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尚取
摘要:本次研究以大花蕙蘭為主題,分析大花蕙蘭溫室栽培種植技術及相關問題。具體探討中結合日常栽培種植經驗,先對大花蕙蘭進行簡要介紹,然后,按照大花蕙蘭溫室栽培種植程序與管理流程對主題展開具體分析。
關鍵詞::大花蕙蘭;溫室栽培;種植技術
伴隨著我國園藝產業的快速的發展與市場化擴展,大花蕙蘭溫室栽培種植技術越來越受到重視。從當前大花蕙蘭產業的發展現狀分析,一般將其栽培種植作為農業經濟進行開發,如我國云南地區通過政府引進龍頭企業方案,結合當地自然條件與農業發展需求,使大花蕙蘭盆景生產發展成了規模化的生產基地,目前的發展效果表明云南省祿勸縣的大花蕙蘭產業已經在國際市場與國內市場獲得了有利于當地農業產業轉型升級的比較優勢。
1、大花蕙蘭形態與習性概述
從產地方面分析,大花蕙蘭原產于我國西南地區,其習性表現為喜高濕強光環境,一般生長期統計數據表明其生長溫度白天控制在10攝氏度到30攝氏度,夜間控制在10攝氏度,其生長適溫性較好;由于大花蕙蘭存在品種差異,其花期也會在本年10月開至第二年4 月。根據現階段的穩定形態分析,大花蕙蘭形態由花芽形成,經花莖抽出,然后達到開花狀態。一般溫差較大的條件下,其生長效果相對較好。另外,由于大花蕙蘭在耐強光方面可以達到5 萬Lx到8 萬Lx,且在排水性與透氣性方面均對微酸性粗糙基質具備較強適應性,因此栽培種植中較適用于溫室栽培種植,這也為其后續的溫室栽培種植技術發展奠定了物理條件。目前規模化的溫室栽培種植技術實踐表明,一般從栽培到組培苗再到開花,通常需要三年。
2、大花蕙蘭溫室栽培種植技術分析
2.1? 繁殖技術分析
從繁殖方面分析,大花蕙蘭種子小、萌發難度大,分株繁育效率低,因此,在溫室栽培種植技術的大量種子需求條件下,要在短期內實現優質種苗的大數繁殖,需要運用產業化方案,以組培快殖技術進行繁育。
從操作方面分析如下:(1)一般可以選擇莖尖、莖段、原球莖、根狀莖、假鱗莖、幼根、花梗、花瓣等作為外植體,以假鱗莖為例,在實際操作中要求取假鱗莖上新生側芽;(2)可以選擇肥皂粉進行外植體表面清洗;(3)完成后需要用流水沖干,并剝去外層苞片,這樣可以使芽體完全暴露;(4)對芽體的擦洗一般以酒精為主,經驗表明70%酒精擦洗效果較好,通常3 到4秒時間即可;(5)擦洗后要求立即置入汞溶液(以1%升為宜),經驗表明滅菌20分鐘可以產生較好效果;(6)滅菌后要求以無菌水進行沖洗處理。簡單講,其處理程序主要包括取芽——肥皂粉刷洗——流水沖洗——剝苞片——酒精擦洗——汞液滅菌——無菌水沖洗。(7)其規格一般控制在2毫米*1.5毫米*1.5毫米,需要注意的是,接種中會因不易引起褐變而發生接種延遲,建議在產業化繁殖中先進行數量積累,再進行接種培養。
從培植基質方面分析,當前較佳基質為苔鮮,替代物可以選擇一些混合材料,如泥炭土、蛙石、水苔、碎陶粒構成的混合物。一般在培育過程中,要求每日嚴格噴水,以噴水數次葉片噴水為佳;培育2 周后即可進行殺菌蟲劑的噴灑,以每周1 次為宜;培育20天后即需要增強光照,并在每周進行追肥處理,建議使用通用肥料;培育6 月到8 月后,可以進行單株移栽,一般以8 厘米軟盆為準。
2.2? 栽培管理技術流程分析
在溫室栽培種植環境下,大花蕙蘭的栽培管理技術流程主要按照其生產制造的產業鏈為準開展實際管理活動。但是,在制度化管理與標準化生產條件下,則要求按照栽培準備、栽培周期、栽培介質、定值、光照、溫度、水分、施肥、養護、病蟲害防治等開展實際的栽培管理技術流程。具體分析如下:
