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俊
對于很多人來說,阿爾茨海默病(AD)既陌生又熟悉。也許在您的身邊,就有這種疾病的患者,或者多多少少聽說過關于這種疾病的故事。
有研究發現,睡眠障礙導致阿爾茨海默病的機制。老年人的晝夜節律紊亂可能是阿爾茨海默病及其進展的標志。有研究提示,可以通過睡眠情況,在某種程度上預測一個人的一生當中,最有可能發生阿爾茨海默病的時間。從來源上看,阿爾茨海默病的特異性病理標志物,β淀粉樣蛋白可以看作是大腦的一種代謝廢物。正常情況下,大腦每天都會產生各種代謝廢物,但隨后就會被清除出去。只有當人體進入深度睡眠時,腦脊液才會大量涌入腦組織,開始“打掃衛生”。因為腦神經放電時需要消耗大量氧氣,這些氧氣是靠血液帶進來的,人在清醒時以及REM睡眠時(即快速眼球運動睡眠期,是睡眠中的一個重要階段)腦神經一直在持續放電,耗氧量居高不下,所以血液必須保持高速流動。但在深度睡眠階段,當腦神經集體休眠時,耗氧量快速下降,不需要那么多血液了,此時腦部的血液流速會降低25%,此期間腦脊液清掃出的廢物是白天的10~20倍。
而慢性睡眠片段化還可以改變腸道微生物菌群的表達,導致參與促進宿主有益免疫反應的基因下調和參與脂多糖(LPS)合成和轉運的基因上調,誘發全身和脂肪組織炎癥和胰島素抵抗。通過形成涉及內分泌和免疫系統的雙向通訊軸,來調節大腦的神經化學和神經代謝信號傳導途徑,加速了神經炎癥和神經退行性疾病的進展。
華盛頓大學的研究人員發表在最新一期《科學》(Science)的文章指出:人只要一晚沒睡,β-淀粉樣蛋白和Tau蛋白都會同時增加,而長期的睡眠剝奪,會使Tau蛋白加速轉移到多個腦區。在研究中,研究人員首先對小鼠進行了短期睡眠剝奪實驗,他們讓小鼠在其正常睡眠期間保持清醒,結果使小鼠腦部Tau蛋白積累增加了2倍。接下來,他們希望在人體上再次確認,于是他們招募了8位30歲至60歲的健康成年人,比較了正常睡眠和一晚不睡條件下腦部β-淀粉樣蛋白和Tau蛋白的情況。結果發現,與小鼠實驗中類似,健康成年人一晚不睡覺,Tau蛋白也大幅上升,增加幅度超過50%,與此同時,β-淀粉樣蛋白也增加了30%。
1.治療基礎疾病。抑郁、睡眠呼吸暫停或不寧腿綜合征有時會導致睡眠問題。
2.建立常規。保持規律的吃飯、起床和睡覺時間。
3.避免興奮劑。酒精、咖啡因和尼古丁會干擾睡眠。限制這些物質的使用,尤其是在晚上。另外,晚上清醒的時候不要看電視。
4.鼓勵體育鍛煉。散步和其他體育活動有助于促進晚上更好的睡眠。
5.限制白天睡眠。白天尤其是下午盡量不要打盹。
6.在晚上營造一個平和的氣氛。通過大聲朗讀或播放舒緩的音樂,來幫助患者放松。舒適的臥室溫度也可以幫助患者睡個好覺。
7.管理藥物。一些抗抑郁藥物,如安非他酮和文拉法辛,會導致失眠。膽堿酯酶抑制劑,如多奈哌齊,可以改善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的認知和行為癥狀,但也會導致失眠。如果患者正在服用這些藥物,請咨詢醫生。服藥不晚于晚餐通常有幫助。
8.考慮褪黑素。褪黑素可能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睡眠,以及減少日落綜合征的癥狀。
9.提供適當的光。傍晚的強光療法,可以減輕患者的睡眠—覺醒周期紊亂。夜間適當的照明也可以減少黑暗環境下的躁動。有規律的日光照射,可以解決晝夜顛倒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