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汀瀅環??萍加邢薰?,上海 201707)
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與廣大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密切相關,并直接影響到水環境治理的成效,國家對此十分重視,2018年先后發布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方案》,重點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上海市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始于2007年,截至2018年底,全市共建成74萬戶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以下簡稱“農污處理設施”),日收集處理農村生活污水約20萬m3,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率約為75%,對改善農村水環境質量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根據《上海市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方案》要求,全市2020年基本消除喪失使用功能的地表水體,2030年水環境質量明顯改善,水生態系統功能全面恢復。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是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目標實現的重要保障,也是促進鄉村振興,實現人居環境改善的重要舉措。為適應水環境治理目標要求,2019年7月1日,上海市《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水污染物排放標準》(DB31/T 1163—2019)正式實施,替代原有的試行標準,具體排放標準限值見表1。

表1 水污染物排放標準限值
出水排入地表水Ⅲ類及以上水域的處理設施水污染物排放執行一級A標準,出水排入其他水域的執行一級B標準。
據統計,上海市單座農污處理設施規?;驹?00m3/d以下,常用的處理工藝主要有土壤滲濾、組合工藝(生物濾池-人工濕地)、A2O工藝(厭氧-缺氧-好氧法)、MBR(膜生物反應器)等。本次研究對上海青浦區郊區的426座農污處理設施進行了運行現狀調查和出水水質監測(農污處理設施各工藝數量統計見圖1)。

圖1 上海青浦區郊區農污處理設施工藝統計
2018年6月和11月,研究人員對上述426座農污處理設施的出水水質進行了兩次監測,對照原來的設計標準,第1次(2018年6月)水質監測合格率為80%,第2次(2018年11月)監測合格率為88%,超標污染物主要為總磷和氨氮。對照上海市2019年最新頒布的《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水污染物排放標準》(DB31/T 1163—2019),對兩次監測的水質超標情況進行了統計,見圖2~圖5。

圖2 超標設施數量統計(第1次監測)

圖3 超標設施比例統計(第1次監測)

圖4 超標設施數量統計(第2次監測)

圖5 超標設施比例統計(第2次監測)
由統計結果可知,在426座農污處理設施中,總磷超標最為普遍,氨氮超標比例次之,COD超標比例相對較小。在采用的4種處理工藝中,土壤滲濾工藝的3項指標超標均比較普遍;A2O工藝在第1次監測中超標較少,但是第2次監測超標很普遍,運行穩定性較差;組合工藝第1次監測中超標較多,經過對設施設備進行調整后,第2次監測超標數量有了明顯下降。MBR工藝由于總數量較少,第1次監測中超標比例較高,但經過調整后,在第2次監測中超標數量為0。
農村生活污水具有排水量少、變化系數大、間歇排放、水質相對不穩定的特點。經過歸類,農污處理設施出水水質超標的主要原因如下:
a.設計標準原因。 農污處理設施工程一部分設施建設時間較早,設計標準相對較低,已建污水處理設施運行時間長,處理工藝相對落后(如土壤滲濾),是出水水質超標的主要原因。
b.管理養護原因。 由于養護隊伍素質參差不齊,對工藝了解程度不高,運行管理不專業,導致部分設施處于帶病運行狀態。如組合工藝處理站的生物濾池布水管未及時清洗、中間池回流管未開啟等;A2O工藝剩余污泥未及時清理、設備損壞填料流失、水泵堵塞等;MBR工藝膜箱未定期清洗、藥劑未及時補充、回流閥門未開啟、壓力傳感器損壞等。
c.其他原因。 由于鄉村撤并、社會發展等原因,農村人口數量變動較大,導致部分設施水量不足或超出處理量。此外,還存在部分設施由于管網破損導致地下水滲入,使得系統運轉不正常。
a.實施統一管理。遵循納管優先原則,對以前沒有納管條件而現在具備條件的,應納入市政污水管網。
b.因地制宜地開展設計。加強農污處理設施建設改造與鄉村發展規劃的銜接,對于近期將撤并的鄉鎮,不應納入建設改造計劃;保護型及重點保留型村莊、美麗鄉村及鄉村振興示范區內村莊應優先改造;對于發展鄉村旅游、農家樂的鄉村,應重新調研客流量和污水量,采取有針對性的設計。
c.考慮實際情況進行改造。位于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內的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應優先改造,出水指標應滿足保護區排水要求。盡量利用現有設施,因地制宜地進行改造,盡量減少工程投資。對于可以通過加強日常養護管理實現水質達標的設施,則無須列入提標改造計劃。
d.提高處理工藝科技含量。對于需要更換處理工藝的站點,新工藝的選擇應充分考慮運維成本和管理難度。根據不同工藝特點,可考慮采用增加缺氧段、加大回流量、控制曝氣量、提高污泥負荷等方式增強脫氮效果;考慮采用增加厭氧段、后端加藥、增加污泥清理頻率、增設除磷填料等方式增強除磷效果。
土壤滲濾工藝在上海地區運用時間較早,根據多年來的使用情況,該工藝存在占地面積大、填料易堵塞和出水水質穩定性差的缺點,已經基本被淘汰。本文主要對組合工藝(生物濾池-人工濕地)、A2O工藝(厭氧-缺氧-好氧法)、MBR(膜生物反應器)、小型一體化凈化槽這4種工藝進行比較分析。
組合工藝由生物濾池和人工濕地組成,該工藝采用了特殊的組合式結構設計和生物濾料,濾料的分層特性有效促進了生物膜和大氣的接觸,高效生物填料具有良好的結構穩定性和透氣性能,可保證系統長時間穩定運行。生物濾池出水經分配井分配后進入潛流人工濕地系統,進一步去除水中污染物,組合工藝流程見圖6。

