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灶金
【摘要】在新課程的背景下,不管是家庭還是學校,都越來越重視對學生誠信品質的培養,但是對學生誠信道德品質的培養不僅僅是學校的責任,同樣也是家庭的責任。因此,對學生進行誠信教育時,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同等重要,只有這二者互相協調、相互作用,才能夠實現對學生誠信品質的培養。小學生是我們民族的未來、國家的希望,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注重對學生品質的培養,是家長和學校義不容辭的責任。因此,在未來對學生的教育中應該積極地構建家庭和學校為一體的教育體系,實現家校合作,努力為學生營造全面發展的良好環境。讓學校的教育工作和家庭的教育工作保持一致,實現對學生進行良好的品質教育。
【關鍵詞】家校合作;誠信;道德
一、促進小學生誠信道德的意義
誠信道德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但是近年來各種誠信缺失的現象時有發生,國民的誠信道德水平亟需重視并有待提升,特別是關于小學生誠信道德教育的問題,有待更好的解決辦法。小學生這一年齡階段正是處于構建良好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以及品德形成的重要階段。因此,對小學生的誠信道德教育問題顯得尤為重要。誠信是道德的前提,道德是誠信的基礎,良好的道德品質與誠信品質是關聯的。誠信道德是青少年所必須具備的基本要求,也是作為一個人擁有高尚人格的前提,青少年是國家昌盛的未來。只有將他們教育好、培養好,養成高尚的道德,良好的誠信素質,才能更好的建設社會主義強國。因此,誠信教育要從娃娃抓起,在小學階段積極的開展誠信道德教育,努力提高小學生的道德素質,使他們能夠樹立牢固的誠信意識和道德信念。
二、小學家校合作的作用與特點
(一)小學家校合作的作用
家校合作是家庭與學校雙方為了學生的發展,通過各種方法統一教育途徑和教育資源,對學生進行優化教育,促進學生能夠更好的發展,具有新時代的教育特點。家校合作的主體有兩個,一是在職教師為主的學校教育。以父母家長為主的家庭教育,家校合作實際上是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橋梁需要家庭與學校共同努力,互相協作,才能實現的一種教學模式。在家校合作中學校需要對在職教師進行培訓與家長進行合作的能力以及方法,以此來實現家校合作的教學模式。家長要主動的了解學生的信息,積極地與學校進行配合,參與到學校的教學管理之中,從而實現家校合作的核心意義。家校合作的對象是小學生,因此,無論家校合作是通過哪一種途徑,利用哪一種方法,其最終目的都是為了實現對學生的全面發展。家校合作模式存在的基礎必須是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健康成長。
(二)小學家校合作的特點
1.家長參與積極性高
當一個兒童從幼兒園畢業升入小學時,這對一個家庭來說也是不小的考驗。很多家長對于孩子升入小學之后,對教育產生了迷茫和誤區。比如,如何給孩子輔導作業,如何提高兒童的人際交往能力,如果能讓孩子進行快樂地學習,這些問題都是家長一直擔憂的。因此,他們更加需要學校的老師能夠給他們一些建議。所以在家校合作中,小學生的家長熱心往往是非常高漲的,積極性也是很高的。
2.學校的指導責任
小學生在升學過程中, 家長做好家庭教育同時,學校也具有重要的指導責任。在家校合作中,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相互調節,在互相融合的同時又互相獨立。在家長進行家庭教育的同時,學校對家長具有一定的指導責任。比如,定期召開家長會,邀請有經驗的家庭教育專家開展講座,指導家長如何更好地進行家庭教育,又或者是在班級群中分享教育經驗,通過家長努力與學校的指導,使得家校合作能夠快速有效的進行。
三、家校合作下學生誠信道德養成現狀
隨著家校合作模式的不斷進行,學生逐漸在學習和生活中領悟到誠信道德的意義,在學習上不僅是講究誠信,考試時不作弊;在生活中也是向家長看齊,做誠實守信的好孩子。無論是學校還是家長,都盡可能地通過各種渠道對學生普及誠信道德的理論知識以及開展有關的課外活動,讓學生逐漸意識到誠信道德的重要性,在日常生活中拒絕不誠信行為。家校合作模式的大力開展,對學生誠信道德的影響是非常深刻的。
四、家校合作促進學生誠信道德的養成策略
(一)學校引導,促進學生誠信道德的培養
加強小學生的學校誠信道德教育,努力的培養小學生的誠信道德意識,需要在學校的日常管理中融入誠信教育的因素。因此,學校要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身心發展的特點,合理地規劃出誠信道德教育的教學方式。小學生課堂中通過各種方式開展誠信道德的教育活動,促進小學生誠信道德的形成,引導小學生養成講誠信的良好行為,并且課外活動中也積極開展有關誠信、道德教育的活動課,豐富學生課外活動的同時,提高小學生的誠信道德意識。
例如,通過以誠信道德為主題的活動課來貼近學生的生活,恰當地融入誠信道德觀念的因素,讓學生在生活細節中也能感受到誠信道德的重要性。還可以建立小學生誠信測試評價體系,根據學生講誠信的標準劃分等級。參與測評的方式可以由老師進行測評,學生互評和自評,對學生的誠信品質進行評價。了解目前小學生誠信道德的狀況,根據測試評價的結果,調整誠信道德的管理機制,優化方案,促進學生誠信道德品質的培養。
(二)家長以身作則,促進學生誠信道德的培養
小學生的誠信道德品質培養不僅僅是需要學校的管理來提高,同樣也需要家長的參與。家長在平時的生活中對塑造學生良好的品德具有重要的影響。家長的各種行為舉止、道德意識都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因此,在進行家校活動時,家長需要積極參與到學生的誠信道德素質的建設過程中。如,可以通過學校的捐款活動以及親子活動中,讓學生感受到家長在參與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愛心和熱情,會使得德育工作效果更加顯著,更有利于對學生創立積極良好的誠信道德模范,樹立正面的積極案例,使學生具有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同時,家長在平時的言傳身教以及對學生的品德教育都是培養學生良好品德的重要途徑。
五、結語
小學生的誠信道德教育是一個長期的,漫長的過程,需要家庭和學校的共同配合,需要家庭和學校長期不懈的努力。在對小學生的誠信道德教育過程中,學校需要做到發揮課堂教育的同時結合課外活動教育,家長需要做到以身作則,以自身為榜樣,為學生樹立講誠信立道德的正面典型。只有做好小學生的誠信道德教育,才能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楊騰輝.我國城市中產階層家庭德育現狀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9.
[2]張雷.小學生誠信教育的有效路徑研究[D].湖南大學,2018.
[3]田發順.新型城鎮化背景下小學家校合作的實踐探索[D].南寧師范大學,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