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佳
摘要:新冠疫情在全球快速蔓延,對全球經濟造成重大沖擊,對中國的外貿行業也造成了重大影響。文章探討了中國外貿企業在疫情下的自救途徑與轉型跨境電商需要注意的問題。旨在為后疫情下中國外貿企業的轉型與發展提供一點啟示。
關鍵詞:新冠疫情;跨境電商;線上展會
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給中國的外貿行業帶來了巨大的沖擊,先是國內疫情嚴重,生產停擺,無法復工;就在國內有所緩解,全力復工復產之際,國外疫情爆發,訂單取消、存貨積壓、資金緊張……外貿企業面臨了有史以來最最困難的時期。許多外貿企業都在想盡一切辦法自救。
1.??? 外貿產品的轉型
疫情下,消費者的需求發生了極大的轉變,口罩、消毒以及防護類產品異軍突起,一枝獨秀。針對這一現象,許多外貿企業對自己的產品做了及時的轉型與調整以應對外貿市場的風云突變。無錫市金茂對外貿易有限公司就是個很好的例子。在美國CDC建議人們在集會中遮住口鼻之后,該公司就開始開發用襯衫面料做的布口罩。從最開始一周供貨50萬只,到 80萬只,200萬只,500萬只……
接下來他們公司還會考慮開發功能性口罩,包括防菌抗菌的、透氣的、易清洗的等等。從做襯衫的面料來轉型做布口罩,把公司從困境中解救出來,順便也把下面的供應鏈企業解救起來了。無錫市金茂對外貿易有限公司的例子告訴我們,一個企業,只有根據市場的變化,及時調整自己的經營和研發方向,才能在風云變化的市場中生存與發展。
2.??? 出口轉內銷
對于許多外貿企業,尋找國內銷售機會、拓展內銷空間是他們自救的第一反應,然而,并不是所有產品都適合出口轉內銷。一些企業產品是根據國外市場需求和特點設計生產的,現在轉內銷,需要有針對性地調整或改造;一些產品轉內銷涉及品牌商標問題,需要得到外方授權;還有諸如磨豆機、面包機和開瓶器等產品,在西方國家頗為暢銷而在國內需求量卻極為有限。但是農產品,五金建材等還是可以通過出口轉內銷來減少損失。
3.??? 拓展新市場
拓展新的市場,就是要獲得新的訂單。獲取新的訂單首先就要改變經營方式,特別是營銷的方式,發揮線上展會的作用,提升自身品牌,擴大影響力和宣傳。
作為外貿出口大省,廣東首當其沖,同時也在極力“自救”,跨境電商成為亮點。據廣東省統計局數據,2020年前兩個月,廣東省市場采購出口增長1.8倍,跨境電商進出口增長33.4%,均居全國首位。在全球疫情尚未結束、跨境線下消費難以滿足的情況下,跨境線上消費需求有望得以釋放,對于普通賣家和跨境電商而言,這無疑是個新商機。素有“中國外貿晴雨表和風向標”之稱的廣交會,也一改以往線下的模式,首次搬上了“云端”許多外貿企業都希望能借助這個全新的線上外貿平臺擺脫困境、拓展新市場、新客戶,找到新的發展機遇。
危中有機,疫情之下,不少企業主意識到跨境電商的優勢,想分一杯羹,但傳統外貿企業想試水跨境電商,要做的功課還不少。
1.??? 產品要創新
“傳統外貿是大批量生產和出口,產品要多而全;而跨境電商的選品要精準,盡量做到品種少而精。”要在充分了解客戶需求的基礎上,開發滿足客戶需要的新產品,在跨境電商中主動做減法,打造精品策略。
2.??? 物流要創新
跨境電商雖然客戶來自海外,但是依托的產業基礎、創新資源以及物流通道等,都來自國內的支撐,深植中國制造的發展,對于跨境電商發展至關重要。疫情下,以國際商業輪船的班輪為代表的海運受到了很大的沖擊和影響,甚至停航。帶來了以飛機航班為代表的洲際航線的低價值醫療防疫物資運輸的大規模增加。我國一路一帶亞歐大陸的鐵路洲際運輸的大規模增加,而且供不應求。
3.??? 人才要創新
跨境電商發展中,人才尤為重要。如以線上直播功能為亮點的本屆云上廣交會,一些企業前期的精心準備和品牌積累,直播間有較好的瀏覽量,同時也有收獲到新客戶的詢盤,然而也有網友吐槽不少主播講解生硬、產品細節展示不到位等問題。比如鏡頭全程固定,在主播講解產品細節時,并沒有隨之拉近拍攝,讓觀眾乏味之余,也抓不到重點。很大原因是傳統外貿企業不熟悉直播這一新興宣傳模式的技巧,很多主播都是由業務員擔任,在控場、語速、鏡頭感等方面,都還需磨練。跨境電商的人才問題不僅被企業重視,政府層面也正逐步加以重視并努力解決。現在,全國首批開設跨境電商本科專業的7 所高校,有兩所在杭州,杭州的年培訓跨境電商人才達3.5萬人次。
疫情帶來了困境,帶來了恐懼,也帶來了思考。未來的機會在哪里?做企業的,就是要永遠居安思危。
參考文獻:
[1]?? 黃子婧,羅珊.云端廣交會為外貿注入新動能[N].會展,2020-07-10
[2]?? 鄧雅蔓.廣東外貿新變局“云上”廣交會來了[N].中國經濟周刊,2020-04-1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