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國內學者致力于網絡訂餐研究理論和實踐并取得一定的成果。通過Citspace軟件對591篇CNKI收錄文獻進行計量分析發現,網絡訂餐研究受關注程度越來越高;研究主題主要包括互聯網思維、食品安全問題、移動電子商務等;研究階段分為成長期(2008~2013)、爆發期(2014~2015)、發展期(2016至今)。從總體上看,網絡訂餐研究仍需進一步深化,因此建議增強網絡訂餐研究內容的系統性、方法的科學性和成果的實用性。
關鍵詞:網絡訂餐;citespace方法;研究現狀
引言
近年來,人們的生活不斷與日益完備的互聯網緊密結合,網絡訂餐的方式也隨之全面滲透到我們的日常生活。在互聯網時代,網絡訂餐依托網絡技術,構建連接消費者和餐飲商家的平臺,將傳統餐飲行業與互聯網深度融合,消費者通過網絡即可進行在線餐飲預定和并享受配送服務。網絡餐飲行業的迅速發展引起了各界學者的關注,因此,有關網絡訂餐的研究文獻不斷涌現。本文將通過分析近十年來的網絡訂餐研究文獻,進一步明確網絡訂餐領域的研究現狀和熱點。
1、研究方法和樣本
在本研究中將運用陳超美教授開發的citespace可視化分析軟件。利用citespace繪制出的知識圖譜發現網絡訂餐的研究進展和當前的研究熱點。
本文研究數據樣本數據來源于中國知網(簡稱CKNI)數據庫,樣本主要采集于2019年6月份。由于學術界對網絡訂餐、網上訂餐、網絡餐飲、外賣的用法較為相似,為了保證收集到的數據范圍最大,本次文獻檢索項為主題,檢索詞為“網絡訂餐”“網上訂餐”“網絡餐飲”“外賣”,檢索主題詞之間為“或”的關系,文獻來源類別為“全部”,檢索的年份跨度為2008~2018年,在檢索結果中通過人工方式逐一篩選,共得到有效的文獻數據樣本為591篇。
2、網絡訂餐研究文獻變化趨勢
年度發表文獻的數量和變化趨勢有利于我們了解該研究領域的重要性和受關注程度。對近10年來國內網絡訂餐研究文獻的數量變化趨勢統計發現,關于網絡訂餐研究年度文獻數量總體呈上升趨勢,2013年以前,文獻數量變化幅度較小,且均低于10篇,2014年以后文獻數量開始顯著攀升,文獻增長幅度十分明顯,2018年文獻數量突破200篇。究其原因可能是2014年各個網絡訂餐平臺通過補貼的方式拓展市場,刺激餐飲商家和消費者的使用,一時之間網絡訂餐的需求量暴增。網絡訂餐的爆紅催生了學術界關于網絡訂餐的研究。
3、網絡訂餐研究熱點
3.1 關鍵詞共現分析
關鍵詞是對文章內容的高度總結和概括,Citespace軟件中的關鍵詞共現功能顯示關鍵詞的頻次、中心度性以及不同關鍵詞之間的聯系,通過分析關鍵詞共現圖譜可以反映出這一領域的研究熱點。其中,關鍵詞頻次的高低反映研究的廣泛程度,中心性(Centrality)代表關鍵詞在整個關鍵詞共現網絡中的中心地位,中心性的取值越高代表中心性越強,一般來說,中心性超過0.1的節點可被稱作是關鍵節點。在citespace最終得到的關鍵詞共現圖譜(如圖1所示)。
高頻關鍵詞體現了當前網絡訂餐研究領域的專家學者、機構共同關注的研究主題。從圖1中可以看出,頻次出現較多的依次為網絡訂餐(60)、外賣(60)、食品安全(55)、O2O(47)、大學生(44)、O2O模式(38)、網上訂餐(33)、餐飲業(23)、餐飲外賣(23)、校園外賣(15)等,括號內標出的是節點頻次。
高中心性體現節點處于關鍵中心地位,中心性較高的依次是餐飲業(0.64)、餐飲(0.55)、商業模式(0.53)、餓了么(0.58)、食品安全監管(0.45)、食品安全問題(0.45)、結構方程模型(0.36)、餐飲O2O(0.35)、移動互聯網(0.33)、食品監管(0.32)等,括號內標出的是節點中心度。
綜合考察頻次和中心度,得出國內網絡訂餐的熱點研究主題包括網絡訂餐(餐飲、餐飲業、網上訂餐)、食品安全(食品安全監管)、O2O(O2O模式)、商業模式、互聯網+、營銷策略等。
3.2 關鍵詞共現聚類分析
在關鍵詞共現圖譜的基礎上,運行關鍵詞聚類功能共呈現出11個聚類,如圖2所示。為了獲得較為理想的圖譜需要,Citespace會依據網絡結構和聚類的清晰度,提供模塊值(Modularity ,Q值)和平均輪廓值(Mean Silhouette ,S值)。一般來說,當Q>0.3時表示聚類結構顯著,當S>0.5時表示聚類是合理的。因此,從圖2左上角區域可得知,該聚類模塊值Q值=0.8078,平均輪廓值S值=0.878,即Q值0.8078>0.3且S值0.878>0.5,所以得出結論樣本關鍵詞聚類結構顯著、聚類是令人信服的。
