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廣州市華測品標檢測有限公司,廣東 廣州 510000;2.韶關市水務局,廣東 韶關 512026)
灌溉水的安全是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的基礎條件,也是影響農作物生長的關鍵因素[1],使用污水灌溉會使重金屬元素在土壤富集,然后被農作物吸收,并通過食物鏈進入人體,影響人體健康[2-3]。其中比較經典的例子就是由鎘(Cd)污染引起的痛痛病。根據國內的研究,只要灌溉水中的重金屬控制在標準以下,就不會對作物及人體產生危害[3]。韶關地區工礦業活動比較頻繁,根據以往調查研究,工礦區的土壤和農產品重金屬含量均出現過不同程度的超標[4-6]。
本次調查選取韶關市29個中型灌區,對灌溉水的汞(Hg)、銅(Cu)、鋅(Zn)、砷(As)、鎘(Cd)和鉛(Pb)6種重金屬進行摸底調查,分析各重金屬的含量,評價該地區灌溉水的重金屬污染狀況,為韶關市灌溉水的安全利用及農產品安全生產提供科學依據,也為分析韶關地區農田土壤重金屬的來源提供數據支撐。
選取韶關市轄區內29個中型灌區,每個中型灌區的水源源頭、中間節點、末端節點各選取一個點位開展監測,灌區采樣點位合計87個。選取農業產地環境條件標準中嚴格控制的重金屬指標,對灌溉水中的Hg、Cu、Zn、As、Cd和Pb進行測定,并評價各個灌區灌溉水重金屬污染狀況。調查區內29個中型灌區合計水量71510萬m3,設計灌溉面積80萬畝,有效灌溉面積52萬畝,灌區內主要種植的農作物為一年兩造水稻和蔬菜。
1.2.1 采樣方法
根據調查區灌溉水系的分布現狀,依據《農用水源環境質量監測技術規范》(NY/T 396—2000)和《地表水和污水監測技術規范》的要求,于2019年8—10月,在韶關市轄區內的29個中型灌區,采集87 個點位灌溉水樣品,并記錄每個采樣點位的經緯度信息,采樣點位分布圖見圖1。采樣時每個水樣采集500mL于聚乙烯瓶中,其中測汞元素的樣品加入鹽酸調節pH值至1~2;測砷、鎘、鉛、銅、鋅的樣品加入硝酸調節pH值至1~2[8]。
1.2.2 分析方法
對采集的灌溉水樣品按照各指標的檢測標準進行檢測,各金屬元素均采用《水質 65種元素的測定 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法》(HJ 700—2014)進行測定。
1.2.3 評價標準與方法
灌溉水重金屬限值參照《農田灌溉水質標準》(GB 5084—2005)中規定的限值,具體評價標準見表1。采用單項污染指數法(Single Factor Index Method)與內梅羅綜合污染指數法(Nemerow Integrated Index Method)相結合的方法進行評價,指數分級參照《食用農產品產地環境質量評價標準》(HJ 332—2006)中對灌溉水質量指數的劃定,見表2。

表1 農田灌溉水環境質量標準限值 單位:mg/L
a.單項污染指數法計算公式為
(1)
式中:Pi為水中污染物i的單項污染指數,如果Pi≤1,表示未受污染,Pi>1,表示受到污染;Ci為水中污染物i的實測值;Si為污染物i的評價標準限值。
b.內梅羅綜合污染指數法計算公式為

(2)
式中:Piavg為灌溉水中污染指數的平均值;Pimax為各單因子環境質量指數中最大者。內梅羅指數特別考慮了污染最嚴重的因子,內梅羅環境質量指數在加權過程中避免了權系數中主觀因素的影響,是目前應用較多的一種環境質量指數。

