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科華
[摘要]在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過程中,鄉村教育是重要的基礎工程。經過分析發現,周口市在推動鄉村教育振興發展的過程中,農村勞動力整體文化素質水平較差、農村留守兒童問題突出、中等職業教育發展落后、鄉村教師基本待遇較差等問題,對周口市鄉村教育的現狀進行了分析,得出要振興鄉村教育,必須加大政府對鄉村教育的投入,從源頭抓起完善鄉村教育體系,完善政府參與鄉村學校的管理和監督,重視鄉村職業技術教育和成人教育,合理保障和提高鄉村教師地位和待遇。只有解決好了這些影響周口市鄉村教育振興的突出矛盾,才能有條不紊地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有效實施。
[關鍵詞]周口市;鄉村振興;鄉村教育
[中圖分類號]G777
[文獻標識碼]A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上首次提出鄉村振興戰略。鄉村教育問題是地方政府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有力抓手,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必須始終把解決好鄉村教育問題作為地方政府實施鄉村全面持續振興的重要一環。周口市作為傳統人口大市、農業大市,受區位交通、經濟綜合實力等因素的影響,鄉村教育存在發展理念落后、鄉村教育資金投入不足、教育人才資源短缺等一系列問題,阻礙了周口市政府推動鄉村教育振興的發展。周口市鄉村教育的振興是實現農業產業現代化、促進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提高農民文化素質的基礎性工作。
2018年2月國務院印發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提出要想實施好鄉村振興戰略,必須要發展好鄉村教育事業,將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和教育均衡發展充分結合并推進。2018年9月,《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中指出政府要增加農村公共服務供給,優先發展農村教育事業,辦好從學前教育到職業教育的各級各類鄉村教育,為鄉村的振興發展助力。
鄉村教育是地方政府普遍存在的教育形態,政府在推動城鎮化,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進程中,普遍將保障鄉村教育作為地方教育發展的重要一環,特別是一些經濟強市,對于他們的鄉村教育發展研究,具有許多啟示性的經驗成果借鑒。
1 周口市鄉村教育發展的基本情況
2018年周口市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共6178688萬元,同比增長20.4%,教育總預算支出為1134205萬元,其中普通教育為1012574萬元,同比增長11.2%,職業教育支出為45903萬元,僅為全市教育預算的4.05%,并且較2017年相比,職業教育預算支出下降了17.5%.職業教育的權重占比和政府預算投入均處于較低水平。
截至到2018年底,周口市各級各類學校數量為5078所,其中本科院校周口市師范學院1所,高等職業學校2所,中專技工學校共43所,高中58所,初中507所,小學2482所,學前教育1975所,各級教育的結構分布存在“基礎遠強于高等”的局面。
2018年周口市畢業生總人數為56.8萬人,基礎教育包括幼兒園、小學、初中和高中共53.85萬人,中專職業教育為1.485萬人,高等教育1.482萬人,權重占比約為94.7:2.7: 2.6。2018年周口市在校生總數為214.4萬人,專任教師為12.07萬人。
2 周口市鄉村教育發展存在的問題
2.1 農村勞動力整體文化素質水平較差
“農村勞動力素質”是指勞動者的綜合素質體現,包括思想、智力和體力。在地方政府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過程中,勞動力素質是決定地方生產力發展的首要素質。
由于城鎮化建設和縣域人口普遍流失等因素,調查結果顯示周口市農村地區常住人口逐漸減少,整體的農村勞動力素質以初級教育程度為主,說明周口市農村勞動力整體文化素質水平較差。
2.2 農村留守兒童問題相對突出
“留守兒童”是指父母雙方或者一方流動到其他地區,孩子留在戶籍所在地,造成不能與父母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十四歲及以下的兒童。留守兒童問題一直是我國鄉村教育發展過程中的重要難題之一,由于代理監護人多為低教育程度的中老年群體,使得留守兒童在心理健康、家庭教育等方面存在許多問題。
2018年周口市各縣區農村留守兒童總數為52.94萬人,其中初中階段的農村留守兒童數量為16.67萬人,小學階段農村留守兒童數量為36.27萬人。周口市川匯區留守兒童數量最少,僅為930人,但是其他的縣級地區人數均在1.5萬人以上,太康縣留守兒童數量高達10.5萬人,留守兒童問題相對突出。
2.3 中等職業教育發展落后
經過調研發現,周口市當前的職業教育面臨很大挑戰,存在能力不足的大問題,主要體現在產教融合不對稱現象,以及更深層次的體制問題。雖然周口市政府也有一些針對農村的職業技術教育,但因為教學不接地氣,教育動機多為“離農”性的理論型教育,教育目的主要為城鎮化進程培養新的生力軍,教師的課堂授課內容理論性過強、簡單陳舊、知識散亂不成系統等因素,職業教育發展遠離了周口市推動鄉村振興過程中生產生活的實際需要。
實現鄉村振興,發展鄉村經濟,核心是推進當地農業的現代化職業教育,全面提升各縣域農民的綜合素質。2018年周口市中等職業教育招生學生數僅為1.88萬人,畢業生人數為1.48萬人,將近4000人未完成學業,職業教育學生總量偏少,流失率偏高,中等職業教育的發展滯后將成為周口市實現農業現代化、實現鄉村振興的阻礙。
2.4 鄉村教師基本待遇較差
