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學段的學生自主能力已經有了極強的表現。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必須重視該年齡段孩子的這個特點。尤其是要尊重他們,尊重他們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而讓孩子們參與到課堂上來是對他們最大的尊重。對于教學來說,就是大家經常提到的“參與式教學”;對于學習來說就是“參與式學習”。今天我們重點要談論的是初中學段的教師教育問題,所以我們探討的重點放在“參與式教學”概念上來。為什么我們要那么迫切地給大家提這個問題呢?因為它符合教育教學的基本規律,具體表現在以下幾點:
一、彰顯學生在課堂上的主人翁地位
初中階段,數學這門學科的教育教學跟其他學科有很多地方是不一樣的,初中數學一個主要的任務就是領著學生對本節課的主要教學目標進行探索和解決,從而提高學生對數學能力的訓練并形成數學能力。我們今天講的初中階段的數學學科“參與式教學”跟中學階段數學學習的實際是比較符合的,這種教學方式能夠彰顯學生在課堂上的主人翁地位,體現以學生為本的學生觀。現在是一個知識大爆炸的時代,知識的量的積累和更新非常快,而我們如果只是從課堂上掌握可能就變得過于單薄了,我們需要通過不同的渠道和途徑去掌握自己需要的知識。這就需要學生具有自主學習的能力,要學會學習。只有具備這種能力才能適應社會的發展,才能跟上這個快節奏的時代。現在我們所倡導的“參與式教學”就是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的,就是讓學生在課堂上體現自己主動性和積極性的。“自主學習”的能力在“參與式教學”的理念和實踐下會成為學生個人成長的捷徑。在“參與式教學”的實踐中,孩子們參與到教師的教育教學中,從問題的提出,到措施的制定,從過程的設計,到結果的推演,全程參與,讓學生有一種參與感、收獲感和滿足感,還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參與學習的熱情。學生在其中會真切地感受到自己是課堂的主宰,是課堂的主人,是課堂的實際主體。于是他們會在學習方面積極主動,熱情參與,收獲滿滿。這樣通過老師的設計、學生的參與,他們不僅能夠獲得豐富的知識,還能鍛煉自己的各項能力,在參與中體現自己的地位和價值。
二、增強課堂氣氛,提升教學質量
大部分初中生都是很叛逆的,如果老師還是那種陳舊的俗套的沒有改變的滿堂灌,孩子們會特別討厭這種課堂。也就是說原先的“填鴨式”教學模式必須得改變了。怎么改呢?有什么方向呢?“參與式”教學就是一個很好的方向。第一,它能夠調動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興趣。學生在“參與式”教學模式下,在參與課堂的各個環節中能夠體驗到自己主人翁的地位,自己的人格和尊嚴受到了尊重,孩子們會有一種滿足感。在滿足感的驅使下,他們會直接產生對該門學科的興趣,甚至是提高對該門學科的興趣。興趣提上來了,課堂的活躍度就有了,同學們的參與量就高了,同學們的參與熱情就大了,整個班級的學習氣氛就濃厚了。這不正是廣大的一線教師所希望的嗎?第二,“參與式教學”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
三、深度思考,加強交流
盡管現在放開二胎了,可是現在初中階段的大部分孩子還是獨生子女。因為他們沒有兄弟姐妹的感覺,也就是說缺乏有兄弟姐妹的親情經驗,導致孩子們不能更好地與他人進行交流,不能多考慮一下別人的感受,不能擁有一顆感恩、分享和服務于他人的心。這是一個很嚴重的社會問題。在他們的內心深處,他們是孤獨的,他們覺得自己是世界的中心,所有的一切事務都應該圍繞著他們來轉。這就是現狀。而“參與式教學”可以更好地讓他們體驗到交流的快樂、分享的快樂和合作的快樂。很顯然,在他們這個階段,對他們進行溝通能力的培養和訓練對于他們來講是再合適不過的了,是再重要不過的了。在“參與式教學”中,他們需要與老師交流,需要與同學交流。這里的與同學交流又分為了競爭的交流和合作的交流。在自己的小組內是合作的交流,鍛煉了自己分析、歸納、總結等各種能力。在和其他小組進行交流的時候,是競爭的交流,他們會學會邏輯、想象和抓細節的能力。這種溝通無疑是能夠極大地提高他們的交際能力的。而在與老師、與合作伙伴和競爭對手的交流中,他們自然會對所思考的問題不斷地進行深入,不斷地進行拓展延伸,所以自然會加強他們對問題的深入研究。這就很自然地提高了他們的研究鉆研能力。
四、提高數感,形成意識
數學這門課程與日常生活實際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數學這門學科來自于現實生活,但是數學的有關知識是抽象的,不是具體可感的。然后,“參與式教學”會通過教師創設有意思的生活場景吸引著學生參與到課程的各個環節當中來,使數學知識不再抽象,不再遙不可及,而是變得形象、具體和觸手可及。“參與式教學”比較好地實現了郭思樂教授提出的“生本”理念和新課程標準提出的“以人為本”的理念。在“參與式教學”的實施過程中我們教師給學生搭建一個自主研究和深入探討的平臺,逐步地培養出了學生的數學思維和數學思考方式,學習數學的目的就達到了。
綜上所述,“參與式教學”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把學生的主人翁地位給體現得淋漓盡致,把課堂交還給了學生。鄭立平老師的著作《把班級還給學生》就強調了這一點,我們這里主張把課堂還給學生,更是體現了這一點。讓我們來共同探討教學過程中的參與藝術,從而提高初中數學的教學質量吧!
作者簡介:梁志胤(1973.04—),男,山東日照市人,本科學歷,中教一級,研究方向:初中數學教學及學生學習能力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