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倩倩 黃玲玲 周夢瑤
摘要:當前我國處于脫貧攻堅戰的關鍵時期。基于我國貧困地區產業缺乏資金、技術以及銷售渠道的現狀,中國平安推出“扶貧保”,從前端“免息免擔保”扶貧貸款、中端“科技應用”農險產品、后端“電商平臺”銷售助力貧困地區產業發展。本文結合重慶市“扶貧保”的運作情況,對該模式的優勢以及存在的問題做出具體的分析。
關鍵詞:“扶貧保”;產業扶貧;運作機制
一、引言
黨的十九大提出到2020年我國貧困縣要摘除“貧困”的帽子。而保險作為金融扶貧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產業扶貧的支持作用不可小覷。為解決貧困縣產業發展的難題,平安財險公司推出“扶貧保”模式,通過“金融造血,精準扶貧”,直擊產業扶貧過程中產業缺乏資金、技術以及銷售渠道的痛點,以多維度、全方位、立體式的方式助力貧困地區產業發展。本文將以“扶貧保”模式落地點重慶市奉節縣為例,研究當下保險業對中國產業扶貧的創新路徑,拓寬高效扶貧的思路。
二、文獻綜述
關于商業保險扶貧模式的研究,廖新年[1(]2012)認為保險機制在扶貧應用中具有成倍放大扶貧資金效用的獨特優勢,可通過完善貧困地區災害風險轉移機制等使貧困地區人口的抗風險能力提高。王克啟[2](2016)提出了保險精準扶貧在農險和病險兩方面結合運用的新戰略和新思路。李琴英[3(]2018)指出,保險具有分散風險、防災減損、資金融通的職能,這些職能可以提高扶貧的精準度。劉曉玲、周子寒、宋葉、王慧[4](2019)提出“保險+ 期貨+ 扶貧”模式在防范農村返貧中的重要作用,可以使農戶更好地利用期貨市場應對農產品市場價格波動風險,有效防范因災致貧、因災返貧。鄭軍、王彪[5(]2020)提出農業保險通過保費補貼對政府扶貧能產生乘數效應,提高農業產量,進而增加農民收入。目前,平安“扶貧保”智慧模式在精準扶貧方面已取得顯著成效。
三、平安扶貧保的運作機制
奉節縣位于秦巴山區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山大坡陡、溝壑縱橫、生態脆弱,是重慶最貧窮的區縣之一。中國平安通過推動與奉節縣龍頭企業的合作,以“平安扶貧保”模式為核心,打造“資金+ 科技+ 銷售”全產業鏈扶貧閉環,探索“保險業助推脫貧攻堅”扶貧新模式,助力重慶市貧困縣的經濟發展。
1.??? 前端:通過信用保證保險撬動“免息免擔保”產業扶貧資金
中國平安通過信用保證保險從銀行取得貸款資金,與以往扶貧資金直接到戶不同,扶貧資金注入產業扶貧基金,汀來有限公司再向扶貧基金借款,用于農業生產,借款利息由平安財險貼息,貸款資金的風險由政府、銀行和平安財險按比例分攤。貧困戶需要先建檔立卡,然后向公司認領大棚參與農業種植,并獲得大棚股權分紅,參與農業生產還可以獲得一定的勞務報酬。
2.??? 中端:借助人工智能等創新科技精準管理農戶生產風險
一方面,對于提高農險客戶身份識別的精準性,平安財險推出可以智能辨認和讀取的客戶信息管理系統,保證賠款精準到戶;另一方面,通過運用智能識別、衛星遙感、鷹眼系統等智能科技提升農業生產的效率,控制農業生產的風險。
3.??? 后端:通過互聯網平臺協助銷售扶貧農產品
產業鏈后端通過平安壹錢包、橙e商城、平安金管家、平安好車主等電商平臺,協助推廣、銷售企業出產的扶貧農產品。2018年 5月,平安財險幫助汀來有限公司的熱銷產品香菇醬小面調料在壹錢包商城上架,且網上商城銷量穩定持續增長。
