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梅
(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 湖北 武漢 430000)
小兒哮喘是兒童呼吸道疾病中較為常見的一種,臨床初期表現為干咳,伴隨病情進展可能會出現喘息、氣促、胸悶等癥狀[1],此病具有發病率高、起病急、反復發作、病程長等特點,如果治療不及時或者治療不當,可引起氣道縮窄重塑產生不可逆性改變,患兒出現呼吸衰竭或者心力衰竭,嚴重時會威脅生命[2]。作為一種非激素類抗炎藥物,孟魯斯特近年來被廣泛應用于治療小兒哮喘,有效緩解了哮喘發作癥狀。為分析探討孟魯斯特治療小兒哮喘的臨床治療效果及安全性,本研究將2018年10月—2019 年12 月期間我科收治的小兒哮喘患者88 例進行觀察分析,重點研究孟魯斯特治療小兒哮喘的臨床效果及應用價值,現將研究結果報道如下。
本研究數據資料來源于2018 年10 月—2019 年12 月期間收治的小兒哮喘患者88 例,按照入科時間將其交錯、單盲分為兩組,各包括44 例患兒。孟魯斯特組患兒中,男24 例,女20 例,年齡范圍3 ~7 歲,平均年齡(4.24±0.88)歲,病程3 個月~3.5 年,平均(1.95±0.82)年;常規組患兒包括男23 例,女21 例,年齡范圍2 ~7 歲,平均年齡(4.47±0.91)歲,病程2 個月~3 年,平均(2.11±0.84)年。兩組病例均符合小兒哮喘的診斷標準,同時對比兩組患兒的性別、年齡、病程等基線資料顯示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 >0.05),可以做組間對比分析。本研究中所有患兒監護人均知曉治療方案并自愿參與此項研究。
所有患兒均采用抗哮喘常規治療:炎琥寧氯化鈉注射液+阿奇霉素注射液抗感染,平喘鎮咳,低流量吸氧,解痙等措施。在此基礎上,孟魯斯特組患兒在常規治療基礎上給藥孟魯斯特,5mg/次,1 次/d,晚飯后服用。
觀察統計兩組患兒的臨床治療效果:顯效:治療1 個療程后,喘息、氣促、咳嗽等臨床癥狀明顯改善,肺部聽診正常,胸片改變消失;有效:臨床癥狀有所好轉,胸片改變減輕;無效:癥狀、體征未見好轉或改變不明顯。總有效率為顯效和有效患兒所占的比例。同時,統計兩組患兒的肺功能指標,包括用力肺活量(FVC)、一秒用力呼氣容積(FEV1)、用力呼氣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及呼氣流速峰值(PEFR)等指標。
以SPSS22.0 軟件進行統計分析,其中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進行t 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進行卡方檢驗,以P <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孟魯斯特組患兒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5.45%,常規組患兒的治療總有效率為84.09%,組間差異顯著(P <0.05),說明常規治療的基礎上聯合孟魯斯特治療小兒哮喘臨床應用價值顯著,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臨床治療效果比較[n(%)]
對比分析兩組患兒的用力肺活量(FVC)、一秒用力呼氣容積(FEV1)、用力呼氣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及呼氣流速峰值(PEFR)等指標,結果顯示孟魯斯特組患兒的各項指標均優于常規組,差異均具有計學意義(P <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兒治療后肺功能指標比較(±s)

表2 兩組患兒治療后肺功能指標比較(±s)
組別nFVC(L)FEV1(L) FEV1/FVC(%) PEFR(L/s)孟魯斯特組442.85±0.67 6.11±0.58 66.48±10.37 6.08±0.70常規組442.24±0.56 5.09±0.62 56.25±9.805.26±0.54 t-4.25423.21544.25782.2458 P-0.01420.02230.01450.0321
常規組患兒在治療期間未出現嚴重不良反應,孟魯斯特組患兒中僅有1 例(2.27%)出現了口咽部刺痛感,給與漱口處理后癥狀緩解消除。兩組患兒的藥物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
目前,臨床尚無根治小兒哮喘的方法,治療重點仍以控制支氣管平滑肌痙攣、改善肺功能指標、緩解患兒的癥狀及痛苦為主[3]。孟魯斯特納作為一種非激素類抗炎藥物,能夠有效抑制哮喘患兒氣道內的多種致炎細胞因子,在減輕患兒氣道的炎癥的同時,可以有效降低血管通透性,改善氣道堵塞情況[4-5]。
通過本研究可以看到,孟魯斯特組患兒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常規組,差異顯著(P <0.05);孟魯斯特組患兒治療后的用力肺活量、一秒用力呼氣容積、用力呼氣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及呼氣流速峰值等指標均優于常規組,差異顯著(P <0.05);兩組患兒的藥物不良反應發生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
綜上所述,常規治療的基礎上采用孟魯斯特治療小兒哮喘的臨床效果顯著,可以有效改善患兒的臨床癥狀,增強患兒的肺功能,安全性好,可在臨床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