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珊珊
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中的漢字教學,一般稱為“對外漢字教學”。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后,對外漢字教學日益受到學者們的重視。1996年召開的第五屆國際漢語教學討論會、1997年國家漢辦在湖北召開的“漢字與漢字教學研討會”和1998年世界漢語教學學會在巴黎召開的“國際漢字教學研討會”從不同的角度對漢字教學進行了探討,基本確定了教學內容及基本標準,明確了漢字教學的性質特點,對對外漢字教學產生了重要的推動作用,也為后期國別化漢字教學的飛速發展奠定了基礎。進入21世紀,對外漢字教學在教材編寫、偏誤分析、教學模式與方法研究、習得研究、漢字本體研究與漢字教學的關系等領域取得了豐碩的成果。進入21世紀后,隨著對對外漢字教學的重視,有關對外漢字教學的研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逐步開始形成了全面的對外漢字教學研究體系。
1.??? 有關漢字教學性質特點、教學內容及基本標準的研究
從1997年起,“對外漢語教學”作為“應用語言學”的一個分支歸入國家二級學科“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有了學科歸屬,學科建設就有了一個較高的發展平臺。來華留學生生源的穩定性和師資培養的多層次性讓學者們開始對漢字教學的整體發展有了積極的研究和討論。根據漢字本身的性質特點,近20年的漢字教學研究從宏觀的角度基本確定了漢字教學任務、教學內容,并制定了相應的漢字教學標準。
在對外漢字教學研究整體發展的過程中,以下兩個方面的討論最為引人注目。
(1)???? “語”“文”關系的討論
關于漢字教學問題的研究和討論,焦點集中在如何處理漢語口頭交際能力與書面交際能力的關系,即“語”和“文”的關系上。學界先后出現了“先語后文”“語文并進”“有語無文”“以文帶語”4種觀點。其中,以“先語后文”和“語文并進”之爭最為激烈。
近年來,關于“語”“文”教學的討論中基本否定了“有語無文”的教學方法,提出在面對不同的教學對象和教學階段時,應該根據具體情況分析,再進行相應的教學順序選擇。衡量教學方法優劣的重要標準是學生的學習效率。
(2)???? “認寫同步”還是“認寫分流”
關于漢字的認寫問題,究竟是采用“認寫同步”還是“認寫分流”,學者們也進行了大量的討論。
過去學者大都主張漢字認讀和書寫的掌握同步進行,即“認寫同步”,但是這種漢字教學模式對拼音文字背景的學生來說難度非常大,通過實驗研究,學者們提出了“認寫分流”的學習模式。
江新(2001)采用實驗方法系統研究漢語作為第二語言的漢字認知加工和漢字習得的過程和規律,其實驗結果表明,接受“認寫分流、多認少寫”新教學的實驗組,其寫字效果顯著好于接受“認寫同步要求”傳統教學的對照組。江新(2004)回顧了兩種認寫模式的發展趨勢,并詳細闡述了漢字認讀和書寫的關系,提出了“認寫分流、多認少寫”的理論和實驗依據。這使“認寫分流”成為國際漢字教學的主流觀點。
2.??? 漢字本體研究與漢字教學法的關系研究
從漢字本體研究出發,研究其與漢字教學法的關系,一直是漢字教學研究的熱點和重點,長期以來,學者們一直嘗試從不同角度研究漢字本體與漢字教學法的關系,以提高漢字教學的效率。
早期漢字教學多采用“六書”理論。從“六書”的教學到關注漢字字形、筆順規律,這都是早期漢字教學的主流方法。
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后,討論漢字本體與漢字教學法關系的研究日益豐富。
根據漢字本體理論與漢字學習規律來安排教學程序,制定教學對策,摸索行之有效的漢字教學方法以提高漢字教學效率在對外漢字教學中有著重要的意義。學者們對漢字本體研究與漢字教學法關系的討論拓寬了對外漢字教學法的研究領域,對對外漢字教學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一部分研究沒有考慮到不同國別不同階段漢語學習者的特殊性,研究成果無法直接應用于實際的對外漢字教學。
3.??? 漢字習得及認知規律的研究
在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的研究中,第二語言習得研究的理論借鑒來自兩個方面,一個是心理學關于第一語言習得的研究成果,另一個是其他第二語言特別是英語習得的研究成果。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研究學習者漢字學習特點和規律,即有關教學對象習得過程的研究逐漸成為對外漢字教學研究的熱點。這類研究大體分為學習者漢字認知規律、漢字學習策略、偏誤分析等三個方面。
從漢語學習者角度進行的漢字認知規律、漢字學習策略、偏誤分析等方面的研究,主要研究對象是各國來華留學生,對海外漢語學習者的研究依然不夠豐富。
4.??? 國際漢字教材研究
國際漢字教材研究一直是漢字教學研究的重要方面,不管是綜合教材的漢字教學部分還是獨立漢字教材的研究都在不斷豐富,不同階段的國際漢字教材編寫標準也在不斷的完善。
總的來說,在國際漢字教材方面的研究,特別是獨立漢字教材研究越來越多的出現,豐富了漢字教材的種類。盡管如此,有針對性的國別化漢字教材還需要引起教材編寫研究者的重視,適合不同國家地區、不同階段學習者使用的漢字教材依然嚴重缺乏。
5.??? 計算機輔助漢字教學研究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來臨,針對傳統對外漢字教學的局限性,多媒體及其他現代信息工具輔助手段的應用也進入了研究者們的視野。這些研究為信息時代背景下的對外漢字教學研究提供了更多吸引不同層次的學習者、提高學習效率的教學思路。
參考文獻:
①江新:《“認寫分流、多認少寫”漢字教學方法的實驗研究》,《世界漢語教學》2007年第2 期,第91-97頁。
②江新:《針對西方學習者的漢字教學:認寫分流、多認少寫》,《對外漢語教學的全方位探索——對外漢語研究學術討論會論文集》,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對外漢語研究中心,20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