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靜濤
[摘要]“鄉村振興戰略”的戰略規劃是基于我國的社會和鄉村發展現狀和提出來的。是基于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變化和城鄉發展的不平衡不協調的背景下提出的。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前提和基礎。本文研究了目前產業興旺發展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并據此探討解決的辦法。
[關鍵詞]鄉村振興;戰略規劃;產業興旺
[中圖分類號]F327
[文獻標識碼]A
“鄉村振興戰略”的戰略規劃從總體上來看,這是基于我國的社會和鄉村發展現狀提出來的。十九大提出我國的社會主要矛盾發生了變化,由原來的“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轉變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發展之間的矛盾”。在這個大背景下,城鄉發展的不平衡不協調的矛盾也日益突出,相對于工業的飛速發展,擁有完備的工業體系,占據世界第二大制造國的地位來看,農業發展相對滯后,農業的機械化、現代化程度還比較低,城鄉居民的收入差距也比較大,農村的社會事業也相對發展滯后。這些方面,對于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向往,顯然是短板,鄉村振興戰略就是為了解決這個短板而提出來的。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個方面來綜合推進。這五個方面來看,首要解決的是“產業興旺”的問題。古語說“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馬克思也曾說過“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鄉村產業興旺了,農民生活富裕了,才能有更高的追求,才能建設好宜居的生態,樹立文明的鄉風,治理才能更有效,生活才能從物質上和精神上更加富裕,從而建設好文明美麗宜居的鄉村,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產業興旺是不同于以前提出的生產發展的:生產發展是單純從生產力發展的角度來解決問題,而產業興旺則是要求把鄉村的產業體系健全起來,充分發展鄉村的產業體系,以期能夠讓鄉村經濟的發展起來,并且能夠持續、健康、有效的發展下去,給農民帶來穩定、長久的收入。
1 目前在山區縣城產業興旺的發展現狀
(1)有些鄉村機遇合適,正好同市縣的規劃同步,搶先發展起來。山西大同市云州區的小黃花產業就是抓住了這樣機遇,在政府的幫助下解決了資金、技術、土地、勞動力等問題,迅速地發展成為今天的大產業,為全區90%的貧困戶脫貧致富提供了助力。
(2)有些鄉村自尋產業發展之路,與企業合作發展產業。如與山西大象農牧公司合作,通過公司為村集體合作社或者單個農戶墊資、提供優質豬苗、飼料和技術服務,合同約定回收生豬等合作方式,解決了合作社或者農戶缺乏資金、技術等問題,解決了生豬銷售問題,飼養生豬的合作社或者農戶受生豬市場波動影響較少,收益穩定,平均每戶可增加家庭收入10萬元以上。
(3)就是還沒找到合適的發展產業的鄉村。
2 產業發展滯緩鄉村的原因分析
(1)艱苦的自然環境制約了鄉村產業的發展。大多數產業發展遲緩的鄉村,地理位置都比較偏僻,距離中心縣城超過50華里,山高溝深,并且大多只有狹窄的水泥路,沒有足夠的場地,沒有便利的交通,嚴重制約了鄉村產業的發展。
(2)思想認識的狹隘性限制了鄉村產業的拓展。俗話說,見識限制了想象力。在一些偏遠山區,留守的村民大多年齡在50歲以上,最多有個初中學歷,大多守著祖輩傳下來的種地技術,溫飽即安,從思想上沒有更多的想法,限制了鄉村產業的拓展;
(3)勞動力的缺乏阻礙了鄉村產業的振興。這個勞動力既指單純的體力勞動者,也包括擁有技能的勞動者。人是社會活動的主體,沒有了人這個基本因素,一切都是空談。目前,因為外出求學,謀生等原因,大部分年輕人進入大城市工作生活,勞動力的缺乏嚴重阻礙了鄉村產業的發展。
(4)資金的短缺制約了鄉村產業的振興。幾千年的農耕文化,讓大多數農民習慣了量人為出, “有多大碗吃多少飯”,他們不善向別人借錢來發展生產,不懂如何去銀行貸款來發展生產;從另一方面來講,銀行的業務大多針對工業、商業的貸款,對農村的關注度也比較少;社會閑散資金大多追逐熱門的、易于變現的投資項目,對投資周期長、利潤回報不確定的農業項目關注度較低,這種種原因導致了農村資金流動不暢,缺乏資金的支持,產業建立就沒有規模,沒有規模就會影響到產品的市場競爭力,沒有市場競爭力的產品缺乏可持續發展的動力,從而制約了鄉村產業的振興發展。
從這些原因中可以看出,自然條件、人、技術、資金、等都是制約鄉村產業振興的因素。
3 如何破解農村產業振興發展的難題
(1)以人為本,打造新時期新型農民。人是社會活動的主體,也是生產勞動的主體。在鄉村產業興旺的發展過程中,第一步要做的是留住人。缺少青壯勞動力是鄉村發展的第一個制約。所以,農村產業發展的第一步就是要用鄉情、親情召喚游子,以鄉村發展的美好愿景留住鄉村游子,回歸故里建設自己的美麗家園。其次,提高這些本土農民的職業素質。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就地培養更多愛農業、懂技術、善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近年來,各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積極聯系各級職能部門,對農民進行各種技能培訓,培訓農業技術、電工、廚師、家政等技能,用以提高農民的自身素質和職業技能。從理論上來講,培養新時期新型農民,是鄉村產業振興的基本條件,是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的必要措施之一。