表2 農田灌溉水環境質量分級標準
在測定的87個灌溉水點位中,汞的濃度范圍為0~0.00092mg/L,為國家限量標準的0~92.00%;銅的濃度范圍為0~0.01040mg/L,為國家限量標準的0~2.08%;鋅的濃度范圍為0~0.12900mg/L,為國家限量標準的0~6.45%;砷的濃度范圍為0~0.01830mg/L,為國家限量標準的0~18.30%;鎘的濃度范圍為0~0.00062mg/L,為國家限量標準的0~6.20%;鉛的濃度范圍為0~0.02670mg/L,為國家限量標準的0~13.35%;從各個點位灌溉水重金屬的實測數據來看(見表3),均未檢測到有重金屬超標的點位,表明韶關市灌溉水目前尚屬于安全級別。
再從各個金屬元素的單項污染指數來看(見表4),汞的指數范圍在0~0.920之間;銅的指數范圍在0~0.021之間;鋅的指數范圍在0~0.065之間;砷的指數范圍在0~0.366之間;鎘的指數范圍在0~0.062之間;鉛的指數范圍在0~0.134之間。各金屬元素的單項污染指數均小于1,表明采樣點位各金屬含量均未超過標準中的限值。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汞的單項污染指數最大值為0.920,超過0.5的點位達17個,表明研究區灌溉水汞超標存在一定的風險。

表3 各點位灌溉水水質分析數據

表4 各點位重金屬單項污染指數
根據29個中型灌區87個采樣點位的灌溉水質實測結果,計算出各個灌區的平均單項污染指數(Pi)和綜合污染指數(P綜),詳細數據見表5。

表5 各灌區灌溉水重金屬含量評價結果
從單項污染指數Pi來看,各金屬元素的單項污染指數Pi均小于1,表明各金屬元素均未超過標準中的限值。但值得注意的是,有5個灌區汞的單項污染指數均超過了0.5,屬尚清潔水平。灌區29汞的Pi為0.4133,非常接近0.5。表明這幾個灌區的灌溉水存在汞超標的風險,農業部門在引水灌溉時需多加關注。
從綜合污染指數P綜來看,指數范圍為0.01~0.50;僅1個灌區的綜合污染指數P綜達到了0.5,屬尚清潔水平;有4個灌區的綜合污染指數P綜接近0.5,雖屬于清潔水平,但引水灌溉時仍然需要多加關注。
本次調查過程中發現汞元素的單項污染指數高于其他元素,通過分析采樣點位置以及灌區所處的地理位置,可能的原因有:?受當地礦山地質環境影響,雨水沖刷礦山土壤,再隨地表徑流流入灌區,汞指數偏高的點位和灌區主要位于湞江、曲江,兩個地方工礦業活動比較頻繁;?蓄水取水引入受污染的水體:灌區取水水源主要為北江流域水資源,而北江兩大支流曲江和湞江均曾發生過較為嚴重的水污染事故,周淑婷等[7]曾調查過北江河水質的重金屬污染情況,發現Hg的污染指數為 27.62,屬于嚴重污染;?農業面源污染:農村居民環境保護意識有待加強,農村垃圾隨意入河現象普遍,河道“臟、亂、差”現象仍普遍存在[8]。采樣過程中發現,有農藥、肥料包裝廢棄物隨意丟棄在田間地頭、路邊溝渠的現象,這些廢棄物帶來的污染也不容忽視。
本文通過實地調查采樣和實驗室分析,測定了韶關市29個中型灌區灌溉水的重金屬含量,并利用單項指數法和內梅羅綜合指數法對灌溉水質進行評價。結果表明:韶關市中型灌區水質總體良好,暫未發現重金屬超標點位,各灌區綜合評價指數P綜的范圍為0.01~0.50,指數為0.50的灌區僅1個,屬尚清潔水平,其余灌區均屬清潔水平;從重金屬的單項污染指數來看,有5個灌區汞的單項污染指數超過了0.5,屬尚清潔水平。
本次調查區域灌區的水源基本為水庫蓄水,灌溉水的調查采樣時間主要集中在8月、9月,處于豐水期。因為地表水污染物的含量存在一定時效性,所以測試結果僅能反映當時的污染情況,隨著豐水期、枯水期的更替,調查區內灌溉水的重金屬含量也可能會隨之變動。為確保灌區內灌溉水的用水安全,降低灌溉水重金屬對土壤和農作物的輸入性風險,針對可能引起灌溉水重金屬含量偏高的因素,應當采取以下措施:
a.合理處置礦山廢渣、廢水和廢氣,防治礦山水土流失。
b.做好農藥、肥料包裝廢棄物的回收,避免因包裝廢棄物隨意丟棄而造成灌溉水的污染。
c.加強取水水源的監測,避免引入受污染水體。
d.增加灌溉水質監測的頻次和采樣點位密度,掌握灌區內灌溉水質現狀、動態變化過程和規律,防止潛在的污染,保障農業用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