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 吳煥 王素萍 尹瓊(通訊作者)
(1 聯勤保障部隊第903 醫院綜合內科 浙江 杭州 310000)(2 聯勤保障部隊第903 醫院麻醉科 浙江 杭州 310000)
糖尿病具有不可治愈的特點,此類疾病關鍵是與生活方式日常行為有關。糖尿病雖不能根治,但根據醫囑堅持服用降壓藥物、合理飲食、適量運動可有效保持血壓的穩定[1]。但大多數老年患者沒有糖尿病危害的意識,經常不服藥或間斷吃藥導致血糖控制不穩定且有加重的趨勢。為了幫助患者有效控制血糖,此次研究就糖尿病知識微信平臺在糖尿病護理延伸服務中的應用效果進行觀察。
選取2018 年11 月—2019 年12 月在我院進行治療的200 例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各100 例。
對照組:男/女=52:48;平均年齡(68.32±4.87)歲;平均病程(2.11±0.69)年。
實驗組:男/女50:50;平均年齡(67.94±5.02)歲;平均病程(2.03±0.77)年。
納入標準:①符合《國家基層糖尿病管理防治指南(2018)》中糖尿病的診斷標準[2];②患者具有良好的溝通能力、語言能力、操作能力以及理解能力。
對照組進行常規護理:包括對患者定期進行電話隨訪,讓患者定時到醫院進行血糖檢測等。
實驗組應用糖尿病知識微信平臺進行糖尿病延續護理:①成立糖尿病管理小組:成立由糖尿病專家、內分泌科主任、護士長和責任護理組成的糖尿病管理小組。②建立微信群:將實驗組的100 例患者拉入由糖尿病管理小組建立的微信群中,患者可根據自身情況所出現的問題直接在群眾進行提問,由群中的管理小組成員進行專業解答。③成立公眾號:成立名為“糖尿病知識庫”的公眾號,管理小組可收集有關糖尿病知識的文稿轉發在公眾號中或根據患者問題自行編輯有關糖尿病知識的問答文章,每日分享一篇糖尿病知識在微信群中。關注公眾號的患者還可看以往已經發表過的糖尿病知識。④個性化護理:觀察群內每日打卡服藥的患者人數,對未服藥患者進行微信訪問并向患者講解糖尿病的危害行,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和自我管理意識。
觀察患者的自我管理率、服藥依從率以及進行護理后的血糖值。
自我管理率:從科學飲食、適量運動、自我管理方面進行評估:①優:日常少鹽、少糖清淡飲食;每天進行散步或慢跑等運動。②良:日常飲食清淡,也無額外加餐,但缺乏運動。③差:飲食方面沒有禁忌,不僅沒有運動,還經常久坐。自我管理率=(優+良)例數/總例數×100%。
服藥依從率:①規律服藥:每天按照醫囑內容進行按時按量服藥;②間斷服藥:想起來時才吃藥或血糖超過正常值時才吃藥,血糖下降后又不吃藥;③不服藥:無視醫囑,日常不會服用藥物。服藥依從率=規律服藥例數/總例數×100%。
數據納入SPSS22.0 版本軟件處理,以P <0.05 具有統計學意義。

表1 兩組自我管理率比較(例)

表2 兩組服藥依從率比較(例)
實驗組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更接近正常值,且比較差異顯著(P <0.05),見表3。
表3 兩組護理后的血糖值(±s,mmol/L)

表3 兩組護理后的血糖值(±s,mmol/L)
組別n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實驗組1005.52±1.226.26±1.88對照組1008.36±1.3311.47±1.58 t-15.73621.215 P-0.0000.000
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佳且有加重趨勢大部分是取決于患者本身的生活習慣、飲食習慣和服藥情況的不穩定。只有讓患者了解更多的糖尿病知識,對糖尿病危害產生畏懼心理,可提高患者對糖尿病管理的重視[3]。
微信平臺作為我國主要的交流平臺之一,其操作方便、功能齊全[4]。將糖尿病護理延伸服務中應用微信平臺可更方便快捷的與患者進行交流、討論[5]。本次研究通過成立專業的管理糖尿病管理團隊,使患者出現問題時能夠得到更專業的解答;通過成立微信群,使大家能夠及時溝通、交流;通過成立公眾號,使患者能夠了解更多、更全面的糖尿病相關知識;通過個性化護理,監督患者用藥情況,提高服藥依從性。
綜上所述,在糖尿病延續護理中應用微信平臺的效果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