,電力部門和工作人員也要提高對安全的重視,工作人員在工作時要防止電流流經人體并保持安全距離。
參考文獻:
[1]蔡旭光.淺論輸配電線路帶電作業的發展[J].廣東科技,2009(20):133-134.
[2]林根成.對輸配電線路帶電作業技術發展趨勢的探討[J].廣東科技,2008(18):171-172.
[3]楊文虎.從起步到優秀——國家電網公司輸配電帶電作業湖南實訓基地側記[J].大眾用電,2013(02):48-49.
袁峰(1984.04.03);男;山東省慶云縣;漢;本科;工程師、技師;職務:專工;研究方向:輸配電及用電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