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有春
摘要:電費回收工作對電力企業的影響作用巨大,而電力資源又是用戶日常生活與工作所必要的條件,所以為了實現縣級電力企業電費回收的有效性,需要建立規范管理制度,提升用戶的自覺繳費意識與員工的收費責任意識,體現電力企業良好的管理能力。
關鍵詞:電力;電費回收風險;預防控制;措施
引言:
電力企業投資巨大,為了不斷提高電力企業的供電水平,必須不斷地修復和升級電力系統,電費的回收是電力企業的主要收入來源。近年來,在各地區電力企業經營過程中,出現了電費逾期等問題,嚴重制約了其管理。從長遠來看,這肯定會影響他們的可持續發展。為了確保電力企業的健康發展和社會的繁榮穩定,預先控制電費回收風險是供電企業需要關注的重點任務之一。
1電力企業在電費回收風險
1.1? 電費回收流程問題
隨著電力企業主動服務理念的不斷提升以及信息化技術的有效支持,現在的電力企業已經對用戶的管理提升到了一個較高水平。但是面對巨大的用戶數據,即使有企業級的用電營銷管理信息系統的支撐,仍不能確保每個用電客戶的信息準確無誤。這樣會導致電力企業的電費回收就會出現許多不必要的問題,部分用戶也會因為電力企業的服務不當而投訴企業。電力企業受到設備與資源的影響,在抄表階段,會因為基礎性的操作不當而出現漏洞。由于鄉鎮或偏遠地區通訊信號問題,或者是電表故障,低壓集抄系統無法確保將智能化的抄表工作全部落實,最終一些用戶還是需要抄表員到達現場進行手工抄表。如果出現極個別抄表員為了工作方便而隨意進行估算電表數值,就會導致用戶與員工之間的糾紛問題,電費回收的工作就不能順利進行,并且會引發客戶投訴。
1.2? 先使用后繳費的模式限制
目前的電力資源用戶,有一大部分是居民用戶。很多地方的居民尤其是偏遠地區的用電客戶,對電力資源是一種商品的認知不足。電力資源這種不能直接接觸的商品,通常不被人們看作是一種需要等價交換的商品,這就很容易導致用電客戶主動繳納電費的積極性不高,容易出現不按期繳費、故意拒絕繳費、欠費過多無力繳納電費等現象。而且我國的電力企業常見的收費模式,就是用戶根據自己的需要用電,電力企業對用戶的用電量統計之后,收取用戶的費用。所以對于電力企業來講生產電力資源、用戶持續用電、用戶不繳費等風險問題,都會導致電力企業的經營活動受阻。我國一般采用的是每月抄錄電表數據的方式進行電費統計回收,而一部分用戶由于法律意識不強,很容易出現隨意改動電表,故意造成偷電的現象,這也加大了電力企業電費回收的難度。
1.3? 用戶的法律意識問題
一些用戶在先用電后付費的模式之下,會采用拖欠電費的形式,逃避收繳電費的過程。這部分用戶不具備良好的法律意識,個人征信不良記錄較多。而縣級電力企業面臨的用戶問題更加突出,一些用戶不主動繳費或許不是因為沒有能力繳費,而是有意識出現惡意拖欠的行為。這時電力企業內部就會出現資金回籠困難的問題,內部資金周轉不善。
2預防電費回收風險的措施
2.1? 提高工作人員素質水平
在抄核收這個過程中,相關人員的素質水平直接影響到了電費回收的效率。因此,嚴格審查這部分人員的素質水平和業務能力是供電企業必須要做到的事情,這樣能夠有效保證抄核收人員在抄表過程中嚴格進行,提高工作效率,有效減少電費回收風險。為此,企業應當做到以下幾點:一,要定期的審核員工,要求其確定掌握此環節的各個要點以及相關制度規范的要求,確定其素質水平并無問題;二,此環節工作人員要提高自身的信息收集和信息處理的工作能力,并且對用戶環境有一定的敏銳度,并及時采取措施,避免回收風險的發生;三,要構建抄核收環節的健全服務體系,提高服務的質量,有利于塑造良好的企業形象,能夠使用戶可以對其產生良好的印象。
2.2? 完善抄表制度并嚴格遵守
在電力市場剛實施的時候,我國的電力局已經制定了一套抄表制度,但是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其抄表制度也需要不斷完善和發展,最重要的還是能夠嚴格按照制度執行并對其進行維護。不同規模的企業所實施的抄表制度也不盡相同,而臨時用電,未按時繳費的用戶也會按照國家規定對其采取預收電費或者滯納金,降低電費回收風險。
2.3? 為用戶提供多種便利的繳費渠道
在以前,用戶的繳費方式是挨家挨戶去收,之后就是規定一個地點去繳費,最后就是達到一定的時間去收取電費。如果能夠有一個極為便利的繳費方式,則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用戶繳費的主動性,長此以往就會形成一個良好的習慣,不再拖欠電費。在如今這個信息發達的時代,網上購物和手機消費逐漸替代了傳統的現金支付,而電費水費的收取也可以滲透到每家每戶,使用手機進行繳費更為便利,還足不出戶。而且,供電企業可以完善用戶的聯系方式,通過短信或者微信的方式提醒用戶繳費。若是用戶是特殊群體,比如老弱病殘群體,則可以直接上門收取電費。供電企業也可以引入營業廳坐收方式,或者更為有條件的可以委托金融機構代收或者代扣。
2.4? 建立電費回收管理體系
構建一個完整的預防電費回收風險的管理體系,能夠有效保障電費的回收,降低電費回收風險。因此,在這個管理體系中供電企業應做到:一,在管理體系構建之前需要進行市場調查,了解到每個用戶的信用度,并制定相應的等級評價,按照用戶的等級來進行相應的電費回收措施。同時,必要的經濟手段和法律手段是需要有的,并將其運用到電費回收過程中。二、供電企業要做好電費預交機制,克服先用電后繳費的弊端。三、供電企業還要做好電費回收風險評估機制。在這一機制下,需要工作人員統計好欠費情況、用電量異常等問題,并將其作為指標,對電費回收風險進行評估。根據實際情況跟一些用戶進行溝通,并采取有效措施,降低電費回收風險。
結束語
通過以上分析可知,造成電費回收風險的原因還有很多,若是出現電費回收不及時、不準確或者無法回收等問題,一定要及時進行處理,避免給企業造成損失和導致企業無法征程運行。因此,供電企業一定要從多方面進行觀察,及時有效的采取電費回收風險管理對策,盡可能的早些時候降低電費回收問題的發生率,提高回收電費的有效性。同時,要根據風險分析,做好風險規避措施。
參考文獻:
[1]?? 王莉,段霽容.電費回收及風險防控技術推廣與實踐[J].山西電力,2018(02):62-64.
[2]?? 李秋旭.電費回收風險管控" 三預" 措施[J].中國電力企業管理,2018(04):60-61.
[3]?? 覃明吉,寧慧欽,劉義華.淺談電力電費回收風險預控管理[J].通訊世界,2015(5):10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