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偉 任峰 張冰
摘 要:高校研究生會是黨領導下的管理高校研究生工作的主要學生組織,是學校聯系廣大學生的橋梁和紐帶。在深化改革的新形勢下,黨和國家對高校學生組織有了更高的期盼和要求。打造精品活動是各高校組織落實黨和學校工作、服務學生和豐富校園文化建設的主要手段,而工科院校與其他普通院校相比,在學科設立和學生培養上具有特色性和專業性,要想高質量的發揮工科院校研究生會在管理高校研究生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就要在深化改革的大環境下,從實際出發,探索高校研究生會打造精品活動的新途徑。
關鍵詞:深化改革;研究生會;精品活動;路徑探索
為深入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共青團中央、教育部、全國學聯共同制定了《關于推動高校學生會(研究生會)深化改革的若干意見》(中青聯發〔2019〕9號)(以下簡稱《意見》),《意見》中強調了學生會、研究生會在高校中的組織屬性和職能定位,學生會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加強對同學的政治引領為根本,以全心全意服務同學為宗旨,及時向同學傳達黨的聲音和主張,引導廣大同學自覺把個人理想融入到黨和人民的共同奮斗中去[1]。高校研究生會要做好引領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工作。
隨著近年來研究生招生數量的不斷擴大,高校研究生的管理工作也時刻面臨考驗。研究生與本科生相比存在年齡跨距大、入學前學生學歷和社會身份千差萬別等特殊性。而研究生會作為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重要組織,必須要在深化改革的大環境下,結合院校特色,在研究生管理工作日愈嚴峻的形式下找到一條高效可行的道路。
一、高校研究生會在打造精品活動中所存在的問題
高校研究生會是滿足校內廣大研究生群體需求的服務型組織,舉辦精品活動不僅能實現研究生會最本源的價值,還能提升自身組織的影響力和威信力,真正地讓研究生成為校園文化建設的主人,極大增強同學們的參與感和幸福感。當前高校研究生會在打造精品活動上雖形式多樣,但褒貶不一,雖取得了一些實效,但也存在一定的問題。
(一)活動缺乏新意,學生積極性難調動
隨著時代的發展,高校研究生也呈現出了新的特征,在校時間短、學術壓力大、畢業要求難等使得研究生不得不把自己的時間主要分配到學習中去;另有一部分專業型碩士因導師要求,需要進企業工廠進行實習工作,而且實習時間較長,僅存的在校時間也難以有心校園活動。所以相對于本科生來言,研究生的確存在活動難以組織,學生積極性難以調動等問題。除此之外,研究生會開展的各項工作和活動,基本都是沿襲上一屆的傳統和老路子,缺乏特色和吸引力,因此逐漸造成學生參加不積極,組織者熱情不高漲,活動耗時耗力耗財但舉辦卻意義不大。
(二)學生干部能力不足,培養質量不高
當今研究生的學業時間一般為2-3年,相比本科階段來說時長幾乎減少一半,于是對于學生干部的培養很難精準把控。高校研究生會學生干部從了解學生工作到管理學生工作的時間很多都不足一年,因此缺乏工作經驗和專業技能,在執行工作和籌辦活動時很難對整個流程的重點和難點進行整體把握和統籌解決。而且不同時期都會有不同的任務重點,但很多學生干部的分析問題的能力較差,不能做到順應時代潮流和隨機應變。
(三)宣傳工作不到位,工作質量難保證
在信息量爆炸的今天,宣傳報道作為一種便捷迅速的信息傳遞方式,對于高校優秀文化的傳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研究生會一般設立宣傳部來進行內外宣傳工作,對于打造精品活動而言,前期的對內宣傳覆蓋面廣、力度大,宣傳方式新穎有趣都能極大的激發同學們的好奇心和參與感。但是,宣傳工作對工作人員的業務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現有的研究生會宣傳成員在進入宣傳部時并沒有一定的專業能力,對新聞稿件的撰寫和照片素材的獲取,以及宣傳海報和宣傳視頻的的制作都只是停留在初學者水平,這使得高校研究生會宣傳工作質量差、效率低,從而影響了精品活動的宣傳質量。
二、工科院校研究生會打造精品活動的意義
打造專屬工科院校的高質量精品活動不僅可以豐富研究生繁重科研學業之外的多彩校園生活,而且研究生也能在精品活動中不斷提升自身的各項能力,同時也是對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青年工作重要思想的具體落實,是新時代培養德才兼備高層次人才的根本要求。
(一)全面提升研究生綜合素質的內在要求
高等教育是一個國家發展水平和發展潛力的重要標志,而研究生是高校中學歷層次最高的學生群體,研究生的教育水平和方法直接關系到我國先進人才能否在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中肩負起歷史使命。步入新時代新征程的今天,我們黨和國家需要的是綜合素質過硬、專業能力更強的德才兼備高層次人才,而高校研究生會有責任、有義務,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教育模式下,通過打造各種服務并提升研究生綜合素質的精品活動的形式,真正切實的做到研究生的“自我教育”。
(二)緩解研究生學業壓力的重要途徑
