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印度特派記者 胡博峰
據印度媒體報道,緬甸11月8日將迎來全國大選,而印度正計劃大力推動印緬關系。印度外交消息人士透露,這是為了應對中國在周邊地區日益提升的影響力。
據印度“ThePrint”新聞網5日報道,緬甸是印度的重要鄰國,也是莫迪政府“鄰國優先”外交戰略的組成部分。印度正考慮將印緬雙邊關系,尤其是兩國在防務和海上安全的合作,提升到一個新的水平。印度政府消息人士稱,盡管印緬在羅興亞難民返鄉(返回緬甸)等問題上仍存在分歧,但新德里當前更看重雙方在戰略問題上的契合,“印度最終可能會將緬甸置于整個印太體系之中”。
“在緬甸大選前,印度向緬甸伸出手”,《今日印度》雜志網站稱,兩國外交部不僅在10月舉行線上磋商,印度外秘什林拉和陸軍參謀長納拉瓦內還在當月對緬甸進行訪問,并專門拜會緬甸國務資政昂山素季和國防軍總司令敏昂萊等人。據“美國之音”等媒體報道,印度還宣布向緬甸捐贈一艘基洛級潛艇。雙方還承諾不在各自領土上從事對對方有害的活動。《印度教徒報》發表評論稱,什林拉和納拉瓦內的訪問正值緬甸全國大選前數周,凸顯印度對緬政策的思路,即與主要政治力量充分接觸,對周邊鄰國盡量平衡。不過“ThePrint”新聞網稱,雖然印度政府消息人士表示新德里期待與內比都建立更牢固的關系,但緬甸政府希望平衡該國與印度以及中國的戰略和貿易關系。
緬甸本周日的選舉將是該國軍政府統治結束后的第二次選舉。此次大選將產生緬甸聯邦議會和省邦議會議員。外界普遍預期昂山素季領導的全國民主聯盟(民盟)將繼續執政,但其在議會中的多數優勢可能減少。
除了印度,關注緬甸大選的還有多家西方媒體,不過它們對此次選舉多持消極態度。“德國之聲”援引一名昂山素季前支持者的話稱,對民盟政府“感到失望”。《華盛頓郵報》認為,緬甸2015年的大選雖然“有缺陷”,但燃起了“民主的希望”,而緬甸民盟政府執政5年來,未能在民主領域實現進步,因此這次大選將更加“不自由不公正”。《外交政策》雜志更是在標題中斷言“緬甸大選不會自由公正”。▲
環球時報20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