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爽



摘要:為檢驗企業社會責任對企業績效的非線性影響,文章基于我國上市公司2013~2018年的面板數據,以企業社會責任為門限變量,構建采用面板門限回歸。實證結果顯示企業社會責任對企業績效具有非線性正向影響,即當企業社會責任超出門限值時,企業社會責任對企業績效的促進作用增強。這說明企業應履行更多的社會責任,以提升企業績效。
關鍵詞:企業社會責任;企業績效;面板門限回歸
一、引言
企業社會責任可以構建企業與社會的和諧關系,目前已受到世界各國的普遍重視。金仁仙(2019)指出上市公司社會責任的履行也是我國經濟體制的改革和完善的一項重要內容。2008年年底開始,滬深兩市要求各上市公司披露社會責任履行情況。對于上市公司而言,他們關心的重點是社會責任的履行是否會引起其財務績效的變化。企業社會責任對企業績效的影響研究可以概括為三類:正影響、負影響以及影響。如趙天驕等(2018)、趙蕓等(2018)分析了企業社會責任對企業績效具有正向影響;楊皖蘇等(2016)則認為中小型企業的社會責任對企業績效具有負向影響;蔡月祥等(2015)、王建玲等(2018)的研究表明企業社會責任對企業績效不存在影響。
已有文獻都是研究企業社會責任對企業績效的線性影響,不能揭示企業社會責任對企業績效的非線性影響,從而削弱了企業承擔社會責任的時效性和針對性。Hansen(1999)提出的面板門限回歸模型為非線性分析提供了一個有效的方法,能夠在階段性差異假設下進行非線性分析。本文在面板門限回歸模型的基礎上旨在回答以下兩個問題:一是企業社會責任是否對企業績效具有影響?影響的方向是什么?二是企業社會責任對企業績效的影響是否呈現“門限”效應,即呈現非線性的影響?為回答上述問題,本文利用446個上市公司2013~2018年的面板數據構建面板門限回歸模型,估算企業社會責任的門限位置,實證檢驗企業社會責任對企業績效的非線性影響,并在此基礎上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
二、模型與方法
假定存在雙門限,面板數據門限回歸模型設置如下:
式(1)的參數估計可通過優化下式得到
通過以下步驟實現式(2)的求解。
步驟一:估計最優門限值γ^1和γ^2。首先,剔除門限變量{threit}中重復的變量值,并按升序排序,忽略最大和最小的1%變量值,構建集合Γ1;其次,假設只存在一個門限值,將集合Γ1中的變量作為門限值γ1,逐一代入式(2)進行面板數據回歸,選取使目標函數值最小的γ2值作為門限估計值γ^1:
再次,選取集合Γ1中大于門限估計值γ^1的變量值,構建集合Γ2;最后,將集Γ2合中的變量作為門限值γ2,逐一代入式(2)進行面板數據回歸,選取使目標函數值最小的γ2值作為門限估計值γ^2:
步驟二:估計門限面板數據回歸系數θ^1,θ^2,θ^3。將最優門限估計值γ^1和γ^2代入式(2),進而得θ^1、θ^2和θ^3:
本文采用Hansen(1999)給出的似然比(LR)檢驗,用來檢驗面板門限回歸模型門限效應的存在性。主要步驟如下:
步驟一:計算單一門限的LR門限檢驗值。通過構造似然比(LR)檢驗統計量
步驟二:獲得檢驗臨界值。通過Bootstrap方法重復試驗300次,得到LR門限檢驗值的經驗分布,分別獲得在1%、5%、10%的顯著性水平下的檢驗臨界值。
步驟三:顯著性的判斷。如果LR門限檢驗值大于檢驗臨界值,則拒絕不存在門限效應的假設,即確定模型存在“門限”效應;如果LR門限檢驗值小于檢驗臨界值,則不拒絕不存在門限效應的假設,即模型不存在“門限”效應。
步驟4:檢驗第二個門限的存在性。通過構造似然比(LR)檢驗統計量
三、實證研究
(一)數據選取與描述
選取2013年之前上市的公司,并剔除了研究區間內退市和停盤的部分上市公司,最終得到446個上市公司2013~2018年的面板數據。除企業社會責任的數據來自潤靈環球社會評級數據之外,其他數據均來自國泰安數據庫。企業績效通過市場收益指標(Tobin Q)進行衡量;采用潤靈環球責任評級的社會責任指數來衡量企業社會責任指標。此外,為考慮其他因素對企業績效的影響,本文還選取了企業規模、總資產周轉率、前期企業績效等控制變量。表1報告了變量描述統計結果。
