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琪
摘 要:在高職教學管理中,“3+2”的教學模式在理論上來講確實存在很多的優勢,但是由于生源問題以及兩級院校管理的過程中“3+2”高職教育管理問題也越來越明顯,課程設置有很多設計不合理的地方,教育質量逐漸下降,導致這個模式在培養人才的時候達不到理想的效果。筆者根據”3+2”模式高職教育管理問題及對策進行了簡單的探討,希望對我國高職教育管理有所幫助。
關鍵詞:”3+2”模式;高職教育;管理問題;對策
在我國高職院校教學中,按照學制進行劃分,主要分為三年制與五年制兩種。“3+2”高職是五年制高職的一個形式之一,主要指的是初中畢業生在中專院校學習三年,然后轉入高等職業院校進行學習兩年的一個模式,畢業后可以直接與三年制普通的高職畢業生一樣拿到大專畢業證的一種高職教育模式。“3+2”的高職教育是一種獨具特色的高職教育培養模式,具有分段、分校辦學的特點。“3+2”模式的出現對我國職業院校的教學方式更進一步進行了豐富,在理論上來講這樣做更有效地節約了教學資源,縮短了培養周期等等優勢,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中,由于學生的質量不一,并且中高職院校在進行對接的過程中也存在很多的問題。這些因素都影響了這種教學模式的發展,不利于對人才的培養,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一模式的問題也日益明顯。
一、充分認識”3+2”模式人才培養的重要性
根據數據顯示,全國的高職院校近幾年來招收的“3+2”學生與三年制普通高職學生在數量上相比較,所占的比例比較小,遠遠比不上高職院校的學生,高職院校的學生仍然是高職院校發展的主流,但是“3+2”學生的作用在高職院校發展中也是不可小覷的。不管是什么原因,當學生畢業后因為專業知識不足而不能正常進行工作的話,這也會對畢業學校的聲譽產生不利影響,在社會上的聲譽會大大降低,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同時也會影響到該高職院校招生。
所以,在教學中,無論是中專院校還是高職院校,都從學校自身的發展以及學生學習質量來進行考慮,無論是對學生、社會、教學事業,還是對國家負責的角度來講,都充分地認識并且提升了對“3+2”模式人才的教學質量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對我國教育的發展具有十分深遠的含義。
二、”3+2”模式高職教育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基礎文化知識薄弱,教學壓力較大
近幾年來,我國對高職院校的關注越來越高,高職院校作為社會上不可缺少的教學形式之一,逐漸成為社會上關注的熱點,“3+2”教學模式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在近幾年來各大院校的招生情況來看,這種教學模式高職院校的學生大部分都是因為中考成績不理想沒有辦法直接進入普通高中進行學習,但是成績水平又比中專、技術學院的成績要高。一般來講他們的學習成績都是屬于偏下的,文化課的知識基礎比較弱,在學習中對教師所講授的知識不能及時進行吸收,理解能力較差,在學習上面臨的困難比較多,需要教師根據學習的實際學習情況進行因材施教,逐步進行誘導。“3+2”模式在教學中高職院校對學生的錄取門檻比較低。學生的素質以及學生的學習情況相對來講不一樣,這就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這一模式下的學生是高等教育中的最低層次,學生的素質,特別是基礎文化知識較為薄弱,這都給學校的教學帶來很大的棘手問題。
(二)學生信心不足,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缺乏動力
“3+2”這一模式下的學生一般年齡都比較小,并且因為自身的學習成績原因會比較自卑,在高職院校中與普通的學生相比有著明顯的不足。在這一模式下學生進入高職院校后學習目標不明確,不知道自己要去學習什么,沒有自己的主張,在學習中更不知道自己為什么要學習這些知識,沒有一個自身的理解能力,在學習上缺乏動力,學習情緒不高漲,課堂學習氛圍不佳,在學習上都是被動學習。主要表現在:第一,學習紀律松散,信心不足,主動想去探索知識的愿望比較低,沒有學習的欲望,在上課的時候都各自玩手機,很少有學生認真去進行聽講,有的學生看小說、睡覺,學習風氣已經成型,在大多數學生的帶動下,極小部分愛學習的學生也開始不去學習,甚至還有部分學生違反學校的考勤制度,經常遲到、早退、曠課;第二,學生沒有主動學習的意識,意識較差,教師在教學的時候也幾乎是直接上來就講課,學生對所學知識也是基本上不去復習和預習,對學習提不起學習的興趣。
(三)行為習慣較差
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與生活習慣,才可以在學習中進一步地提升自己。在古印度有一句俗語“播種行為,收獲習慣,播種習慣,收獲性格,播種性格,收獲命運”。“3+2”的這種教學模式在高職院校就對學生的行為習慣養成沒有進行具體的教學,導致學生一直都在自由的環境里進行生長,這樣雖然讓學生體會到了大學的樂趣,但是卻沒有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舉止習慣,甚至有些學生在心理上以及人格上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損害,更嚴重的有些學生的心理已經發生了扭曲的現象。沒有普通高職學生在學習、生活上有自控能力;沒有做事情時有毅力,遇到困難時想放棄,甚至直接放棄;頑固;脾氣暴躁;上課時注意力不集中;沒有主見,壓力大;與人和同學交流越來越少,不愛說話;學習時沒有自信,甚至自我封閉。
