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云游小生
2017年冬天,北京五棵松體育館人聲沸騰,蒸騰著和外面截然相反的溫度。
李斌站在舞臺中央,遠遠看,確實有幾分歷史上今天的感覺……
2014年,李斌創辦蔚來汽車。李斌去劉強東家里吃飯,15 分鐘后,劉強東跟投;正在北京開會的馬化騰,在與李斌見面后說:“給我兩個星期時間,走完內部流程。”然后跟投。讓人好奇的是,李斌是如何說服這些投資人的?其實李斌主要只說了一句話:“整個汽車行業這么大的變革浪潮,你不能缺席,這么大的事,你怎么能不在里面呢?”
于是,中國互聯網和資本領域的半壁江山都來了:騰訊、百度、京東、小米……56 個投資人,手拉手把真金白銀投給了蔚來,這也成了中國車企最強陣容的一次融資。
2016年5月,第一輛蔚來超跑在德國紐北賽道上,跑出了圈速6 分45 秒90,一舉刷新世界最快電動車的記錄。但賽道上的飛馳人生,只不過是李斌向世界證明:蔚來可以造出非常優秀的汽車。
1974年,李斌出生在安徽太湖。山高水長路難行,一直到李斌10 歲后,山村才修上公路,通上電。父母遠在南京,李斌跟外公外婆在老家生活。放在今天,就是留守兒童。李斌的外公是十里八鄉看牛的一把好手,從外面販牛,養一陣子再賣出去,賺點差價。山里草多,牛兒吃草養得好,李斌就成了放牛娃。
中學畢業后,家里希望李斌考中專。80年代,學上一技之長,出來找份工作,吃上商品糧,對于生活在山村里的人來說,那就是很體面的生活。李斌也說不清楚究竟是什么原因,他只想考大學,甚至以絕食相抗。父母拗不過,同意了,后來李斌成為太湖縣文科狀元,考進北京大學,而命運,也悄然向他打開了大門。



大學四年,李斌主修社會學,輔修計算機、法律。一星期考17 門試,打了不下50 份工,從編程到發傳單、做家教、賣電腦……多年后功成名就的李斌,當他走進一座大樓時,還忍不住頻頻回頭,因為那曾是他做推銷員時的老東家。
讀大學時,李斌為自己賺了足夠的學費,同時成為北大第一個獲得計算機學位的文科生,畢業時,李斌獲得了三個學士學位。
彼時,互聯網已經從大洋彼岸席卷而來。1996年,李斌創建南極科技,為別人注冊域名。那一年,馬云走哪都被罵成騙子,劉強東還在中關村賣光碟。李國慶正想做一個中國的網上書店,李國慶找到師弟李斌,創立科文書業——也就是當當網的前身。只過了一年,李斌就選擇了離開。
2000年,李斌和幾個北大的師兄弟成立了易車網——國內最早的汽車電商。那一年,國家鼓勵汽車進入家庭,在這樣的背景下,李斌就拿到了1000 萬元的投資,第一個月就花出去了80 萬元,流量做到了不可思議的一天100 萬PV。
沒人看見大風背后的山雨欲來。易車成立僅3個月,一夜之間就像山洪爆發,股票市場一瀉千里,全球不計其數的網絡公司被沖垮。易車虧損400 萬元,大股東要求撤資,易車網眼見就要倒閉。李斌忍不住在會上說:“賬上還有600 萬元,你們把錢都拿走,虧掉的400 萬元,算我欠你們的債。”
公司盈利、結構都沒問題,只是碰上了一陣子危機,怎么能說不干就不干了呢?那時的李斌,賭的就是一口氣。他用個人貸款還了股東的錢,一個人扛下了400 萬元債務。
那時的北京,平均房價才不過4000 元。后來有人說,那400 萬元,還不如在北京買房,如今早賺翻了……
最難的時候,半年發不出工資,李斌身上只有10 元錢。原來熱鬧的公司,搬進了居民樓,員工走的走散的散,最后只剩下7 個人。李斌悄悄地幫別人建網站賺錢還債。經歷過這樣時光的人都明白,扛過去也就是扒兩層皮,自尊心受點摧殘,命還是能保住;扛不過去的,就從樓上飛身一躍結束一切。
一直到2004年,李斌才慢慢恢復元氣。易車一直在所有的門戶網站(新浪、網易等)上發布汽車報價,每個星期找汽車經銷商,上門推銷“車易通”系統。慢慢地,各類汽車網站開始主動找易車合作。經銷商更是主動找到易車投放廣告。終于,在2010年,李斌帶著易車在美國上市,成為第一家美股上市的汽車媒體公司。
拼盡全力挽狂瀾的李斌,一舉成名,從此成為投資人最信任的創業者。隨即,李斌投資出行領域30 多個項目,從想買到看車、買車、用車、賣二手車整個周期,全方位覆蓋。
2017年,李斌再次赴美上市——易鑫金融,一家專為車主提供貸款的公司。自此,李斌又補上了汽車生命周期中重要的一環:金融。
從無財無勢闖天下,到帶著兩家公司上市,成為標準的高富帥,李斌闖蕩了20 余年,不僅收獲了財富,更是贏得了美人心。
一次,經過朋友介紹,李斌與王屹芝進行了約會,兩人一見鐘情,不久就走進婚姻殿堂。婚后,兩人在事業上彼此尊重,在生活中互相扶持,生活非常幸福 。
