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國豪
摘 要:隨著現代化智能技術的發(fā)展,配電網系統(tǒng)正在朝著先進化、智能化方向發(fā)展。智能配電網最顯著的特征在于能夠實現故障的自動化定位、自動化隔離,同時能夠及時恢復故障,從而減少大范圍斷電問題。本文探討了智能電網故障快速定位技術以及故障恢復策略。
關鍵詞:智能配電網;故障定位;恢復
中圖分類號:TM73 文獻標識碼:A
智能配電網具有智能化特征,配網出現故障以后要對故障進行快速定位,對此需要研究科學的故障定位方法,提高故障定位的精準度,在此基礎上來采用技術措施來恢復故障,從而維護并確保智能電網的運行質量,減少因為故障問題所帶來的不良影響。
一、智能配網故障定位的流程和步驟
對于智能化配電網來說,當其處于故障狀態(tài)時,要按照一定的流程和步驟進行故障定位,具體流程為:
1.分析故障類別。憑借觀察、分析負序電流、零序電流來對應得出結論,該故障屬于相間短路故障,還是相接地故障。
2.判斷故障相。通常應該通過計算三相電流的小波能量之和來對應明確故障相,這是因為不同的故障相能量和的數值不同。例如:單相接地故障下,小波能量和為最大,相間接地故障則相反。
3.故障定位。明確故障類別、以及相以后,則要進行故障定位,通常情況下應該逐個級別、逐個層次地開關節(jié)點,對應分析有無故障。
4.故障的準確定位。對發(fā)生故障的大致范圍大致估算后,再進行精準化定位。
二、智能配網故障定位的技術和方法
1.神經網絡法
這是一種全新的配網故障定位方法,其技術原理為分布式并行對應進行信息處理,對各相的電氣量加以采集,并深入分析,對應來確定故障大概的范圍,再逐步精確定位。
首先應該創(chuàng)建一個數據模型,立足于現實參數,來進行模擬計算,對應得出測試與訓練的樣本,利用神經網絡來記錄信息,同時,深入學習這一神經網絡,再對應展開具體的測試與監(jiān)測工作,當發(fā)現電網運轉模式出現變化時,則要再次檢測,相反,則可以啟動配網饋線終端設備對應定位故障。
2.行波法
現階段,智能配網系統(tǒng)最常見的故障定位方法為行波法,通常能夠根據故障的具體列別以及網絡架構之間的區(qū)分度等來進行故障定位,行波法又包括A/B/C/D/E/F幾大方法,每一類方法有著自身的工作原理。
例如:A方法主要是依托于波的反射,通過測量從注入行波到反射波返回這一區(qū)段的時間長短來對應定位故障。
B和D則是雙端檢測法,簡單說就是當故障出現后,向兩端發(fā)射行波波頭,憑借行波抵達的時間來對應鎖定故障的區(qū)位。
C方法則是把某一脈沖信號添加到故障回路內,再對應記下脈沖反射過程中的時長,憑借反復的記錄最后更加準確地定位故障。
E和F方法則是根據重合閘分閘與合閘的原理進行故障測量,相比之下精準度較高,然而其中的投資則較多。要想有效確保故障精準定位,可以嘗試行波法來定位故障區(qū)段,采用交流定位法來精準定位,具體的過程如下:
行波信號注入線路→注入信號的采集→行波特征分析→明確故障區(qū)域→確定故障點位置→區(qū)域內信號檢測→線路首端交流信號注入。
3.和聲算法故障定位
一般來說,配網故障主要采用二進制編碼,其中0代表無故障,1則代表有故障,-1則代表負方向過電流。
此方法的運行原理為:根據分區(qū)域處理法來對配網進行劃分,其中包括:無源樹枝、有源樹枝兩大類,上傳故障電流的相關信號,排除無源樹枝,并明確維數,這樣各個變量值都能以0或1的形式表示出來,對應呈現出線路的工作狀態(tài),再對數據庫進行更新,判斷目標函數。
由于配網通常開環(huán)運轉,各個聯(lián)絡開關均能充當獨立閉合環(huán),和各個開關開合狀態(tài)之間交換,這其中網絡依然處于輻射狀態(tài)。單聯(lián)絡環(huán)配網的基礎上,可以優(yōu)化配網達到控制解碼維度的目的。各個單聯(lián)絡環(huán)都要編碼處理,閉合各個開關,讓出度和入度之合小于2的節(jié)點連接支路,合成一個支路組,能夠達到相同的解環(huán)效果,如圖1所示。