(四)兩級院校的管理過程中存在問題
中專院校是在學生升入高職院校的第一站,是初中到高職院校的重要的一個環節,同時也是將基礎理論知識向學生進行灌輸的一個階段,承擔著前期管理者的責任,但是大部分學校對“3+2”模式并不是十分重視,管理制度不完善,導致學生在這三年的學習中過于懶散;在教學與管理上不能高質量、高標準的嚴格要求學生,這就導致在教學中從存在種種問題。
當學生升入高職院校的時候,在進行分班的時候也存在種種問題,“3+2”模式下的學生一般采取的是混合編班制度,這會導致學生在學習中,很多知識點都沒有辦法進行學習,導致學生在理論知識學習上有所欠缺,導致這一模式下的學生不能夠專心學習,這也是高職院校編班不科學所造成的人才質量不高的原因。
三、針對”3+2”模式高職教育管理問題所提出的對策
(一)抓住學生的特點,進行因材施教
一般“3+2”模式教學都是高職院校招收的以初中為起點的學生,學制一般為五年,屬于專科。學生年齡相對來講較低,正處于向青少年過度的階段,這一時期也被稱為不穩定時期,教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要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具體的了解,這個年齡階段的學生一般情緒容易多變,思想偏激,需要教師加以引導,將學生的思想引導到正確的方向,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與思想觀,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有足夠的耐心來對學生進行教學。在“3+2”這種模式下對學生進行放任式教學是十分有害的,片面地強調管理忽視引導也是不利于學生的成長的,只進行引導而不去管理也不利于學生的成長,所以在教學中,要加強對學生的管理并加以引導,可以以“引導為主,管理為輔”共同促進,相輔相成。
(二)建立一支強大的高素質學生管理隊伍
在教學中,不斷加強對學生的管理隊伍組織以及思想建設,要把學生的教育工作當作終身的事業來進行,在教師選擇的過程中,要選擇熱愛事業的教師來對“3+2”模式的學生進行教學,建立一支強大的學生管理教師隊伍,具有責任心,在教學管理上對學生要進行嚴格的管理。在進行教師選拔的時候,要選擇教學經驗較為豐富的教師,不斷完善崗位的培訓工作,對這些教師進行定期培訓,同時也要通過考核以及提高待遇等等方面來不斷提升教師教學的積極性。
(三)深度整合教學資源
與高職院校相比,中專院校在建立時間上來講時間更長,發展的空間更廣,因為時間長師資力量較為雄厚,設備也比較齊全,這些也正是高職院校所欠缺的地方。在眾多高職院校與中職院校中都已經實現了資源整合,將兩者的教學資源整合到了一起,但還有部分地區并沒有實現整合,這些都阻礙了兩類院校的發展,影響到了“3+2”教學模式下對人才的培養,將中專職業院校與高職院校進行整合,可以有效的實現雙方優勢上的互補,將兩類院校合二為一,可以有效的解決“3+2”模式由于兩校分管而產生的問題,有效地將對人才質量的培養提到最高。
(四)建立雙向的選擇機制,選擇優質的教育資源合作辦學
在辦學機制上,高職院校應當選擇優質教育資源進行合作辦學,換句話來講也就是對合作辦學的中專職業學院不能有求必應,要對該學院進行綜合性的考察,考察其辦學條件與辦學能力,然后選擇實力較強的學校進行合作;同時,中專學院也應當對高職院校進行選擇,實現對等的雙向選擇,但是在一般情況下,由于地域的限制學院與學院之間雙向選擇空間不大,所以要打破時間與空間的限制,不斷拓展兩級院校之間的合作空間,實現兩級院校之間的強強聯合,促進人才質量的培養。
四、結語
時代在快速的發展,“3+2”教學模式也開始逐漸地成熟,高職院校要加強對學生的教育與管理,不斷地進行創新,要根據學生學習的具體情況進行因材施教,在實踐中不斷對這一模式進行完善,學校要加強學校的校風建設,拓寬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與思想觀,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謝一風.芻議”3+2”模式高職教育管理問題及對策[J].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4,4(4):4-6.
[2] 謝一風.芻議“3+2”模式高職教育管理問題及對策[J].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4,4(4).
[3] 陳華.試論”3+2”模式高職教育管理問題及對策[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8,(10):4-5.
[4] 吳慧貞.”3+2”模式高職教育管理問題及對策運用[J].時代教育,2017,(14):54,64.
[5] 張云浩.高職院校“3+2”學制學生管理初探[J].四川省干部函授學院學報,2017,(2):98-100.
[6] 張勝洪.淺析”3+2 “學生管理與企業文化的融合途徑——以”3+2”試點班軟件1518班為例[J].新智慧,2018,(19):31-32.
[7] 郭毅,鄭淼.”一嚴二導三激發”的教育管理模式創新實踐──中高職銜接高職段教育管理探索[J].教育現代化,2018,5(15):163-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