以人為本,打造新時期新型農民的第二步就是要吸引人。現在很多亟需發展的鄉村,大多數沒有遭受過工業污染,還保持著淳樸的青山綠水自然風貌。吸引厭倦城市喧囂、向往恬靜鄉村的人來投資建設,并且留下成為新型農民。這部分人原來出生在城市,或者在城市生活過相當長的時間,他們了解城市人的思維方式,了解城市人對農產品需求;同時,他們把城里人的理念、技術、資金都帶回農村,給農村帶來資金的同時也帶來人力資本,給農村農業的發展帶來新鮮的力量。留住傳統農民,吸引新型農民的加入,就成為鄉村產業興旺發展過程中的一項重要任務。
(2)統籌規劃,建立農村產業興旺發展的新模式:第一是要依靠集體的力量。家庭承包責任制讓中國農民迅速擺脫了饑餓,實現了能吃飽穿暖的基本訴求。但是隨著改革開放的發展,隨著工業體系的完善,這種小農經濟的弊端也日漸顯露:田地的小塊劃分不利于農業機械化的使用;以家庭為經營單位的生產條件簡陋,經營規模小,技術難以革新,難以積累和儲備更多財富去擴大再生產;抵御天災人禍的能力薄弱;需要投入的精力大等等。這些都要求在鄉村產業興旺過程中建立新型的農業生產方式:一是建立新型農業合作社。在土地個人承包的基礎上,把整個鄉村的事物整體統籌,統一協調。蘇州市蔣巷村做的比較成功:他們首先將所有耕地統一由專人來耕作;然后安排年老體弱者打掃村里的公共衛生,或者做村養老院的服務人員;再把所有愿意留在村里的青壯勞動力安排到村辦企業去打工。這樣統籌分配下來,蔣巷村的糧食產量和村辦企業的經濟收入都在蘇州市名列前茅。俗話說“獨行快,眾行遠”。要想實現鄉村產業興旺的高質量發展,需要集體的力量,需要眾人的團結協作。第二是要采取靈活的合作方式。組建集體農業合作社的方式可以是靈活多樣的:傳統的資金入股,勞動力人股,財產權入股,這樣能激起農民加入合作社的熱情;同時由于參股,使農民在打工者的身份之外有了合作者的身份,能夠引發農民的主動作為的激情。再者,在合作社的統一勞動中,也容易讓農民產生一種集體的歸屬感、成就感、榮譽感,從而激發干事創業活力。
通過統籌規劃,建立農村產業興旺發展的新模式,重新塑造農民作為建設家鄉主人翁的主體意識,明確自己在產業興旺過程中應該承擔的主體責任,從而積極、主動、熱情的參與到農村的產業興旺發展中去,發揮出積極的功效。
(3)融合發展,搭建農村產業興旺新框架。在農村推廣鄉村振興戰略的前提是完善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和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制度政策,把“米袋子”緊緊抓在自己手里的原則不能變,但同時,為了提高鄉村農民的生活質量,推動農村農業的高質量發展,在鄉村實現產業興旺,需要發展傳統農業以外的其它產業,也就是要搭建農村產業興旺新框架,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融合發展,搭建農村產業興旺新框架,第一是要想方設法來延長產業鏈,努力向產業鏈上游下游盡力延展;其次要努力提升價值鏈,通過參與生產經營活動,采用新型生產方式和利用現有資源等方式,來提高農業和農業產品的附加值;最后就是要把產業鏈的利益最大化,讓所有參與者能共享利益鏈,分享到產業鏈增值的效益。第二是利用農村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利用沒有被現代化工業所污染的青山綠水的自然環境,建立康養、養老、休閑、旅游、度假等一二三產業的融合發展機制。
康養、養老、休閑、旅游、度假是近年來在農村地區廣泛發展一種新型農業生產經營形態,也是多數農村產業興旺發展的模式。這些產業的發展,首先能夠在農村提供更多就業崗位,讓農民可以就近打工,一些仍然有勞動力的老年人、體弱者也有了打工的機會;其次,給農民帶來財產性收入,部分村民可以通過出租房屋、土地使用權獲得收入;再次,相關產業如交通、餐飲、小商品銷售等等,讓農民的收入渠道更寬、更加多元化,不用再守著土地,看老天爺的臉色生活。
農村一二三產業的融合發展,很好地連接了城鄉之間的發展要素,讓農村居民不用舍家離鄉就能實現增收致富。是農村產業興旺發展的必選項目。
4 結語
鄉村振興戰略,是關系到國計民生的大事,鄉村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戰略能否順利實施的基礎。要發展好鄉村產業,歸根結底,就是要聚攏人心,統籌規劃,讓鄉村的產業融合發展,發展高質量的現代農業,讓農村成為最宜居的故鄉,讓農民成為受人尊敬,讓人向往的職業。
[參考文獻]
[1]王玉鵬.以全域旅游助推鄉村振興[N].經濟日報,2020(05).
[2]常慶欣.堅持新發展理念,引領鄉村振興[N].經濟日報,2020(05).
[3]張志鋒.返鄉人鄉創業帶動鄉村振興[N].人民日報,2020(05).
[4]楊博.以農村產業融合發展助推鄉村振興[N].經濟日報,2020(04).
[5]張譯木.培育新型職業農民,實現鄉村全面振興[N].光明日報,2020(05).
[6]張利庠.發展休閑農業,推進鄉村振興[N].光明日報,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