鄉村教師是鄉村教育的主要載體之一。當前我國的辦學體制主要以縣域為主,學生的義務教育階段是由周口市各縣級政府的教育部門專項負責,而各級鄉村教師的工資由各縣財政負擔。教育經費省級統籌,縣級管理的政策,鄉村教師的工資形成了支付轉移的方式,市區內的工資水平相對還好,但是對于財力薄弱、經濟水平欠發達的縣區,工資標準較低僅僅達標,很難以保障鄉村教師的日常生存,鄉村教師基本待遇較差,本科師范類畢業新上崗教師工資2500元多一點,遠低于其他行業工資待遇。“留不住人”的局面在各縣普遍存在,鄉村教師工資待遇偏低,這是周口市鄉村教師隊伍吸引不到人才的最根本原因,也是阻礙鄉村教師隊伍建設的癥結所在。
3 推動周口市鄉村教育發展的對策
鄉村振興戰略是我國推動城鄉一體化發展的重要政治任務,是決勝小康的關鍵。各級政府在推動鄉村振興的過程中,將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位置,就是在為鄉村振興的過程中不斷培養人才,為社會發展不斷輸送養分。
3.1 從源頭抓起完善鄉村教育體系
促進鄉村教育現代化發展理所應當是強化鄉村振興人才支撐的優先選擇,鄉村的振興離不開鄉村人才的振興,實現農村現代化需要大量優秀的人才,而人才的培養更離不開鄉村教育的不斷發展。因此,鄉村教育的良好發展,培養創新務實的發展人才、高素質的“鄉村后備軍”是周口市政府的首要任務。周口市相關部門要認清在教育振興中的主體地位,突出地區優勢,切實發揮引導作用,實現鄉村教育的穩步發展。盡可能地利用城鄉一體化發展政策,不斷完善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機制,借助縣市優質的教育資源優勢,先進的教學理念,優秀的教學經驗,積極與其形成結對幫扶模式,齊頭并進,共同發展。
3.2 完善政府參與鄉村學校的管理和監督
2018年4月,為補齊鄉村寄宿制學校和小規模學校的發展短板,國務院辦公廳出臺了《關于全面加強鄉村小規模學校和鄉鎮寄宿制學校建設的指導意見》,明確了“統籌規劃、合理布局,重點保障、兜住底線,內涵發展、提高質量”的基本原則,這為振興鄉村教育指明了具體方向。在推進鄉村教育發展的進程中,政府占主導地位,如何精準施策是推進鄉村教育振興發展的根本。加大并規范教育投入,提升薄弱學校的辦學條件,注重小規模學校和寄宿制學校的發展。
3.3 重視鄉村職業技術教育和成人教育
當前周從口市鄉村教育的整體教育結構來看,對職業教育的發展重視程度遠遠不及與基礎教育。農村職業教育作為鄉村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聯系人與鄉村社會的文化紐帶,而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進程中,發展農業,推進農業現代化最離不開的就是具有專業農業知識的新型農民。因此,在整個鄉村教育體系中,各級政府應共同協調發展,及時補充農民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的空白,塑造良好的發展環境,提供堅實的保障供給,為鄉村振興提供人才保證。
周口市政府要根據發展過程中所產生的新需求進行適時調整與創新,建立創新農業人才培養模式,優化資源配置機制,實現資源使用最優化,結合現代化的時代內涵與要求,拓寬資金籌集和經費投入渠道,擺脫農村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低水平運轉陷阱。重視職業教育相關配套設備的保障供給,保障生機比和實習基地達標率及使用率,通過搭建教學網絡平臺、提高數字資源覆蓋率、擴展自主開放資源量、增加信息化教學時數等提升農村職教的信息化水平.真正培養一批有文化、懂技術的農業人才,讓其成為鄉村振興的帶頭人。
3.4 合理保障和提高鄉村教師地位和待遇
周口市在推動鄉村教育發展的過程中,優化鄉村教師隊伍是關鍵性一環。國務院在《關于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中強調,要轉變師德師風,提升教師專業素養,提高教師從業待遇,要全力打造讓百姓滿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高素質教師隊伍。因此針對周口市鄉村教師待遇偏低導致鄉村師資力量緊缺,優秀青年教師大量流失的問題,周口市政府應建立健全鄉村師資補充和待遇改善機制,嚴格落實國務院辦公廳于2015年6月下發了《鄉村教師支持計劃(2015-2020年)》,按照《計劃》落實周口市鄉村教師生活待遇、統一城鄉職工編制標準、職稱(職務)評聘向鄉村學校傾斜、推動城鎮優秀教師向鄉村學校流動、全面提升鄉村教師能力素質等方面提出了明確任務要求。
按照各縣市的財政情況,因地制宜設立鄉村義務教育專項資金作為特殊崗位津貼,并按照偏遠艱苦程度分檔設立特殊崗位津貼標準。嚴格按照規定時限,在崗期間及時發放,離崗后立即停發。為鄉村教師謀取更大福利,吸引更多教育工作者心向農村,扎根鄉村。減少鄉村教師的心理顧慮、職稱評審等消極影響,使鄉村教師安下心來搞教育。
4 結語
鄉村教育是鄉村的希望,是鄉村文明的載體,是鄉村振興的重要戰略支撐。
鄉村教育作為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其既是美麗、宜居、豐饒、現代鄉村建設的基本要求,也是鄉村生態發展與優化、鄉村文化保護與傳承、鄉村文明復興與弘揚的原動力,更是通過信念堅定、思想解放、觀念進步、知識更新、技能培養等造就新型農民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徑。以推進教育城鄉一體發展為基礎,以深化義務教育體制機制改革為著力點,以加快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為主攻方向,全力以赴辦好鄉村教育,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為鄉村振興戰略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撐。
[參考文獻]
[1]王路遙,馬尚平.互聯網背景下農村人力資源開發研究[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8(05).
[2]張燕娥.農村人力資源開發與“精準扶貧”戰略對接研究[J].農業經濟,2018(02).
[3]王建華.論農村人力資源開發[J].人力資源管理,2017(01).
[4]劉臻.精準扶貧機制下人力資源開發研究[D].鄭州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