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丹萍

【摘 要】目的:探究中藥貼敷足三里對婦科術后胃腸功能恢復的影響、優化婦科手術護理。方法:以我院2018年12月-2019年12月內收治的100例行婦科手術治療的患者為研究對象,利用隨機數表法將之分為對照組(50例)和實驗組(50例)。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實驗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中藥貼敷足三里,比較兩組患者的首次排氣時間、首次排便時間、胃腸蠕動恢復時間及不良問題發生率。結果:(1)實驗組患者的首次排氣時間、首次排便時間、胃腸蠕動恢復時間均明顯優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2)實驗組患者的不良問題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結論:婦科術后給予中藥貼敷足三里能夠有效縮短患者的首次排氣時間、首次排便時間及胃腸蠕動恢復時間,患者的不良問題發生率明顯降低,胃腸功能恢復更佳,值得大力推廣。
【關鍵詞】中藥貼敷;足三里;婦科;胃腸功能;恢復
【中圖分類號】R245.8【文獻識別碼】B【文章編號】1002-8714(2020)10-0063-02
婦科手術大多為下腹部手術,雖然手術過程可使用腹腔鏡,但由于手術位置特殊,加之手術使用麻醉藥物,操作過程也不可避免的存在牽拉和創傷,患者術后易出現胃腸功能紊亂,并誘發腹脹、腹痛等不良問題,影響患者的預后。為探究中藥貼敷足三里對婦科術后胃腸功能恢復的影響、優化婦科手術護理,選取100例患者行實驗,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以我院2018年12月-2019年12月內收治的10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婦科腹腔鏡手術治療。實驗的納入標準為:(1)患者自愿參與并簽訂了實驗同意書;(2)患者手術成功且術后各項臨床指標平穩。排除標準為:(1)患者術前有腹部其他手術史;(2)患者為妊娠期產婦;(3)患者術后有嚴重并發癥或合并其他內科疾病;(4)患者對中藥敷貼藥物過敏;(5)患者有其他實驗參與情況。患者年齡25.0-48.5歲,平均(35.8±4.1)歲。利用隨機數表法將之分為對照組(50例)和實驗組(50例),比較一般資料,顯示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數據可比。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主要包括預防感染護理(密切觀察患者創口、給予患者抗感染藥物等)、疼痛護理(幫助患者調整體位、指導患者利用深呼吸、交流娛樂等分散疼痛注意力、給予止疼藥物等)、健康宣教(基于患者的性格、教育程度等選擇恰當的方式向患者科普疾病并告知護理相關事宜等)、心理護理(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選擇恰當的方式對患者行心理疏導)、飲食護理(聯系營養師為患者設計科學的飲食方案、囑患者清淡飲食、少食多餐)等;實驗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中藥貼敷。中藥貼由本院醫師調配,主要成分為大黃、元明粉、萊菔子、川樸、檳榔,比例2:1:1:1:1,使用時研成細末調成糊狀,敷貼于患者的足三里,并輔以中脘、天樞、關元三穴位,每日一貼,持續三日。
1.3 ?觀察指標
密切觀察患者的臨床:(1)記錄患者的首次排氣時間、首次排便時間及胃腸蠕動恢復時間;(2)統計患者的不良問題(腹痛、腹脹等)發生情況,計算不良問題發生率。
1.4 統計學方法
利用SPSS 20.0軟件處理數據,使用“X2檢驗”和“t檢驗”進行驗證,以“P<0.05”為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患者的各項調查結果比較
(1)實驗組患者的首次排氣時間、首次排便時間、胃腸蠕動恢復時間均明顯優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P<0.05);(2)實驗組患者的不良問題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3 討論
腹腔鏡技術是一種應用廣泛、發展成熟的微創外科技術,因具備創傷小、并發癥少、患者易恢復等優勢而備受臨床青睞。現階段,腹腔鏡手術已經逐步取代了傳統開腹手術,很好的解決了傳統開腹手術創傷大、恢復慢等不良問題,但需要注意的是,腹腔鏡手術易誘發患者出現顱內高壓、電解質代謝紊亂、酸堿平衡失調等,加之手術、麻醉、術后CO2氣體殘留等會影響患者的胃腸功能,患者術后排氣、排便等難以正常,進而容易出現惡心嘔吐、腹脹腹痛等不良問題,患者的不適感增強,疼痛、傷口開裂等問題的發生率急劇增加,不僅影響患者預后,還會給患者帶來巨大的精神壓力。
中醫將手術后患者胃腸功能異常歸結為“元氣耗傷、氣血虛損、血阻于經絡,氣血不暢,臟腑失調,腸道氣機不利”,屬虛中夾實證。穴位貼敷即穴位貼敷療法,是一種將藥物貼敷于穴位實現疾病治療目的的中醫特色外治方法,具備無痛、簡便、副作用少等優點。足三里具有補氣健脾、行氣和胃功效,配合中脘、天樞、關元三穴位可實現調和氣血、疏經通絡、調和臟腑陰陽的作用。本院醫師調配的中藥貼以大黃、元明粉、萊菔子、川樸、檳榔為主要成分,可行氣消脹、散結除痞,對促進腸道蠕動、加快胃腸功能恢復能夠產生積極的影響。
本實驗證明,接受中藥貼敷足三里的實驗組患者的首次排氣時間、首次排便時間、胃腸蠕動恢復時間及不良問題發生率指標(31.4±4.1h、37.4±4.6h、16.8±4.9h、8.00%)均明顯優于接受常規護理的對照組患者的對應指標(35.8±4.4h、41.2±5.0h、20.0±4.6h、36.00%),兩組比較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充分證明中藥貼敷足三里對婦科術后胃腸功能恢復能夠產生積極影響,具備應用優勢。
綜上所述,婦科術后給予中藥貼敷足三里能夠有效縮短患者的首次排氣時間、首次排便時間及胃腸蠕動恢復時間,患者的不良問題發生率明顯降低,胃腸功能恢復更佳,值得大力推廣。
參考文獻
[1]朱俊,張月娟,諶永毅,湯新輝,李旭英,李金花. 暖寶寶中藥貼敷神闕穴、足三里對剖宮產后腸脹氣的效果觀察[J]. 中國醫學創新,2017,14(04):91-94.
[2]陳梅,劉換霞,譚福紅. 中醫藥對婦科手術后胃腸功能恢復作用的研究進展[J]. 陜西中醫,2018,39(01):135-137.
[3]王蕓,魏本翠. 穴位貼敷對婦科腹腔鏡術后胃腸功能紊亂的臨床觀察[J].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8,18(58):140-141.
[4]鄭冬梅. 中醫特色護理預防婦科腹部手術后腹脹療效觀察[J]. 實用中醫內科雜志,2019,33(06):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