三、配電網故障快速恢復法
1.單聯(lián)絡環(huán)網連通恢復
配網故障時,分段開關將自動將故障分隔開來,據此應該閉合一切單聯(lián)絡環(huán)所對應的聯(lián)絡開關,以此來重新讓網絡連通起來。因為各個分段開關設置了多個環(huán),相鄰環(huán)間也有著公共開關,對此,則可以根據單聯(lián)絡環(huán)矩陣來做出故障判斷。第一步明確聯(lián)絡開關的數目,用n表示,故障分段開關則分別用S1,S2,S3……表示,零矩陣則定義成:Bnxc,找到Si單聯(lián)絡環(huán)關聯(lián)矩陣中所對的xi,同時,把相關信號數據等拷貝至矩陣B的第i行,對應的矩陣則用以下關系式:B(i,:)=A(xi,:)來代表,再對應分析B內相同行,試著去掉其中一行,同時,分析B矩陣內有無非零元素,當發(fā)現非零元素后,則應該讓其充當聯(lián)絡開關號碼,保存至P,同時讓一切非零元素變成0,并發(fā)現和最小元素相對的聯(lián)絡開關,同時明確轉供裕度最大的開關支路。
2.切負荷故障恢復法
網絡重構可能無法徹底消滅線路過電壓,同時,當電壓超出某一限度,則需要在網絡重構系統(tǒng)內發(fā)現最優(yōu)解,依靠其進行負荷切除,以此來更為高效、及時地恢復配網,并實現的安全運轉。
其中的原理為:在重構中獲得網絡拓撲,逐層分解電源線路,其中和電源最近的設置為第一層支路,再順著輻射網系統(tǒng)來鎖定線路末尾,對應得出剩余層,可以自最大層入手,來逐層分析檢查各層內支路有無過載現象,對應明確過載功率,自過載支路入手,進行搜尋,從而明確負荷切除位置,一般來說要保證所切除的負荷量,大于過載功率。
3.配網重構恢復
根據和聲算法,可以重新構架配網結構,具體的步驟為:
(1)聯(lián)絡開關的設置。為發(fā)出動作的聯(lián)絡開關安裝于能夠操動的聯(lián)絡開關范圍內,分別用L1,L2,L3,L4……來標號,同時,對應明確維數2n。
(2)初始化HS算法參數。這其中既包括解維數又包括和聲記憶庫,用HM來代表,同時也包括微調概率,迭代次數等。其中來自于HM的HMS初始解并非有規(guī)律,而是任意產生,能夠回歸至HM,對應計算得出各個目標函數,同時,生成新解??梢詮闹腥芜x機數r1,當發(fā)現r1的值較小,小于HMCR時,就能夠于HM內部任選一變量,或者從HM內抽選以隨機值。
無論是哪一個變量,都應該根據以上的規(guī)律、規(guī)則成熟來對應生成一個新解,并計算目標函數,不斷更新HM,并判斷出fitness,檢查分析該數是否是最優(yōu)解,當發(fā)現是優(yōu)解時,則應換成HM內的差解,而且還要判斷分析出能否達到特定條件,達到特定條件終端循環(huán)。
結語
配網智能化建設能夠提高配網運行水平,減少故障對配網的威脅,提高配網供電恢復率,有效控制配網的運行風險。智能化條件下要積極研究故障快速定位的方法,采用先進的故障定位方法,及時精準地找到故障,同時,采取措施來恢復配網的正常運轉,從而提高配網的運行水平,為配網創(chuàng)造一個安全、穩(wěn)定的運行環(huán)境。
參考文獻
[1]劉健,張小慶,陳星鶯,等.集中智能與分布智能協(xié)調配合的配電網故障處理模式[J].電網技術,2013,37(9):2608-2614.
[2]李澤文,周卿松,曾祥君,等.基于行波模量傳輸時差的配電網接地故障定位新方法[J].中國電力,2015,48(9):67-72.
[3]劉東庭.智能電網故障定位及在線檢測技術在10kV城市配電網的應用研究[J].大科技,2014(35):116.
[4]徐丙垠,李天友,薛永端.智能配電網與配電自動化[J].電力系統(tǒng)自動化,2009,33(17):3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