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堯
河北港口集團港口機械有限公司 河北秦皇島 066000
設備管理指的是一套涉及各類管理方法,如系統工程、補償理論學、價值工程、設備檢測診斷方法以及設備維修等理論的綜合管理體系。設備管理的依據基礎是企業生產經營目標,將設備視為研究對象,在設備涉及、選擇、采購、維護、升級等全部過程中,對其進行一系列科學管理,尋求低成本的設備生命周期和設備最高使用效率。港口區域機械設備管理,主要指機械設備本身的管理工作,通過合理、科學的管控策略,大大提高設備的使用壽命,降低使用、維護成本,最大限度地提高設備的生產力效益[1]。
港口工業技術基礎占比重,明顯受到科學技術影響。在技術與實際運作的雙重要求下,港口設備普遍具有自動化、規?;?、高速化特點。①規模化:現代港口大規模集中生產,多為大型裝卸設備(見圖1)。大型設備可以提高勞動生產率,節省材料和成本,同時有利于新技術應用發展,滿足港口現代化生產、運作需求。②高速化:所謂 “高速”,指的是提升生產速度。港口高速化解決了大規模裝卸工作效率低下的問題,減少單位生產率的設備體積,提高工作效率。③自動化:在港口作業中,自動化設備可大大提高生產效率,減少人工消耗,降低勞動強度,達到高產、高效、低耗能的效果。
圖1 港口大型機械設備示意圖
(1)港口機械管理工作的不到位大多歸根于管理層人員的意識缺乏,這就導致了自上而下的多數人員工作的疏忽。對于機械設備管理工作存在片面性,只注重使用過程,而忽視了其維護、升級、生命周期問題,這就導致管理工作缺少 “生命力”。
(2)設備管理機制細則不明確?,F階段,雖對港口機械的管理工作制定了一套初具規模的生產管理標準體系,但實際工作中,仍然存在分工職責不明確、管理混亂、獎懲機制未落實到位等問題,導致實際的設備維護管理如同虛設。
(3)部分港口機械設備維修工作跟不上港口發展。這也是現階段多數港口存在的主要問題,為此,急需解決的問題是如何實現高效維護、更新工作來支撐港口運轉狀態。
(1)在此過程中,值得注意的是,設備運行需要定期維護,如果設備運行人員有能力進行維護,可以減少設備故障的可能性,設備維護的頻率和費用將大大降低。不同的是,如果企業沒有將操作人員的管理成本計算其中,未將操作人員的個人責任與維護范圍加以落實,這會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企業內部管理工作不到位,管理成本增加[2]。
(2)港口企業設備管理的成本控制意識不強,即生產經營者不重視設備管理的成本控制,只重視生產能力和生產能力目標,忽視設備損失,降低了設備的使用壽命,增加維修費用,這些情況均會影響企業的經濟效益。
港口機械設備通常是大型、精密的產品,其使用壽命相對較長,機械設備常常使用時間較長,但設備技術仍在進步。企業忽視這一點,不更新設備技術和改造,將導致越來越多的設備損失,生產效率越來越低。如果設備技術和改造方案不合理,還會導致設備改造成本的增加,即機械設備管理總成本大幅度增加。
完善的港口管理體系可大大調動員工積極性,最大限度地發揮其工作價值,并將設備的使用價值也凸顯出來。與社會實際發展要求相比,原有的傳統理體制已無法完全滿足現階段港口經濟發展的具體要求。應通過觀察實際港口情況,建立適合發展目標的港口管理制度[3]。
經濟數據是指設備日常運行中產生的收入和支出比重差。通過對比形式更具體地了解設備的實際操作狀況,以及現有管理工作對設備和經濟的影響。因此,有必要定期認真分析所有機械設備的生命周期、維護情況,確保記錄好實際運行中的所有經濟數據。然后利用計算機網絡技術進行數據收集、計算,最終整合兩組數據進行對比,發現設備維護、管理費用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并及時解決?,F階段,信息化、網絡化監管已滲透進各個行業,港口行業也應該緊跟大環境潮流,適應市場發展手段的革新變化。管理層可將計算機、現代通信技術的優勢融入港口機械設備的使用、維修保養、數據檢測等方面,對設備進行實時跟蹤管理,一旦發生設備故障、更新等問題,及時維修、改造,保證港口設施工作時效性,維護港口運轉狀態,獲得最佳的經濟效益。對港口的機械設備維護管理體系來說,信息化趨勢提供了一個新的管理思路,因此在適應這種信息一體化方式的同時,還應充分發揮高科技技術的優勢,實現港口設備管理自動化。
根據設備故障情況制定設備維修計劃。針對一部分故障,如果其可以進行檢測,那么可以采取提前預制,對其多進行監測。以成本支出為準則,選擇較為合適的維修方法,以實現成本控制的目標。設備的不同損傷形式應該選擇不同的維修方式。
總之,當前的機械管理過程其成本控制還是存在一定的問題。較高的管理成本支出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業的經濟效益。因此需要將設備進行合理的選擇,后期展開升級與維護。在高素質人才的支撐下,可以有效提升設備管理與成本控制目標,進而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