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國家對于抗日戰爭地紀念和詮釋予以高度重視。在中國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斯西展示勝利的75周年,組織了緬懷先烈、重溫抗戰激情的活動。本文基于題目進行探究,首先分析了革命代表人物林妙可事跡的概述,然后分析了重溫抗戰激情的作用,從追尋和平理念、促進民族復興實現、中共地位的凸顯、生命價值的重視四方面進行闡述。
關鍵詞:緬懷先烈;抗戰精神;中國共產黨
2020年是中國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75周年,為了重溫抗戰
的激情,緬懷先烈,我們重走平西地下抗日交通線。在70多年前,也是在這條小路上,有這樣一支隊伍,他們不畏艱難、不怕犧牲,為了抗日戰爭的勝利,在山林中往來奔走。在2020年的今天,我們帶著“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的美好心愿,體驗這條革命先輩們冒著生命危險踩踏出的平西地下抗日交通線。重溫抗日戰爭的激情,激勵自身要不斷進取,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建設貢獻一份力量。
一、林妙可事跡的概述
據資料顯示,在抗日戰爭時期,從北平到晉察冀解放區有很多條交通線。其中有一條非常重要的線路,叫作“林邁可小道”,位于我國北京市海淀區管鳳凰嶺到門頭溝一帶。在抗戰當年有非常多的愛國人士和國際友人在我黨的帶領下,通過這條“林邁可小道”翻山越嶺,不畏艱難的前往晉察冀革命根據地,參與全民抗戰的工作。在國際友人中很多都是非共產黨員,但是也堅決的參與了中國的抗日戰爭。其中一位就是林邁可,并且做出了非常卓越的貢獻。
林邁可出身于英國,享有伯克勛爵的爵位,是一個正宗的英國貴族。在 1937年,林邁可受到邀請來擔任北京燕京大學的經濟學導師,他在教學期間領導并創設了牛津大學式導師制。在同年,28歲的林邁可從溫哥華乘船來到了中國。在船上還有一位是大家都比較熟悉的白衣戰士—白求恩。在旅途中兩個人通過交談發現彼此對世界和平有著共同的心愿,從而成為了好友。下船后白求恩前往華北抗日根據地,林邁可去了已經被日軍占據的北平。兩人相約在華北相見。林邁可在北平任教期間,積極投身到抗日戰爭中。在北平利用外國人的身份為八路軍購買了無線電零件和緊缺藥品,黑龍潭、大覺寺等地都是他為八路軍秘密送貨的聯絡點,給八路軍的抗日活動提供了有力的幫助。1941年 12月 7日,爆發美國珍珠港事件。次日清晨,林邁可在得知美國宣戰消息之后,帶領家人迅速撤離了燕京大學,來到了海淀區北安河的貝家花園[1]。然后在我黨的幫助下通過地下交通線,去到了平西抗日根據地。最后,輾轉到了革命圣地延安。在延安,林邁可受到中共最高領導人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等人的接見,并對林邁可做出了工作安排,任命他為通訊部無線電通訊顧問。之后,林邁可便投身到無線電的研究工作中,夜以繼日的辛苦鉆研。最終,他帶領團隊制造出了中國第一臺大型發報機,可以將無線電信號傳遞到大洋彼岸的舊金山,從而新華社國家廣播的正式開通,世界第一次聽到來自中國延安的聲音。促進我國無線電事業的發展,給中共抗日戰爭提供了有力的幫助。林邁可對于中國的貢獻還包括培養了大量通訊行業的人才,后期很多人成為了共和國通訊領域的骨干,為我國通訊行業的發展做出了杰出的貢獻。林邁可對于中華民族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斯西戰爭的勝利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也是我黨無線電事業的重要奠基人。
今年是中華民族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斯西戰爭勝利的75周年,對這段歷史進行了深入地挖掘,其中林邁可和“林邁可小路”的事跡也被挖掘出來。重新體驗“林邁可8 公里”紅色經典線路,感受革命精神。如今的“林邁可8 公里”共有9 站8 個階段,主要是大覺寺、慕容庭、木春婷、貝家花園、圣瓊佩斯紀念亭、白塔、金山寺、七王墳、中法友誼亭[2]。
二、重溫抗戰激情的作用
1.??? 追尋和平理念