首先,在準備階段,需要在種苗定植前進行場地清理、消毒,并準備相關的盆子與介質;做好溫室大棚方面的保護設施,然后,匹配與之相應的降溫系統、內加溫保溫系統、通風系統、活動苗床等。目前的溫室栽培種植技術中采用的溫室通常可以通過市場化企業進行一站式購買,由企業直接在指定場地進行建設,并完成相關系統的設計與APP調試。但是,在活動苗床的制作方面,需要生產企業根據實際的大花蕙蘭生長情況,盡量選擇鍍鋅鋼材料,一般經驗表明,活動苗床的架高范圍可以控制在0.6米到0.8???? 米;其寬度以1.3米到1.5米為宜;至于架長則可以根據實際需要進行設計,一般以6 米相對適宜,間距控制在0.4米到0.6米有利于實際的栽培種植管理,也有利于通風系統效用發揮。
其次,在栽培周期,要嚴格按照大花蕙蘭的培育周期標準,遵循其生長規律,組瓶出苗成功后,則應該選擇穴盤(以50孔到60孔為宜)進行培養,一般以2 月到3 月周期為準;由于生長周期在3 年到4 年范圍內,跨度相對較大,因此在第一年換盆、第二年換盆、第三年換盆時,應該注重花盆規格的選擇,并匹配與其生長周期相適應的營養缽。經驗表明,第一年以12厘米*12厘米、第二年以15厘米*18厘米、第三年以18厘米*22厘米效果較佳,但在培養時間方面,應該以第一年培育7 月、第二年培育5月到7 月、第三年培育12月到15月為宜。
第三,在栽培介質方面則應該以肉質根系的實際條件為準,選擇保肥、排水、透氣相對較好的基質,建議使用苔鮮;但在產業化條件下也可以通過其它植物類的混合材料進行替代。現階段的栽培基質材料相對較多,但是其pH值應該控制在5.2到 6.0范圍,尤其是在EC值方面,應該將其控制在0.6ms/cm以下。這是因為酸堿過度均會產生負面影響,不利于植株正常生長。
第四,在定植方面建議控制好盆底基質,使其按照盆底大粒、盆中中粒、盆上細粒的次序進行分布,這樣有利于其定植后的穩定性;完成后建議立即進行透水性澆水1 次,一般在1 周左右進行噴灑藥劑即可。在光照強度控制方面,可以按照溫室智能控制系統,進行預設值范圍的調整,一般點擊手機APP即可在科學種植管理條件下實現光照強度調控;溫度、水分的管理也可以按照智能溫室控制系統進行操作。
第五,目前溫室中進行大花蕙蘭栽培種植中,采用的施肥方案有兩種,一種是以人工施肥為主;另一種以智能液體肥料智能施肥為主;人工施肥通常包括施肥、檢查,確保栽培種植的有效性;而智能施肥則主要采用滴灌系統進行浸潤式滴肥管理控制。其它配套式養護管理方案相對細致,主要以科學監測與傳感器信息數據收集為準,當前溫室栽培種植技術基本實現了半智能化水平,因此,在生長過程中的質量控制相對容易。
第六,在病蟲害方面主要預防介殼蟲、螨蟲、薊馬、蝸牛等,效果相對較好;疫病防控也相對較好,但是在軟腐病防治方面需要去除病株,因此防治工作量要求相對較大。
3、結束語
大花蕙蘭栽培種植引入溫室栽種技術之后,極大的促進了其生產效率,使整個產業鏈發生了閉環效應,有效提升了大花蕙蘭新產品的育種繁殖、栽培種植、高效管理、多元營銷效率。結合以上對大花蕙蘭溫室栽培種植技術相關流程的分析與管理措施說明,建議在新時期增加產品研發環節的投入,并在營銷環節盡可能引入“定制模式”,從而關系營銷成本,擴大產品育種研發與市場需求的直接對接,進而提升大花蕙蘭生產制造的效用生產效率,使其產業化發展目標在市場競爭機制中達到更高水平。
參考文獻:
[1]?? 劉新.西南地區大花蕙蘭發展現狀[J].中國林副特產,2019,19(7):11-12.
[2]?? 楊海軍.云南省大花蕙蘭產業發展狀況分析[J].河南農業科學,2020,4(17):113-114.
[3]?? 趙潔敏,陳青松.不同基質對大花蕙蘭生長發育的影響[J].園藝學報,2020,9(5):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