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8日,山西大眾瑞豪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正在對筆頭加工設備的運行情況進行監測。該公司通過自主創新、自主研發,完成了國產不銹鋼筆頭項目全流程生產工藝技術,目前已基本成熟穩定。 試生產的筆頭經國家輕工業自來水筆圓珠筆質量監督檢測中心進行檢測,書寫順滑、出墨均勻,各項參數均優于國家相關標準要求。產品達到行業先進水平,打破了國外壟斷,填補了國內空白。■ 科學導報記者劉俊英攝
科學導報訊 記者李軍 10月27日,記者從山西省科協獲悉,為助力全省科技經濟深度融合發展,省科協、山西省智能制造聯合體、山西省紡織產業創新聯盟專家一行9人,赴山西運城永濟凱通印染公司開展企業智能創新服務。
在永濟市凱通印染有限責任公司,專家一行參觀了企業生產車間、智能指揮中心、質量檢驗室、染料自動配送車間,深入了解智能制造生產情況以及亟需提升和突破的關鍵節點。同時,聽取了企業關于實施智能制造發展現狀的匯報,討論了目前存在的問題、短期內可順利實現改善目標的解決方案及實施路徑。
山西省智能制造聯合體秘書長、太原理工大學寇子明教授,中北大學王宗彥教授,太原科技大學王安紅教授,山西省紡織質檢中心主任謝民希等4位專家通過了解企業在智能創造方面的攻關需求,對該企業目前遇到的問題給予了自己的建議與意見。他們強調,智能制造是廣義的、分階段、分級別的,企業一定要根據實際分層次、分類別循序漸進實施;建議凱通公司加快數據應用向數字化轉換的步伐,積極將基礎數據、經驗數據、技術指標和重要環節數據同行業關聯,形成數字化模型;他們希望盡快將座談會討論的問題和工作推進設想形成會議紀要,整理并選出幾個關鍵的問題,交由專家分組梳理,通過方案論證,重點實施,體現實效,做成特色。
省科協表示,在推進科技經濟融合項目的過程中,科協的職責就是本著“見好面、握好手、好好談”的工作原則,搭好橋梁,將專家所能、企業所需結合起來,積極服務企業行業的科技進步,努力解決企業發展的瓶頸問題。并希望凱通公司能以此為契機,充分利用省科協、省智能制造聯合體、省紡織產業創新聯盟平臺,積極融合,共同努力,將凱通公司打造成山西省智能制造模范標桿企業。
山西省紡織產業創新聯盟組織了本次服務調研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