近年來,全國高校研究生因學業壓力而走向極端的例子已經屢見不鮮,繁重的學業壓力和苛刻的畢業條件使得很多高校研究生不能很好的適應整個學習環境,逐漸產生各種消極情緒,更有嚴重者輕易選擇放棄生命。雖然眾多高校里已設立大學生心理健康中心并配置專業的心理健康導師,但學生與導師的數量比例懸殊、實際的心理健康治療質量沒有達到預期效果。而高校研究生會憑借其校園影響力,更有機會、更容易走進學生內心世界去發現真實的心理問題,不僅可以通過一些心理健康部門來對學生進行同輩輔導,還可以舉辦一些喜聞樂見的精品活動來緩解研究生學業方面的壓力、調節和平衡不健康的心理狀況,引導學生選擇積極向上的生活方式。
(三)落實黨和國家重要精神的主要載體
《意見》中強調,高校研究生會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要以加強同學的政治引領為根本。也就是說研究生會的各項工作都要在黨的領導之下,把政治任務作為首要任務,引領學生樹立政治意識、堅持正確的政治立場。對于黨中央和上級組織下發的重要文件和精神綱領,研究生會要積極配合黨委和黨建工作小組來切實可行地完成,實行方法要得當,既不能扭曲了原有的正確精神內涵,也不能采取強硬蠻橫、學生反感的硬手段。轉變工作方式,在緊密切合黨和國家重要精神的主題下,以舉辦特色精品活動為主要載體,來讓最廣大的學生學習、感受、理解、實踐重要精神,做合格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三、深化改革下打造精品活動的路徑探索
(一)深化改革,完善研究生會黨團領導的制度建設
制度建設是高校研究生會在進行學生工作過程中強有力的保障,沒有合理可行的制度,研究生會就是一盤散沙,制度建設不完善不具體,學生工作將會處處紕漏,引起各種矛盾。《意見》對高校研究生會的制度建設提出了新的要求,學校在大格局中要構建學校黨委統一領導、學工部統籌負責、團委具體指導、各部門協調合作的工作機制。研究生會要在黨團的指導下制定完善相應的規章制度,制度不能是一紙空文,應當經得起實踐的檢驗,落實實處,并且制度要從同學中來、到同學中去,用制度來約束管理自己,更好地服務同學。
(二)深化改革,搭建高效的研究生會組織架構
在新的改革模式下,研究生會由之前的主席領導、副主席協助,各部門部長具體負責、干事完成工作任務的運行模式更改為:“主席團+工作部門”模式。主席團集體負責學生會重大事項,不再有主席和副主席之分,只設立執行主席,執行主席牽頭負責日常工作。執行主席由主席團成員輪值擔任,輪值周期為一個學期。對于研究生會工作部門要堅持精簡原則,優化組織架構和人員規模,拒絕重疊和復雜、人浮于事。深化改革中強調,學生會若需舉辦重大工作或活動,可根據需要以項目化方式招募志愿者,鼓勵同學積極參加,在活動期間承擔所需部分責任。
(三)深化改革,提高精品活動的普及性和實用性
研究生會作為服務于廣大學生的組織團體,在打造精品活動、引領校園文化建設方面應做出更加充分的思考,從問題意識和需求導向出發,真正走進學生中去發現問題、發現需求,不能硬著頭皮做事情,也不能為了完任務而做活動,要舉辦高質量、高水準、受喜歡、廣好評的校園文化精品活動,把研究生會的能力發掘出來,把周邊的資源利用起來,把學生的精神活力和創造力真正調動起來,真正實現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系統地闡述了五大發展理念,首當其沖的就是創新的發展理念。在研究生會的學生工作和日常活動當中,也應堅持創新發展理念,活動不能老套無新意,應當新穎有意義。研究生會打造什么樣的精品活動,需要成員在群體中深入調研,通過線上線下的調查問卷、校園采訪或者茶話會等形式來了解同學們的心聲,發現同學們的需求,提高活動的普及性和實用性。深化改革下,工科院校在打造精品活動上應進行更為積極創新性的路徑探索,以學校自身課程特色、專業優勢出發,打造品牌學術活動,如舉辦常用的科研軟件培訓,解決新生科研工作入門難、上手慢的問題;舉辦博研論壇,利用本學院或專業的優秀師生資源,講同學們最易懂的學術報告。除此之外,打造同學們喜聞樂見的精品校園活動,比如舉辦生活日常分享會,學理財、學攝影等生活常用技巧;打造豐富多彩的文體精品活動,比如校園歌手大賽、跨學院互動聯誼、趣味運動會等讓同學們放松身心、減輕壓力。
在全國高校研究生會深化改革下,工科院校研究生會打造獨具特色的精品活動是保證學生工作長效進行的重要手段,是引領高質量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載體,是培養高層次人才的重要環節。落實黨委全面領導、團委具體指導,結合自身專業優勢、發揮領域特長,了解學生真實需求,用心用力辦好事,齊心協力半真事,不搞花里花哨,反對鋪張浪費,將經費花在刀刃上,將精力放在質量上,這才是新時代深化改革下工科院校研究生會打造精品活動的路徑探索方向。
參考文獻
[1] 共青團中央,教育部,全國學聯.《關于推動高校學生會(研究生會)深化改革的若干意見》[Z].中青聯發〔2019〕9號.
[2] 劉佳艷.高校研究生會現狀與建設的探討[J].法制與社會,2018(06):202-203.
基金項目:北京化工大學2019年研究生教育教學改革專項研究項目立項資助課題:“以需求導向的專業學位教育改革初探”(G-JG-ZD201901);北京化工大學2019年研究生黨建和思政教育研究課題:“新時代高校研究生黨建工作品牌建構路徑探究—從發揮學科專業優勢的角度”(G-SZ-YB-201906)。
作者簡介:崔偉(1995- ),山東諸城人,2018級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通信作者:任峰(1982- ),陜西延安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