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曉婷
摘要:結合大氣環境監測技術的發展情況,從自身的大氣環境監測工作出發,分析了遙感監測技術在大氣環境監測中應用情況,并探討了我國大氣環境遙感監測的進展及展望,希望對于今后提升我國的大氣環境監測水平有所幫助。
關鍵詞:大氣環境監測;遙感技術;大氣環境保護;環境監測
1引言
遙感技術則是不發生和目標物體的直接接觸,通過目標物體的電磁波譜變化的有效記錄,能實現相應的探測要求,從而掌握物體的特征變化情況,能有效實現預期目標的實時監控要求,有效開展重復觀測目標物體的動態監測工作。在遙感技術不斷成熟的背景下,結合自然環境監測工作中的遙感技術來說,主要體現出多時相遙感圖像、多空間分辨率等特點,相比而言,遙感技術則具有長期動態監測、工作效率高、監測范圍廣等特點,能有效對于區域內的大氣污染、環境變化等進行監測,從而有效提出有針對性的環境處理對策,盡量避免大氣環境影響而造成的經濟損失。
2遙感監測技術在大氣環境監測中應用
2.1? 檢測大氣氣溶膠
結合遙感技術的大戰特點來看,能有效對于大氣中的固、液態的可見與不可見得微粒進行檢測,主要是借助于超高分辨率的衛星實時的監測的方式,能有效進行大氣中的氣溶膠空間分布以及運動變化情況進行全方位的分析,從而有效彌補了地面監測中存在著的不足問題,更好地完成大氣監測的工作任務。
2.2? 監測沙塵暴
沙塵暴則是在我國經常出現的自然災害之一,嚴重影響到人們的正常化生活以及生態環境,還會造成嚴重的大氣污染問題。沙塵暴也屬于危害教大、突發性較強的大氣氣溶膠的范疇。通過遙感技術的優勢,我國能有效監測北京和天津的沙塵暴特性,借助于數據分析能有效判斷出,沙塵暴中的光通道1 和2 的反射率呈現明顯的上升,從而判斷其強度的變化。隨著遙感技術的不斷進步,利用紅外通道數據能有效指出沙塵暴的位置,并判斷其運行軌跡。
2.3? 監測臭氧層
臭氧層則是保護地球生命的重要內容,在監測大氣環境的過程中,借助于遙感技術能有效檢測臭氧層的變化情況,借助于高分辨的衛星圖像數據還能了解相應的空洞形成位置,從而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和方法。
2.4? 監測有害氣體
由于人們的生產、生活的影響,會造成不斷產生NO、SO2等有害氣體的產生,這樣就會造成植物生長受到影響,造成其對紅外光的反射率呈現出逐步下降的趨勢,造成顏色以及動態標志呈現出不同于正常植被的顏色情況。基于此,可有效分析出植物污染的情況。結合不同的衛星遙感對于植物監測的圖像情況,能結合原有的信息資料,借助于與實際的水體、植被、土壤的對比,能有效進行對比分析,從而判斷出不同像元信息的分類對照情況。污染氣體信息在進行相應的不同的像元信息相疊加的基礎上,能有效進一步顯示出污染物氣體累加濃度信息。
2.5? 監測城市熱島效應
對于城市熱島效應來說,主要就是在城市發展的過程中,由于大量的人員聚集,存在著城市某一范圍內的呼吸、取暖、自身的大量熱量聚集的情況,造成氣溫明顯升高的情況,其主要表現為大氣熱污染的問題。在具體的大氣遙感監測環節,能借助于熱紅外遙感來探測具有差異的熱效應的熱源。利用遙感技術等量分割熱圖像,能描繪出具體的等溫線情況,從而判斷出如果存在著溫線變化的發展情況。因此,借助于大氣遙感監測技術,能較為準確地來分析城市熱島的強度、時空分布特征等情況。
3???? 我國大氣環境遙感監測的進展及展望
3.1? 通過遙感技術監測大氣污染與污染源
借助于紅外掃描儀來對于某露天煤礦進行檢測,重點分析了礦坑上部的空逆溫層的問題,以及具體的大氣污染物的擴散情況,從能有效掌握相關的污染產生條件,為相關的露天煤礦的污染防治、預測預報工作奠定基礎。結合大氣環境遙感技術,能有效針對某地區的大氣污染進行持續化的監測,還涉及到相應的市區規劃中的煙囪分布情況等內容。
3.2? 通過植物受污染變化來進行污染點監測工作
借助于遙感技術的優勢,能通過遙感圖像上反映植物的季節變化情況,特別是受到污染之后的反應差異問題,這樣借助于植物的污染情況來有助于采取大氣污染的措施,能有效確定大氣污染的程度、范圍以及擴散變化情況。比如,在開展津渤環境遙感試驗的過程中,借助于樹冠影響的變化情況,分析其在遙感圖像中存在著的差異性問題,能有效明確二氧化硫、氟化氫、酸氣等污染范圍。
3.3? 通過地面采樣分析污染源
結合遙感圖像和地面采樣結果來進行分析,能借助于樹木葉片的采集分析,獲得相關區域中的含氯量、含硫量以及樹皮的pH值測定等內容,這樣就可以判斷出可能存在著的酸霧、氯氣、二氧化硫方面的污染情況。
3.4? 通過遙感技術來進行上空污染監測
針對污染地區上空中的分層采樣環節進行分析,借助于飛機模式配置大氣監測以期,能有效進行相關的采集數據的分析。通過這樣的方式,能有效對于某區域中的大氣氣溶膠、二氧化硫以及飄塵情況的時空分布規律探討,較為準確地來測量上空污染情況。
4???? 結語
當前,我國的大氣環境污染問題不容忽視,環境污染排放總量呈現出逐步擴大的發展趨勢,這就應該全方位重視高效化監視大氣環境污染變化的情況,能全面掌握大氣質量現狀以及未來的變化趨勢。在日趨復雜的環境污染背景下,我們應該從各方面來重視大氣環境遙感探測技術的發展,不但完善我國的環境衛星監測與預報系統,并能保障其更好地融入到地面環境監測網絡體系中,能有效實現共同監測大氣污染、大氣成分變化、污染源、大氣溫度和密度、云的物理特性等內容。同時,在逐步完善大氣環境遙感的監測技術的過程中,保障其滿足于地觀測技術相互融合,充分利用好資源環境衛星系統,重視國際先進監測技術的引進,全方位推動大氣環境遙感監測技術的發展,充分能夠滿足當前的環境監測網點和常規監測方法相互融合發展,不斷完善大氣環境遙感監測系統,更好地符合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要求。
參考文獻:
[1]?? 葛錫志.智慧環保大氣環境遙感實時監測分析服務平臺助力大氣污染精準監測[J].衛星應用,2020年第2 期:32-35.
[2]?? 王鵬.遙感技術在大氣環境監測中的應用[J].資源節約與環保,2016年第11期:125-126.
[3]?? 白亮.定量遙感技術在福建省大氣環境監測中的應用[J].引進與咨詢,2006年第6 期:7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