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立昭
路遙親自教她農村姑娘怎么走路———“你走路不像農村姑娘,走路太輕飄了”
吳玉芳以自己特有的樸實、溫柔、含蓄的表演風格,將美麗的農村姑娘“巧珍”,刻畫得十分真實,富有感染力。
問及當時有沒有壓力?吳玉芳告訴記者,“《人生》是我拍攝的第一部公映的戲,因為《預備警官》拍完后一直沒有公映。當年我沒有太大的壓力,真的,不知道緊張,反正也是很糊涂,就是照著導演的意思去演。現在想,若當年我拍過了幾部戲以后,再跟周老師來合作的話,也許我會有壓力……”
《人生》前后拍了9個月,在農村體驗生活的那一個多月里,讓吳玉芳記憶最深刻的是路遙親自教她農村姑娘怎么走路。有一次,路遙見到她就說,“你走路不像農村姑娘,走路太輕飄了。”“‘怎么不一樣?怎么不像農村姑娘?我很納悶。我知道我練過跳舞還有點兒外扒步(諧音)。路遙就耐心跟我說,‘農村娃走路一般是這樣子的。他示范說,農村人常在泥巴地里走路,在田埂上走路,他的腿、他的腰身,一定要用力使勁。而城里人走路,身子會很輕巧。我覺得他的話很有道理。”
路遙不僅讓她熟悉了農村,沾染了“村姑氣”,而且幫助她理解了陜北農村人是什么樣的,體驗到了陜北人的情感。
“我覺得演戲的經驗,反復琢磨,反復訓練,一切都靠自己揣摩,一點一滴都是積累起來的……如果沒有別人告訴我,我可能沒有感覺,不知道。慢慢地,我也真實地感受到了一個村里的善良姑娘劉巧珍的命運。前些日子延安大學舉行‘路遙去世15周年紀念活動,我去了。我還到路遙的墓地上去給他獻花,還給路遙點了一支煙。英年早逝,很可惜。”
人總是要往高處走的———“誰要是失去她,都會覺得很遺憾”
《人生》中有一場戲至今給觀眾印象最深,那就是劉巧珍和高加林在橋邊分手的戲。“那場戲是不是你也有點兒傷感?”吳玉芳說:“肯定是的,但不是太大。記得拍這場戲的時候天氣特別冷……”
“電影中,劉巧珍的愛使高加林格外溫暖,也熱情給予了回應。兩個人一起在村里搞起了衛生革命,高加林在井水里放了一些漂白粉,要殺一下水里的細菌,讓村里人健康飲用……后來,高加林的叔叔從軍隊轉業后當上了地區勞動局長,隊長高明樓怕頂高加林名額的事會得罪他,想辦法把高加林安排進了縣委當通訊干事。在這里,高加林遇上了老同學黃亞萍。漸漸地,黃亞萍愛上了工作出色的高加林,并幫他在報社謀了一個職位。高加林留戀城里的優越生活,在那個橋邊向巧珍提出了分手。”
那段戲,吳玉芳演得非常真實感人。吳玉芳說,善良的劉巧珍一字不識,卻非常喜歡有文化的高加林,對他的情感也是真誠的。
“畢竟在上世紀80年代,城鄉差距還是非常明顯的。我覺得高加林之所以沒有選擇巧珍,首先他要完善自身的成長,像他出生在農村這樣一個家庭,他必須要改變他的狀況,要有自己的未來,當然更要追求他未來的幸福。要改變現狀他只能走進城里去,其實跟現在的農村男孩女孩涌入城里是一樣的……人總是要往高處走的。我覺得愛情只是生活的一部分,愛情不能當飯吃。”
吳玉芳說,正如路遙《人生》里所說的,“生活總是這樣,不能叫人處處都滿意,但我們還要熱情地活下去。人活一生,值得愛的東西很多,不要因為一個不滿意,就灰心。一個人應該有理想,甚至應該有幻想,但他千萬不能拋開現實生活,去盲目追求實際上還不能得到的東西。后來,巧珍跟那個農村青年結婚了,我相信她會很痛苦,因為她根本不愛他。但是她也是有自己的想法和追求。前面有鋪墊,她跟她的妹妹去學寫字,她和高加林約會的時候給他看自己歪歪扭扭的那些字,說明她很清楚自己跟高加林之間有一定的距離……她明白到兩個人互相之間必須是對等的。樂觀地看,可能巧珍會有一個很好的結局。巧珍確實是一個很善良的女孩子,誰要是失去她,都會覺得很遺憾的……”
幸福是說不出的酸酸甜甜的糖———“我覺得自己很幸福。盡管酸甜苦辣都有。人呢,不要失去了什么,而要看得到了什么”
《人生》公映后,吳玉芳一夜成名,但她沒有陶醉其中,她知道自己的缺陷與不足,她深感尚需在電影表演專業上繼續深造,于是,她很快考入了北京電影學院表演進修班,成了北影85級明星班上年齡最小的同學。在那里,她和寇振海、宋春麗、唐國強等一起學習兩年半的電影理論及表演技巧,她和他們一樣,對演員這個職業充滿敬畏之心。
2004年,記者曾參加央視電影頻道為85級明星班錄制的一期專題“青春啊,青春”節目,節目將他們班請到了演播室(到場19位),那是畢業19年后85級明星班的一次重要聚會。吳玉芳大大方方地回憶起了當年在一次聯歡會上,她與當時的乒乓國手江嘉良相識相知的故事。戀愛后,為了每周到電影學院與吳玉芳見面,江嘉良創下了一年打車6000元的紀錄……
婚后,她遠離了演藝圈。再后來,她又回到影視圈,參演過的影片有《女人的天空》《傾城之淚》《送我上青云》,電視劇《紅色康乃馨》《一路追擊》《涉外保姆》《黑水》《黑金》《離婚女子驛站》《蝸居》《激蕩》《遠方的家》等。她甘心做配角,始終把自己的位置放得很低、很平和。
吳玉芳說:“就像自己當年演電影《人生》時一樣,那些老戲骨、老前輩們也是在電影中扮演自己的父親、母親,給年輕的演員當配角、當綠葉。而如今自己到了這個年紀,就該也像當年的老演員一樣,甘當綠葉,這樣才能形成一個影視圈里的良性循環。我覺得自己很幸福。人呢,不要失去了什么,而要看得到了什么……”她語氣溫柔,說話慢條斯理。
如今已是56歲的“巧珍”,容顏雖不及當年的“巧珍”,但她的身上總能散發出一股獨特的女人風韻,典雅,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