圖6 組合工藝流程
A2O工藝為目前最成熟的厭氧-缺氧-好氧-沉淀(A/A/O)工藝,在缺氧池和好氧池內添加懸浮生物填料截留微生物,提高污水處理效果。每個站由數臺一體化設備組合而成,一般采用地埋式,地上覆土綠化,安裝電控柜負責給設備提供好氧曝氣的氣源及水泵的電源。A2O工藝流程見圖7。
MBR(膜生物反應器)是將膜分離技術與生物處

圖7 A2O工藝流程
理單元相結合的水處理新技術。它以高效膜分離代替傳統活性污泥法工藝中的二沉池,省卻了傳統活性污泥法中二沉池濃縮后剩余污泥的回流。
在工程實際應用中,MBR 工藝根據膜的類型(平板膜、中空纖維膜、抽屜膜)和是否有缺氧段(MBR、AO-MBR、SBR-MBR)而衍生出不同的工藝形式,但均具有處理效果穩定、工藝簡潔、占地小、運行管理簡便、二次污染少的特點。MBR工藝流程見圖8。

圖8 MBR工藝流程
凈化槽主體生化部分采用A/O生化處理原理,集成了初沉、厭氧、好氧、二沉、消毒以及相關工藝;在凈化槽后增設一體化BP濾池,BP濾池主要作用為強化污水中磷、SS指標處理,最終出水可穩定達到一級A標準。一體化凈化槽工藝流程見圖9。
對上述4種農污處理工藝特點進行對比(見表2)可知,4種處理工藝各有特點,沒有絕對的優劣,在工程中需要因地制宜,根據實際情況,經經濟技術比較后加以采用。

圖9 一體化凈化槽工藝流程

表2 農污處理工藝特點對比情況
上海市將“管理監督常態化、維修養護專業化”作為長效管理目標,正在穩步推行長效管理鎮級管理模式。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不同于城鎮污水廠,它具有分散性廣、運維費用低、專業人員缺乏的特點。工藝的先進性固然重要,但必須配套相應的專業管養,只有與當地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的處理工藝才是最合適的工藝。
此外,雖然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的污泥量較小,但必須加以重視,應選擇合適的處理方式及污泥穩定化處理工藝,避免二次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