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智元
(廣州市中西醫結合醫院 廣東 廣州 510800)
肋骨骨折為臨床常見骨創疾病,約占胸部骨折的50%左右,臨床依據肋骨骨折病理表現,將其分為開放性骨折及閉合性骨折兩種,其中以閉合性骨折最為常見,患者自述胸悶及疼痛感受,并于呼吸、運動、咳嗽時加重,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1]。因肋骨生理解剖學特異性及骨形態及密度差異性,臨床治療難度較大,預后周期較長,且極易出現移位等情況,嚴重影響預后轉歸。現本研究在肋骨骨折治療中輔以中藥特色療法,采用活血化瘀止痛封包進行聯合治療,特收集80 例閉合性肋骨骨折患者為觀察指標,詳細如下。
研究共收集本單位胸外科收治的閉合性肋骨骨折患者80 例為分析指標,病例采集周期為2018 年2 月—2020 年2 月,均為多發肋骨骨折,12 例患者為多根多處骨折;采用藍紅雙色數列分布,一組均分40 例設為參照組,男女性別分布25/15,年齡均值(51.03±1.95)歲;一組均分40 例設為聯合組,男女性別分布24/16,年齡均值(50.94±2.03)歲,兩組肋骨骨折患者基線資料(P >0.05)。
納入原則:(1)80 例分析對象經CT 檢查等綜合檢查確診為閉合性肋骨骨折患者;(2)研究開展征求患者及其監護人授權,簽署書面知情書。
參照組患者采用胸部固定板外貼固定,采用肋骨固定帶制動固定,叮囑患者平臥,減少活動后引起骨折端錯位移位增加;聯合組患者在參照組治療的基礎上,聯合使用活血化瘀止痛封包外敷治療,活血化瘀止痛方基本方藥為煅自然銅40g、酒川芎40g、羌活30g、雞血藤60g、醋延胡索60g、醋沒藥60g、獨活30g、白芷30g、三七40g、醋乳香60g;我院使用活血化瘀止痛封包均為廣州市中西醫結合醫院提供,每次使用時將封包加熱到50℃~60℃,采用毛巾包裹外敷于患處,觀察熱敷下皮膚表現,避免燙傷。
研究借助數字模擬疼痛量表(VAS)對患者治療前后疼痛情況進行量化評估。
研究借助統計學軟件SPSS24.0 進行假設校驗,P <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治療后疼痛量化評分比對:治療前兩組患者疼痛量化評分,差異不顯著;治療后3d、7d 聯合組患者疼痛量化評分均顯著低于參照組數據,差異顯著(P <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后疼痛量化VAS 評分比對(±s,分)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后疼痛量化VAS 評分比對(±s,分)
組別n治療前治療后3d治療后7d聯合組408.73±0.245.03±0.183.86±0.11參照組408.81±0.267.62±0.225.18±0.16 t-0.9566.5268.623 P-0.1520.0040.000
肋骨發生骨折的因素較多,多是由于外力作用下導致骨形態的損傷嚴重,甚至會導致胸腔內臟器的損傷,嚴重影響患者機體健康及生活質量。肋骨骨折伴有明顯疼痛表現,且隨著運動、呼吸、咳嗽等情況,痛感加重,患者自覺受累。臨床肋骨骨折治療,主要以緩解疼痛,恢復骨形態為主[2]。臨床學者針對肋骨骨折病理表現,臨床多采用胸部固定板外貼固定的方式,促使受損骨創愈合;但因其骨創愈合周期較長,活動制動周期長,患者疼痛無顯著改善,臨床效果呈現較大差異性。
我國傳統醫學認為骨折損傷會繼發血脈受損,進而導致淤血停滯,血瘀則不通,進而導致疼痛情況;骨損傷會導致臟腑受損,氣機阻滯,肺失宣降,痰濕郁結,進而誘發胸悶、咳嗽等一系列臨床表征;為了加速骨愈合,緩解上述臨床癥狀,傳統中醫認為,需聯合使用活血化瘀藥物進行對癥干預[3]。本研究使用廣州市中西醫結合醫院提供的活血化瘀止痛方,方中選用鍛自然銅,借助藥物接骨療傷、散瘀止痛的作用機制,廣泛應用于跌打骨折中,為外科骨傷常用藥物,并聯合使用沒藥、乳香,借助乳香芳香走竄之功效,提高活血化瘀、伸筋止痛;借助沒藥消腫活血,聯合配伍自然銅可有效提高活血散瘀功效,主治淤血痛癥;選用酒川芎行氣去濕,疏通淤阻的脈絡,有效緩解不通則痛表證,配伍延胡索行氣、活血、開郁,主治一切氣血淤滯癥狀;配合白芷,可起到柔肝止痛的作用效果;上述藥物經特殊制備成藥包,熱敷于患處,借助藥物宣發及腠理通透,共同起到活血通經、消腫散結、行氣止痛之功效[4-5]。本研究表明,治療前假設校驗兩組患者疼痛量化評分,差異一致;治療后3d、7d 聯合組患者疼痛量化評分均顯著低于參照組數據,差異顯著(P <0.05)。
綜上,于閉合性肋骨骨折治療中活血化瘀止痛封包外敷聯合肋骨固定帶治療,利于緩解疼痛感受,促使骨折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