四、平安扶貧保的運作效果
1.??? 解決資金難題,推動企業發展
2018年平安“扶貧保”落地重慶市各個區縣,目前,“扶貧保”已取得顯著成效。重慶市奉節縣的汀來綠色食品開發有限公司是一家專門從事蘑菇種植和加工的龍頭企業,帶動農村種植以及加工產業,為當地3000多戶農民提供就業崗位。為幫助汀來公司解決一直以來存在的資金難題,平安“扶貧保”首先在該公司落地實施。據了解,平安“扶貧保”提供免息扶貧資金600萬元,并捐贈41萬元公益資金用于支付利息、保險費等,讓企業重獲生命力。
2.??? 協助產品銷售,推動消費扶貧
除了為企業提供融資機會外,平安“扶貧保”還利用自身的客戶渠道優勢,通過“平安三村百寶”等產銷一體化平臺推動企業農產品銷售。奉節縣的汀來綠色食品開發有限公司作為項目的重要扶持企業,已在平安產險的幫助下銷售香菇醬等產品130萬元,銷售收入整體上升了15%。
3.??? 實行差異保險,規避經營風險
在以往保險扶貧的實踐中,會出現保險類型單一,差異化程度低,農戶無法選擇到符合自己需求的保險的問題,降低了保險扶貧的高效性和有效性。而平安“扶貧保”充分考慮了貧困地區的風險以及農戶的真正需求,提供特色種植保險、人身意外險、指數保險等一攬子針對人、財、物各方面的差異化保險。截止目前,平安扶貧保已經通過保險幫助了7 萬多重慶貧困農戶,風險保障額度超過18億元,規避貧困地區企業的經營風險,助力貧困農戶順利脫貧。
4.??? 應用智能科技,提高扶貧效率
“扶貧保”運用現代智能科技,助力貧困地區產業健康發展。在扶貧過程中科技力量的加入幫助企業和農戶精準識別風險并且進行智能篩選,提高管理化的精度和強度。除此之外,平安集團結合互聯網新技術——區塊鏈技術對種植環境、作物長勢等關鍵指標進行24小時監控,建立標準化的農作物管理體系。并對各農產品實現追溯,保障客戶的利益,提高產品的質量。通過“準、精、快、好”四個方面的技術應用,平安“扶貧保”大大提高了貧困地區的扶貧效率。
五、平安扶貧保的優勢
1.??? 風險規避能力較強
平安保險公司是國內大型財產保險公司,企業發展成熟,具有豐富的經驗以及數據積累。在扶貧項目實施過程中能夠有效做到因地制宜,針對重慶地區地形地勢、自然災害、疾病以外等不同原因造成的區域貧困問題進行風險的有效防范和規避,能夠對于“產業+科技+銷售”扶貧閉環的運作機制進行前中后三端可能出現的風險進行管控,保證扶貧機制產生顯著效益。
2.??? 資金整合效率高
傳統扶貧機制中的資金投入往往都只來源于政府,會產生較大的資金壓力以及財政負擔。平安扶貧保對此進行有效突破,引入了金融保險機制,大大降低政府壓力同時提高了資金整合效率。自2018年重慶奉節縣首個扶貧保項目落地以來,平安扶貧保已協助提供了一千六百一十萬元的貸款。
3.??? 精準扶貧優勢顯著
平安扶貧保充分發揮“產業+科技+銷售”優勢,面對產業扶貧過程中融資困難、風險高等問題,直擊痛點、精準扶貧,實現多方共贏。中國平安利用集團優勢,創新舉措,通過“信用保證保險+ 利息補貼”大大降低了融資成本。平安扶貧保通過區域生產鏈銷售平臺的搭建,將產銷與保險融合保證產品質量與市場決策,利用互聯網科技為扶貧產業打造品牌效應,助力產業贏得市場從而實現扶貧工作的有效性以及精準性。
六、運作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 貧困地區群眾保險意識欠缺
由于貧困地區教育水平相對落后,群眾對于金融保險的認知水平較低。在考察過程中我們發現,不少居民在務農務工時忽略了風險因素,不愿意參保使得平安扶貧保在推進過程中受到一定阻礙。