(二)門限值確定及檢驗
將企業社會責任變量作為門限變量代入式(1),進行門限值估計和檢驗,由表2可知,在1%的顯著性水平下,第一個LR門限檢驗值拒絕了沒有門限值的零假設;但第二個LR門限檢驗值不能拒絕有一個門限值的零假設。因此,企業社會責任對企業績效的影響存在門限效應,即企業社會責任對企業績效具有非線性影響,且具有一個顯著的門限值位置(30.838)。
(三)結果分析
表3報告了單一門限面板數據回歸模型的估計結果。得到如下結論。
1.企業社會責任對企業績效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
企業社會責任變量的系數顯著為正,這說明上市公司的企業社會責任促進了企業績效增加。這主要由于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可以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同時可以增強消費者對企業的信任感,進而提升企業績效。
2.企業社會責任對企業績效具有顯著的非線性影響
以企業社會責任(30.838)為門限,可將企業社會責任對企業績效的影響過程劃分為兩個不同的狀態。在第一種狀態(企業社會責任低于30.838),企業社會責任對企業績效的促進作用較弱;在第二種狀態(企業社會責任高于30.838),政府干預的促進作用增強,說明企業承擔較多社會責任會增加企業績效。
3.控制變量對企業績效的影響
企業規模。企業規模對企業績效的影響顯著為正。這主要是由于規模大的企業有能力獲得豐富的資源,從而提高企業績效。總資產周轉率。總資產周轉率對企業績效的影響顯著為正,這可能是因為總資產周轉率越高的企業營運能力越強,進而增加企業績效。前期企業績效。前期企業績效對企業績效的影響顯著為正,主要由于前期企業績效較好的企業往往具有更豐富的資源,形成良性循環。
四、結論與啟示
以446個上市公司2013~2018年的面板數據為研究對象,通過面板門限回歸模型研究企業社會責任對企業績效的非線性影響。實證結果表明:第一,企業社會責任對企業績效具有顯著地正向影響;第二,企業社會責任對企業績效的影響呈現非線性特征,具體表現為企業承擔較少的社會責任對企業績效具有較弱的促進作用,而企業承擔較多的社會責任會導致促進作用增強。以上研究表明:企業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是合適的,其雖然可能會帶來企業成本的增加,但能增加企業績效。因此,上市公司應更多地承擔社會責任,維護其企業形象,促進企業績效增加。
參考文獻:
[1]金仁仙.中國企業社會責任政策的分析及啟示[J].北京社會科學,2019(08):22-33.
[2]趙蕓,黃解宇.基于區域視角的企業社會責任和經濟績效關系研究[J].數理統計與管理,2018(04):35-45.
[3]趙天驕,肖翔,張冰石.企業社會責任對資本配置效率的動態影響效應——基于公司治理視角的實證研究[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18,40(11):11-20.
[4]楊皖蘇,楊善林.中國情境下企業社會責任與財務績效關系的實證研究——基于大、中小型上市公司的對比分析[J].中國管理科學,2016,24(01):1-10.
[5]蔡月祥,卞繼紅,孫振華.企業社會責任、公司聲譽與企業績效研究[J].華東經濟管理,2015,29(10):175-180.
[6]王建玲,李玥婷,吳璇.社會責任的信號作用——基于中國市場的研究[J].中國管理科學,2018(08):52-61.
[7]Hansen B E. Threshold Effects in Non-dynamic Panels:Estimation, Testing, and Inference[J].Journal of Econometrics, 1999,93(02):345-368.
(作者單位:煙臺嘉信有限責任會計師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