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紅
摘要:結合自身在小麥綠色種植方面的管理經驗,重點從種子篩選、耕地質量、田間管理、施肥管理、幼苗培育、病蟲害防治等角度探討了小麥綠色高產種植技術,希望能對于今后全方位提升小麥綠色高產種植水平有所幫助,符合我國當前的綠色農業發展要求。
關鍵詞:小麥種植;綠色種植;種植技術;種植方式
隨著我國農業的快速發展,小麥行業在激勵的市場競爭下獲得一定的進步,為了保障小麥的生產效率得到全方位的提升,切實有效增加農民的收入水平,我們越來越重視無公害、綠色小麥的種植以及生產工作,并通過技術的進步,在控制有效成本投入的基礎上,能全方位實現小麥生產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得到提升,也符合新時代背景下我國農業生產的要求。
1???? 播前開展曬種并嚴格進行種子篩選
考慮到大部分麥種在播種之前,存在著較長時間的休眠情況,這樣會造成不具備足夠的活力。在這樣的情況下,通過有效的曬種能保障實現預期的播種效果。通過這種方式,能保障種子的發芽概率得到提升,有助于徹底清除潛藏的病蟲害,幫助小麥健康的生長。結合良好的曬種環境來看,能保障滿足小麥能有效提升15%左右的發芽率。在具體的過程中,結合實際環境要求,一般則是選擇晴朗且無明顯大風的情況,將麥種均勻鋪在地面即可,一般來說,往往控制鋪層厚度在10cm。應該注意一點,避免將麥種直接放置在水泥地面以及鐵板上,在進行曬種的過程中,應注意進行反復的翻面操作,避免受到地面高溫的不利影響。同時,曬種前則應嚴格進行種子的篩選,旨在對于存在著病蟲害的種子進行剔除,這樣方可以滿足實現預期的種植效果。
2???? 加強耕地質量的提升
相比而言,小麥種子的顆粒比較小,這樣的深度往往能夠在5cm范圍較為合適。在具體的耕地環節中,應秉承保上虛下實的原則,有效實現種植深度在12~25cm的范圍。種植實踐環節,農戶在種植小麥的過程中,避免出現完全依靠自身的經驗來開展種植,而應重視施肥前的土地平整工作,否則難以實現預期的種植效果。針對部分面積比較小的田地來說,則應配置圍溝以及腰溝,實現有效的排灌工作,從而有助于全方位提升小麥的種植水平。
3???? 重視田間管理,實現合理種植
灌水處理則是在小麥重視過程中非常重要且不可忽視的內容,主要避免在此過程中出現缺苗斷壟的問題,有利于保障小麥的健康穩定成長。在小麥的生長環節中,可能會存在著莖倒伏的問題,究其原因,主要是可能將過多的氮肥加入到小麥中,這樣則會造成小麥群體偏大的實際情況,難以實現預期的莖和葉之間的良好的通風情況,因此,莖倒伏的問題則是引起足夠的重視。所以,為了保障滿足小麥的合理重視,應從細節入手開展有效的田間管理,這樣不僅有助于實現小麥質量的提升,還能進一步實現預期的產量目標。
4???? 加強強壯幼苗的培育
在完成第一次播種的基礎上,農戶則應結合實際情況來重點檢查小麥露子的情況,如果存在著露子情況下,則應開展必要的掩蓋處理。另外,針對大范圍出苗的48小時候,則應有針對性地開展大范圍的檢查,特別是如果存在著早茬苗的問題,則應開展及時性的補全操作。針對如果具有長勢過快的幼苗情況來說,則應要求農戶馬上予以清除,避免出現無法完全吸收土地養分的情況,否則難以實現預期的種植效果。最后,如果存在著部分弱苗的情況下,則應結合實際提出必要的促進手段,可以填上適量的有機肥尿素,以助幼苗健康成長,維護好幼苗的健康。
5???? 科學合理化開展施肥工作
結合小麥的實際種植情況,農戶則應有重點地來觀察小麥的生產,并落實具體的工作內容,如通過澆灌漿水等方面,能有效處理器后期倒伏的問題。在具體的施肥環節中,還應從實際情況出發,避免出現盲目化的施肥工作,如果不重視這方面的內容,造成施肥過多而會出現燒苗的問題,造成小麥產量的驟減。同時,結合實際來明確灌水時間,在這個環節中,還應充分考慮到氣象影響因素,盡量避免在水汽偏大的環境下進行種植活動,這樣則會造成小麥的總體質量降低,難以實現預期的種植效果。在進行施肥的過程中,一定要從實際情況出發,來合理化確定適量的磷肥或者鉀肥,從而保障有助于小麥的生產,更好地實現產量的增加。
6???? 病蟲草害綜合防治工作
在小麥種植的過程中,應該堅持無害化防治原則,結合實際情況來實現物理防治和農業防治相互融合,盡量有效控制化肥農藥的應用,或者盡量不使用相關的化學農藥,盡量杜絕使用毒性高、殘留量高的農藥,要求嚴格遵照農藥的具體應用說明。
首先,在開展農業防治的工作中,則應結合小麥種植情況來明確有效的抗病蟲品種,這樣方可以開展播種工作,避免出現過早播種的問題,具體往往則是要在十月初之后,這樣有效降低出現小麥紋枯病的概率。合理確定播種小麥的時機,有效控制存在病蟲草的數量。如果在較為炎熱的夏天環境下,則應按照田間管理要求來進行中耕除草,有效鏟除田間的自發生長的麥苗;對于秋播種三十天之前,則利用人工方式來鏟除麥田以及麥田附近自發生長的麥苗,旨在有效實現降低越夏菌源,還能避免存在著小麥白粉病的可能性。
其次,在具體的物理防治環節中,結合小麥劃鋤,開展具體的人工鋤草,不僅能滿足預期的鋤草要求,還能有效實現通氣蓄水,使得麥田管理的效率得到提升。如果不加以有效管理,對于地頭以及路邊那些生長過快的雜草,則會在短時間內蔓延到麥田中,所以,農戶則應在第一時間內來有效清除這部分雜草,避免造成難以控制的局面。
7???? 結語
綜上所述,在新時達的背景下,為了迎合農業生產的綠色化要求,提升小麥種植質量,我們應該從細節出發落實好綠色高產的栽培管理技術,將科學有效的種植技術融入到種植前準備工作、田間管理、施肥管理以及病蟲害防治等環節,通過這些有效的措施,方可以全方位促進小麥的成長,保障小麥質量得到全面提升,實現預期的小麥種植效果。
參考文獻:
[1]?? 孫運秀.優質強筋小麥綠色高產高效栽培技術[J].農村實用技術,2020年第3 期:62.
[2]?? 鄒麗,張弓,陳玉花.邳州市稻麥周年綠色高產高效栽培技術規范[J].農業科技通訊,2016年第12期:172-174.
[3]?? 郭曉芳.小麥的高產豐產優質種植技術及病蟲害防治[J].南方農機,2019年第14期: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