在圖2所示聚類中,聚類#6、聚類#7、聚類#9、聚類#10雖然輪廓值為1,但是關鍵詞數量較少而不具有代表性,因此選取的代表聚類僅為聚類#0 互聯網思維、聚類#1 食品安全問題、聚類#2 移動電子商務、聚類#3 安全監管。
4、網絡訂餐研究熱點遷移
Timeline視圖是勾畫聚類之間的關系和某個聚類中文獻的歷史跨度。通過Timeline視圖也可以觀察到網絡訂餐研究熱點在不同時期的變化。在citespace所得出的關鍵詞聚類視圖基礎上,以Timeline(時間線)視圖的方式呈現關鍵詞聚類時間線視圖(如圖3所示)。通過時間線視圖3,我們可以將網絡訂餐研究的變遷過程分為以下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網絡訂餐研究成長期(2008~2013)。在我國網絡訂餐興起的幾年里,研究熱點關鍵詞有網絡訂餐、餐飲企業、網上訂餐、電子商務等,說明該階段主要研究重心是網絡訂餐的概念、基本原理、系統設計等理論基礎方面的理論研究。
第二階段,網絡訂餐研究爆發期(2014~2015),網絡訂餐的研究文獻暴增,新增的熱點關鍵詞包括商業模式、餐飲O2O、食品安全、消費行為、外賣平臺、營銷策略、互聯網思維等。
第三階段,網絡訂餐研究發展期(2016至今),網絡訂餐研究文獻數量仍然保持逐年增加的趨勢,網絡訂餐的研究框架相對穩定,只有少量的新增的熱點關鍵詞,包括監管體系、網絡餐飲平臺、商家、學生等。這說明網絡訂餐研究內容更加深入細化,不再只是停留在籠統地看待網絡訂餐,而是對各個主體均進行深入剖析。
5、結論與啟示
本文利用Citespace可視化技術對網絡訂餐研究的文獻數量分布、關鍵詞共現等進行了數據的挖掘和統計分析,得出以下研究結論。
一是從年度文獻統計來看,表明網絡訂餐研究受關注的程度越來越高,但從側面來看是網絡訂餐研究成果數量仍然偏少。
二是從關鍵詞類圖譜來看,2008~2018期間網絡訂餐的研究熱點關鍵詞較多,從中也可看出當前網絡訂餐研究的內容是極為廣泛的。基于關鍵詞聚類圖譜梳理出網絡訂餐研究主題主要包括互聯網思維、食品安全問題、移動電子商務等
三是從關鍵詞聚類時間線圖來看,網絡訂餐研究熱點演進與網絡訂餐發展軌跡基本相吻合。同時,隨著人們對網絡訂餐研究的認識不斷深入,網絡訂餐研究重點也從網絡訂餐的理論模型研究轉向網絡訂餐實際問題的關注。
由此可見,網絡訂餐研究總體呈現良好的發展趨勢,越來越多的學者投入到網絡訂餐研究中。但鑒于國內網絡訂餐發展起步較晚,關于網絡訂餐的理論和實踐均有待深化,未來網絡訂餐研究可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
第一,增強網絡訂餐研究內容的系統性。盡管網絡訂餐研究的內容是廣泛的,但是學者應在網絡訂餐的基本概念上達成共識,在此基礎上形成一個完整的理論體系。
第二,注重網絡訂餐研究方法的科學性。當前國內網絡訂餐研究過分關注定性的研究方法,即通過“判定式”的研究。在網絡訂餐的研究中應將質化研究與量化研究相結合,增強研究成果的科學化。
第三,提升網絡訂餐研究成果的實用性。在緊跟國際研究熱點的同時,應以我國網絡訂餐存在的現實問題為基礎形成符合我國實際的研究成果,避免一味地追趕新模式、新技術。
參考文獻:
[1] 陳悅,陳超美,劉則淵,等.CiteSpace知識圖譜的方法論功能[J].科學學研究,2015,33(02):242-253.
[2] 羅津,劉麗,俎曉芳,等.近20年鄱陽湖研究追蹤——基于CNKI和CiteSpace文獻計量法[J].江西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9,43(02):206-213.
[3] 李洪磊,姜珊.O2O模式下的“餐飲外賣”對餐飲業的影響[J].電子商務,2017(07):1+67.
作者簡介:
馬元,南華大學經濟管理與法學學院,主要研究方向為智慧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