2014年,李斌拿出全部身家1.2 億美元,創立蔚來汽車。俞敏洪問李斌:“現在特斯拉已經做得非常好了,你要做一個上市公司總共一兩億美元可能都不夠。”但李斌回道:“我全部投入了一定有人跟我一起做,原因很簡單,他們一定能看出來我是全情投入。”于是,就有了中國互聯網與投資界的半壁江山給“蔚來”站臺。一直堅定投資李斌的劉二海曾說:就算把易車做到極致,中國企業家前100 位也排不上他(李斌)的號。但如果蔚來汽車成了大玩家,頂級中國企業家名單前10 位必定赫然寫著“李斌”二字。
2018年,中國原油加工量和石油消費量破6億噸,石油對外依存度逼近70%。我們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原油進口國。擺脫石油的依賴,建立自己的能源結構,是我們國家經濟維穩發展的命根子,而新能源和電動汽車的出現,也給了中國汽車制造業“彎道超車”的機會。
汽車電動化,原有的機械傳動類零件大量減少,更換成弱電類部件,而這核心技術相通,直接降低了供應鏈管理難度。原本傳統車企在內燃機和變速器上的關鍵技術,幾乎沒有新生公司可以出頭,而在新能源汽車風起時,新生公司卻可以和傳統車企站在同一賽場,甚至同一起跑線上。
2013年,近300 家中國互聯網造車公司掀起一波波狂浪。
大浪打來,誰擁有的救生圈越多,誰就有更多活下來的希望。蔚來與李斌的救生圈,就是背后強大到幾乎無敵的朋友圈。56 個投資人,共投了20億美金。然而,即便如此,仍止不住蔚來虧損的腳步。
2019年,蔚來成為虧損最嚴重的車企,公司不得不開始裁員。這些事,其實也同樣曾經發生在特斯拉身上。特斯拉從建立到2015年走紅,用了12年,虧損了53 億美元。馬斯克不止一次承認,自己完全撐不下去了。站在大山上,風溫柔的時候少,怒號的時候多。然而,還是要把所有力氣運在自己的掌心,在那上面,是一切希望。
那時,一篇《2019年最慘的人李斌》突然刷屏。在蔚來車主專屬演出日這天,很多車主自費趕到深圳,100 多位深圳當地車主發起順風車活動,在機場、高鐵站免費接待外地車友。一位車主說:“能幫蔚來省點就省點,今年蔚來實在是太難了。”車主們喜歡把電動汽車叫“奶車”,他們就像是一口一口給這個寶寶喂奶,盼它長大,歌的最后唱道:“無數人注視著你,不要輕易說放棄,用心做事肯定會有人伴隨,你我都問心無愧,不需后退,不需要后悔。春天有芳菲。”
自黑自嘲,即便如此,他們仍愿意,或者是選擇愿意相信蔚來,會有一個未來。
從投資到研發,李斌的布局更像是一場春秋戰國的合縱連橫。上海有總部,德國某城市有整車設計中心;北京有軟件產品和研發,英國某城市有高性能賽車項目中心;南京、昆山、蘇州、合肥等地有制造中心……
大手筆的投入,因為李斌一開始就明確:5000元錢請不來最好的工程師,5 萬元錢也造不出好車。發布會時需要穿西裝皮鞋,李斌吐槽:“為了造車付出多少代價,平時哪這么穿,都穿運動鞋,多舒服。”旁邊有人接腔:“所以喬布斯還是厲害啊,他們才不管這些。”李斌一句話頂回去:“喬布斯厲害,讓他造輛車看看。汽車上有3 萬多個零部件,都需要接受考驗,所以有人說‘汽車行業猶如地獄’。雖然我們都沒見過地獄,但都見過馬斯克幾欲落淚的樣子。”
特斯拉在上海建廠,國人大悲,國產電車要玩完。也有人大喜,特斯拉才是正統電車,其他都是垃圾。奇怪的是,蔚來的銷量卻越來越好。直到李斌一語點破:蔚來和特斯拉一樣,真正要做的是從汽油車轉成電動車。雖是對手,但更是隊友。大家都知道新能源和電動智能汽車是未來的趨勢。趨勢就是風口,這是一個行業的未來。
烏鎮互聯網大會前夕,夫人勸李斌說:“烏鎮就是電影圈里的戛納,沒獲獎也要去露個面。”李斌回道:“不去,工作太多,去那干啥呢?”夫人笑著問:“看一些文章說,馬云為什么沒出現在任何一個飯局上?”李斌扭過頭看向車窗外:“馬云說了,他們沒叫他去。”沉默了一會,李斌又說:“其實這些東西都沒意思。”今年46 歲的李斌,眼角添了許多皺紋,長了許多白發。那些我們看到的照片,用做圖軟件去了白發,也去了黑眼圈。比他大1 歲的賈躍亭,自從去了美國,便杳如黃鶴。大李斌3 歲的馬斯克,帶著虧損十幾年的特斯拉開始盈利,但攻擊蔚來與李斌的聲音從來沒停過。
有人笑他是下一個賈躍亭,也有人說他是中國的“馬斯克”。每個敢于孤注一擲到死方休的創業人,都值得尊敬。去看見那些我們不愿做的事情,有這樣一些人去做,去堅持,而不是眼睛只盯著“套現”“成功”,成為制造焦慮的工具。這才是我們要一次次讀那些名人傳記的理由。生命就是伴隨著痛苦和悲壯,然后才能說:我來過我活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