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秀娟
(蘭州市第二人民醫院 甘肅 蘭州 730046)
腦卒中是一種常見的腦血管疾病,此類患者容易出現各種各樣的并發癥,其中比較常見的一種并發癥是睡眠障礙[1]。腦卒中合并睡眠障礙會使疾病癥狀加重,需及時的進行治療,常規的治療方法是單純用藥,主要是予以口服右佐匹克隆片,但是該治療方式的治療效果往往不理想。近年來隨著臨床研究的不斷深入,發現針對腦卒中睡眠障礙采取睡眠限制療法輔助西藥治療可取得更滿意的效果,基于此本次就相關的治療探討,詳細報告如下。
選取2018 年4 月—2019 年12 月本院收治的81 例腦卒中睡眠障礙患者。納入標準:(1)患者均經心電圖檢查確診符合腦卒中的診斷標準,患者均存在睡眠障礙,表現為難以入睡或者入睡后反復醒來,睡眠質量不佳[2]。(2)患者均無藥用禁忌并且有基本認知。(3)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合并嚴重肝腎功能損傷的患者。(2)精神障礙疾病的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成以下兩組:研究組41 例,男25 例,女16 例;年齡51 ~82 歲,平均年齡(65.1±1.2)歲。對照組40 例,男24 例,女16 例;年齡50 ~84 歲,平均(64.8±1.2)歲。比較兩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
對照組采取常規治療方法,主要是為患者口服右佐匹克隆片,1 片/次,1 次/d,每晚睡前30min 口服用藥。
研究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用睡眠限制療法治療,具體方法如下:(1)先做一周的睡眠日記,記錄包括入睡時間、夜間蘇醒頻率、晨起時間等內容,上述記錄由護士與家屬一同完成,根據日記計算每周平均睡眠時間與睡眠效率,其中睡眠效率為平均睡眠時間除以平均臥床時間。(2)以患者上周入睡時間為本周睡眠時間,但固定起床時間,臥床時間不得低于上周平均睡眠時間,若本周失眠效率大于90%則下周提前15min 上床,睡眠效率為85%~90%維持臥床效率不變,低于85%接下來的一周上床時間推遲15min。(3)以上睡眠程序反復進行直至患者睡眠時間大于理想睡眠,在干預的時候白天盡可能減少睡眠時間,避免夜間出現睡眠困難情況,并且在晚間入睡前禁止飲用濃茶、咖啡、可樂等具有提神醒腦的飲品,保持睡眠環境的安靜以提高睡眠質量。
兩組患者均進行3 個月的干預,期間不使用其他的鎮靜催眠藥物,避免影響治療效果。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使用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評價患者神經功能,分值為0 ~42 分,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神經功能障礙越嚴重;采用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量表(PSQI)評價患者睡眠治療,量表分值在0 ~21 分,得分越高表明睡眠質量越差。
使用SPSS21.0 軟件進行統計學結果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表示,P <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干預3 個月在NIHSS、PSQI 評分上均較干預前降低,但研究組降低幅度較對照組顯著(P <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NIHSS、PSQI 評分比較(±s,分)

表1 兩組患者NIHSS、PSQI 評分比較(±s,分)
組別nNIHSSPSQI干預前干預后干預前干預后研究組4122.15±3.15 9.25±1.23 13.25±1.51 7.12±1.02對照組4022.08±3.12 13.02±1.66 13.14±1.49 9.66±1.21 t-0.10011.6330.33010.224 P-0.9200.0000.7420.000
腦卒中合并睡眠障礙在臨床中常見,腦卒中睡眠障礙通常發生在腦卒中急性期,發病的時候意識障礙在清醒后3d 容易出現睡眠障礙,發病時無意識障礙者在3 ~5d 出現睡眠障礙,睡眠障礙持續常,通常在10 個月左右,這嚴重影響生活質量。對腦卒中睡眠障礙,常規是采取西醫右佐匹克隆片治療,該藥物屬于新型的鎮靜催眠藥物,可以增加患者總睡眠時間及改善質量,但是從臨床實踐情況來看,單純用藥治療方式容易受個體差異的影響使得整體治療效果不佳[3]。睡眠限制療法是新型的治療腦卒中睡眠障礙的方式,該治療方式的目的主要在于減少患者床上活動時間,提高睡眠效率[4],在治療過程根據影響患者睡眠質量的因素實施針對性的干預,調節生活節奏,幫助患者養成良好睡眠習慣,建立長期有效的睡眠—覺醒時相,如此對改善患者睡眠,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有重要幫助。本次對比了單純用藥、用藥聯合睡眠限制療法干預腦卒中睡眠障礙的價值,結果顯示在經相關干預后兩組患者神經障礙與睡眠障礙均較干預前改善,但是研究組改善幅度明顯較對照組更顯著,這提示聯合干預的方式效果滿意。
綜上所述,針對腦卒中伴睡眠障礙疾病,臨床治療中采取睡眠限制療法聯合右佐匹克隆片用藥的治療方式[5],可取得滿意的治療效果,促進患者神經功能的改善,并且糾正患者睡眠障礙,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因此值得在臨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