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金仙

【摘 要】目的: 護理干預對抑郁癥患者行重復經顱磁刺激治療的影響研究。方法: 采用電腦隨機法將我院于2019年10月-2020年2月間收治的50例行重復經顱磁刺激治療的抑郁癥患者劃分為2組,評價不同護理模式的干預效果。結果: 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高,P<0.05。結論: 抑郁癥患者行重復經顱磁刺激治療中應用個性化護理干預可提高療效,促進康復。
【關鍵詞】抑郁癥;經顱磁刺激治療;護理;負性情緒
【中圖分類號】R473.74 ? ? ?【文獻識別碼】B【文章編號】1002-8714(2020)10-0232-02
抑郁癥是精神科常見疾病,又稱為抑郁障礙,因諸多因素影響導致我國抑郁癥患者數量不斷上升,高發人群為青壯年,臨床治療多應用抗抑郁藥物,但起效緩慢,治療周期長,可能影響患者依從性;因此如何選擇一種安全可靠、有效的治療方式成為當前臨床治療抑郁癥面臨的重要問題[1-2];同時抑郁癥患者伴隨嚴重的心理負擔,為提高療效加強治療期間的護理工作意義重大。文章納入我院于2019年10月-2020年2月間收治的50例行重復經顱磁刺激治療的抑郁癥患者,分析護理干預的效果,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時間:2019年10月-2020年2月間;分組:觀察組與對照組各25例,觀察組中男17例、女8例,年齡范圍在21-45歲,平均為(33.2±4.0)歲;對照組中男18例、女7例,年齡范圍在23-46歲,平均為(33.9±4.2)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結果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觀察組應用個性化護理干預,①基礎護理:觀察患者是否有自殺或自傷念頭,護士評估患者情緒狀態,制定護理方案前綜合考慮患者的個體差異性,采取針對性預防措施,重視住院安全管理工作,增加巡視次數。②心理護理:觀察患者情緒現狀,護士主動關心患者,通過護患溝通了解患者的性格缺陷,結合多方面因素考慮,提供心理疏導,護士通過肢體語言拉近護患關系,提供心理支持。③運動護理:護士鼓勵患者堅持運動,如健身操、羽毛球、太極拳等,通過運動形式轉移患者注意力,每周保持一到三次的運動頻率,運動強度遵循循序漸進的頻率。④安全管理:維護病房環境干凈整潔,布置盡可能簡單,每日排查病房內是否存在危險物品,保護患者安全,家屬陪同患者進行戶外活動。⑤家庭社會支持:護士及時與患者家屬溝通,解釋家庭社會支持的重要性,定期電話聯系家屬主動探視,讓患者感受到人文關懷。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包括治療前準備、治療中觀察體征、治療后健康教育等。
1.3 觀察指標
分別于治療前及治療6周采用HAMD量表評價臨床療效,痊愈:HAMD減分率≥75%;顯著進步:≥50%;進步:≥25%;無效:<25%;總有效率= (痊愈+顯著進步+進步) /總例數×100%[3]。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8.0統計軟件,計量資料用-x±s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評價兩組療效
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高,P<0.05;見表1。
3 討論
隨著現代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鎮居民生活壓力不斷增加,抑郁癥的發病年齡逐漸呈現年輕化趨勢,抑郁癥發病后會對患者的家庭以及社會均造成沉重負擔,發病后的主要臨床表現包括乏力、體重下降、睡眠障礙、低落情緒、悲觀厭世等;部分病情嚴重患者甚至可能對自己及他人生命安全產生威脅。
重復經顱磁刺激的治療原理是利用電流調節神經細胞動作電位,對神經電生理活動產生影響,治療優勢包括安全無創。文章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高,P<0.05;分析原因發現,觀察組應用個性化護理,護士根據患者的情緒狀態、性格特點及需求制定護理方案,轉變被動式護理,堅持個性化原則,符合人性化要求,堅持以人為本,圍繞患者自身實施干預,護士樹立高度工作積極性與責任心,更加滿足當前臨床患者的需求[4]。
綜上所述,抑郁癥患者行重復經顱磁刺激治療中應用個性化護理干預可提高療效,促進康復。
參考文獻
[1]譚流芳,唐素園,張程赪等.認知護理干預聯合重復經顱磁刺激治療雙相障礙Ⅱ型患者臨床療效對照研究[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8,12(19):5-7.
[2]袁瑩,陳明霞.重復經顱磁刺激治療精神分裂癥的護理效果分析[J].中醫臨床研究,2018,10(27):18-20.
[3]梁寶珍,劉真文.重復經顱磁刺激治療廣泛性焦慮的心理護理分析[J].臨床檢驗雜志(電子版),2019,8(2):39-40.
[4]左蘋.實施綜合護理對于重復經顱磁刺激治療依從性的影響效果分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7,11(16):18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