中國始終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為世界平和不斷進行努力。習近平總書記曾在會議上闡述:我們舉行抗戰勝利周年活動,目的是為了銘記歷史、緬懷先烈,要做到珍視和平、警示未來[3]。歷史的發展告訴我們,和平是需要人類去爭取的,也是需要不斷維護的。只有人人都重視和平、維護和平,都能從慘痛的戰爭中吸取教訓,才能做到世界和平。在近代,中國遭受了列強的長期欺凌和侵略,但是中華民族學到的并非是弱肉強食的強盜邏輯,而是更加堅定的維護和平。中華人民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給我們留下的最寶貴啟發就是要堅定不移的走和平發展道路,并且要呼吁全世界各國都能做到和平發展,共同維護世界的繁榮昌盛。
2.??? 促進民族復興實現
抗日戰爭中中華人民所體現出的革命精神,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動力源泉。在抗日戰爭中形成了偉大的抗戰精神。抗戰中中國人民體現出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主義;寧死不屈、視死如歸的民族氣節;堅韌不拔、百折不撓的必勝信念。偉大的革命精神是中國寶貴的精神財富,是激勵中國人民克服困難、促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大精神動力。抗戰精神在新時代更加彌足珍貴,是復興中華民族所需要的重要精神。
3.??? 中共地位的凸顯
抗日戰爭的勝利主要是由于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為抗日戰爭提供了有力正的保障。在民族危難之際,共產黨員肩負了拯救民族的重任,建立抗日民族根據地,共同驅逐日寇逃離中國[4]。在抗日戰爭中,不論形勢有多么嚴峻,條件有多少艱苦,中國共產黨一直堅持作戰,不像惡勢力低頭。中國共產黨是抗日戰爭的中流砥柱,帶領社會中各界愛國人士共同抵御外敵侵略,撐起民族救亡圖存的希望。中國共產黨集結了國內外多方力量,形成廣泛的抗日統一戰線。使中華兒女空前團結,激發人民的家國情懷,形勢了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戰爭中不斷發展壯大,凸顯了絕對的地位。
4.??? 生命價值的重視
通過抗日戰爭可以讓人民更加珍愛生命,在有限的時間內努力拼搏,實現無限可能。正是因為無數人獻出了生命才換來了今天的和平,在抗日戰爭中,無數中華兒女冒著炮火沖向戰場,與敵人誓死拼搏,用鮮血和生命譜寫了感天動地的壯麗史詩。在戰場中,中華兒女紛紛拋頭顱灑熱血,母親送兒上戰場,妻子送郎打日寇,男女老少齊上陣共同抵御日寇侵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70周年座談會上歌頌了中華人民錚錚鐵骨、同仇敵愾、視死如歸的偉大精神。在抗戰中涌現出左權、趙登禹、楊靖宇、張自忠等等抗日英烈,還有狼煙山五壯士、東北抗聯八位女戰士、新四軍劉老莊連等的呢一系列英雄群體。正是因為有了大量這些的英雄才能贏得戰爭的勝利。在現代社會的我們,更要愛護和平、珍愛生命,要講個人的理想和追求與國家的發展緊密相連,實現自己價值。
三、結束語
在中華民族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斯西戰爭勝利的75周年,組織重走平西地下抗日交通線活動,可以使機關單位人員銘記歷史,牢記抗日戰爭勝利的得來不易。要將偉大的抗戰精神注入到現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中,秉承拼搏、奉獻、自強、團結的革命精神,貫徹落實“四個全面”戰略,促進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參考文獻:
[1]解雙雙.歷史記憶?社會認同?民族共識:建國以來山東抗日戰爭紀念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7.
[2].弘揚抗聯精神加強黨性鍛煉做“四鐵”好干部[N].吉林黨校報,2016-04-20(004).
[3]?? 求是雜志社課題組.銘記偉大歷史彰顯學術話語——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七十周年理論研究成果綜述[J].中國社會科學,2015(12):4-32+204.
[4]?? 整理本報記者耿聯.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N].新華日報,2015-09-05(002).
作者簡介:
李明港(1980.10-)男,漢族,河南汝南縣人,大專,助理政工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