2.??? 保險扶貧制度及合作機制不夠完善
首先,政府的相關財政政策還沒有對保險公司進行相應支持和補貼,使得保險公司在扶貧項目中需要較大的資金壓力。其次,金融保險參與產業扶貧、保險公司落地貧困地區建設都需要完善一系列配套設施。平臺的建設、扶貧制度的完善都需要健全合作機制。扶貧保出現時間短、發展尚不夠成熟,因此在制度機制上也存在一定問題。
3.??? 銷售環節存在局限性
平安扶貧保產業閉環的最后一個環節為銷售環節,產業扶貧如果無法產生有效的產業效益,那么扶貧也是低效率的。然而,目前銷售環節主要通過平安公司自有的電商平臺,主要由內部人員和客戶買單,而外部資源與客源并沒有得到充分的開發和挖掘。除此之外,銷售環節僅僅停留在交易環節,還沒有考慮到對產品進行品牌的打造和營銷的設計,使得產品價值無法有效提高、扶貧效果顯著卻突破較小。
七、對策建議
1. 加強保險和風險意識的宣傳普及
貧困地區文化教育水平相對較低,在宣傳過程中需要創新宣傳方式、拓寬宣傳渠道、簡化宣傳內容。要使保險和風險知識通俗化,通過廣播電視、集中學習等方式進行有效宣傳,加強保險意識和風險意識在群眾心中的印象。此外,可以通過鄉村干部、政府人員等進行走訪宣傳,使群眾居民真實感受到金融保險的優點從而主動接受、緩解抵觸情緒。
2. 加強扶貧制度建設,完善合作機制。
建議對保險公司扶貧項目給予一定財政支持和稅收優惠,增強公司積極性。要充分發揮政府與企業聯動效應,增強政府與保險公司之間的信息交流和數據共享,創新和深入合作內容及合作高度,為產業扶貧創造和諧良好的投資環境。同時將金融保險投入到地方建設中,為其提供一定的資金支持。
3. 拓寬銷售渠道,增強經濟效益
線下可以通過將產業做到規模化和地區地域特色化,積極參與工農產品展覽;線上充分利用網絡電商平臺以及新媒體宣傳形成品牌效應,提高知名度。同時加強貧困地區居民群眾技能培訓,增強自身銷售技能水平,才能達到經濟效益的長遠可持續發展,扶貧效率才能得到保障。
參考文獻:
[1] 廖新年.商業保險支持農村扶貧開發初探[J].保險職業學院學報,2012,26(03):44-46.
[2] 王克啟.試論保險業在精準扶貧攻堅中的經營新策略[J].經濟界,2016(02):31-35.
[3] 李琴英.保險精準扶貧之“蘭考模式”研究[J].金融理論與實踐,2018(05):94-100.
[4]劉曉玲,周子寒,宋葉,王慧.淺談“保險+ 期貨+ 扶貧”模式的農村返貧防范機制[J].保險職業學院學報,2019,33(06):35-38.
[5] 鄭軍,王彪.農業保險保費補貼扶貧的乘數效應——來自時間序列數據的經驗證據[J].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33(03):79-85.
作者簡介:
操倩倩(2000——)女,漢族,安徽合肥人,安徽財經大學會計學院,2018級本科生,會計學(注冊會計師)專業
黃玲玲(2000——)女,漢族,安徽合肥人,安徽財經大學會計學院,2018級本科生,財務管理專業
周夢瑤(2000——)女,漢族,河北廊坊人,安徽財經大學會計學院,2018級本科生,會計學專業
本文屬安徽財經大學大學生創新訓練項目《精準扶貧背景下平安“扶貧保”產業扶貧模式的機制研究和效果分析——以重慶市奉節縣為例》(編號:201910378043)階段性研究成果,指導老師:李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