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鑫
[摘要]重視黨的基層組織建設是我們黨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黨的基層組織是確保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貫徹落實的基礎”。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農村基層組織工作條例》也指出:“農村工作在黨和國家事業全局中具有重要戰略地位,是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伴隨著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大潮,我國農村城市化、農民市民化、主導產業集群化進程迅速推進,正確面對并有效應對這一系列變化,發揮好農村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動城鄉融合、一體化發展,提高黨的農村基層組織建設質量,一直是我國需要認真面對的重大課題。本文堅持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從分析新時代我國農村基礎組織建設的現狀以及取得的成效入手,對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存在的問題進行研究,并提出對策建議。
[關鍵詞]農村基層組織建設;黨的建設;習近平新時代中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中圖分類號]D267.2
[文獻標識碼]A
1 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現狀
中央組織部最新黨內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底,中國共產黨黨員總數為9059.4萬名,比上年凈增103.0萬名,增幅為1.2%。黨的基層組織461.0萬個,比上年增加3.9萬個,增幅為0.8%。新中國成立70年來,中國共產黨的吸引力、凝聚力、戰斗力不斷增強,始終保持旺盛的生機與活力。黨員數量持續穩步增長,中國共產黨黨員總量突破9000萬名,比1949年新中國成立時的448.8萬名增長約19倍。
基層黨組織不斷夯實鞏固,全國黨的基層組織數量從1949年的19.5萬個,增加到2018年的461.0萬個,增長近23倍,全面覆蓋各個領域。
54.3萬名村黨組織書記中,大專及以上學歷的占20.7%,45歲及以下的占29.2%,致富帶頭人占51.2%;68.3%的村、89.8%的社區黨建活動場所面積達到200平方米以上,90.7%的縣、93.1%的社區落實了服務群眾專項經費。
2 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取得的成效
近年來,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各級省委市委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扎實做好抓基層、打基礎的工作,發揮好組織管理、服務協調和教育引導職能,在全面發展中不斷推進農村基層黨組織工作創新,新時代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呈現出:基層組織設置覆蓋更加廣泛、組織建設更加規范、服務功能更加多元的時代特征,農村基層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不斷增強,為各地區推進產城融合、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障。
2.1 黨建責任不斷壓實
把壓實黨建責任作為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的首要任務,全區各基層黨組織負責人牢固樹立“抓好黨建是最大政績”的理念,緊緊圍繞農村黨建“六好”目標,積極開展農村基層黨建“四抓四強化”活動,不斷鞏固擴大先進基層黨組織比例、持續提升中間狀態基層黨組織水平、整頓轉化后進基層黨組織,特別是結合“掃黑除惡”專項行動開展軟弱渙散村整治,下派干部幫助村黨組織開展工作,為推動全區基層黨組織“全面進步、全面過硬”打下了堅實基礎。
2.2 思想建設不斷深入
把思想建設作為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的前提條件,充分發揮黨性教育基地主陣地作用,抓好黨員干部的集中輪訓,實現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學習培訓全覆蓋。突出重點輪訓,嚴格按照黨員干部每年輪訓一次的要求,抓好農村基層黨組織關于十九大精神、黨章黨史、黨紀法規、先輩先進以及惠民政策的學習等。同時,通過遠程教育、專家授課、田間指導等形式,開展農村實用技能培訓,提高了農村基層黨組織書記和農村黨員的綜合素質。
2.3 作風建設不斷強化
落實落細各項紀律要求,通過正面引導和反面警示,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讓黨員干部知敬畏、存戒懼、守底線。認真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求,著力強化管黨治黨責任,推動基層黨建工作真正落到實處。加大群眾身邊腐敗問題整治力度,堅持問題導向,推進基層侵害群眾利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整治常態化制度化,加大“村霸”和宗族、黑惡勢力問題整治力度。
2.4 黨建基礎不斷打牢
保證黨建經費投入,為全區黨建工作開展提供了充足的資金保障;持續加大對基層干部工資報酬、服務基層經費、村級活動場所、經費支持力度,扎實推進基層黨建項目建設,高標準打造黨建服務中心、黨群服務中心、黨建示范點、黨性教育基地,形成了“以點帶面、點面結合”的黨建工作新格局。
3 農村基層組織存在的問題
盡管我國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績,但在主客觀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和問題。主要表現在:
3.1 黨建工作開展得不夠規范
(1)黨內政治生活不夠嚴肅。部分村黨支部“三會一課”記錄存在會后補寫、簡單記錄等情況;一部分農村黨支部沒有經常性開展組織生活,有的組織生活會一年都難得開一次,即使好不容易召開一次,也是圖形式,走過場,參加的黨員少,民主氛圍不濃。
(2)督促檢查管理還不夠嚴厲。對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的督促還有待進一步加強,對黨的紀律規矩學習教育強調的多,抓落實、督促檢查的少,還沒有形成行之有效的長效機制。
3.2 黨員干部作用發揮得不夠明顯
(1)年齡大文化程度低的干部較多。某些農村“兩委”干部年齡偏大,村干部文化程度普遍不高,能力弱,帶領群眾致富能力不強,思想保守,缺乏開拓創新的意識。
(2)選人用人受到宗族勢力影響。部分農村宗族意識根深蒂固,在換屆選舉時,大的家族往往在內部商定好村“兩委”班子成員人選,而不屬于大家族的村內優秀青年、拔尖人才,盡管能力突出,在參選村“兩委”班子時往往受制于選票數,選不過大家族成員。
3.3 村級規范管理還不夠到位
(1)統籌調度工作做的不夠到位。某些黨工委主要負責人,對全區基層黨組織建設全局性工作的統籌謀劃、主動思考還不夠,統籌調度力度還不夠,進取心有所減弱,謀事創業的激情有所消退,督促檢查和推動落實舉措跟進不夠。
(2)具體工作落實得不夠嚴謹細致。由于在村務管理實踐操作中,由于工作不夠規范、不夠細致、操作不夠公開透明,導致一些問題反映比較集中。例如拆遷征地賠償款、過渡費發放、安置房分配、村集體賬目、集體土地承包、村干部違章搭建等問題,尤其是組賬村管不及時,管理人員將集體資金滯留身上過長,導致一些微腐敗問題的發生。
4 原因分析
4.1 領導干部班子自身學習和狠抓基層組織建設力度仍然不夠
領導班子在帶頭學習、狠抓落實等方面做的還不夠,主要表現在:一是政治理論學習還不夠深。在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十九大精神上還不夠深入系統。對基層組織建設理論學習抓得不夠緊實,在學深悟透上做得不夠到位。二是思想認識還存在偏差。對基層黨建工作的重視程度依然不夠,責任意識還不夠強,在抓黨建方面聚焦用力不夠,尤其是對農村基層黨建工作的重視程度不夠、抓得不實、舉措不多。
4.2 宗族勢力對基層黨組織的影響仍然較大
當前宗族勢力對我區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影響仍然較大,主要表現在:一方面,影響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國家法律在農村的貫徹落實。在一些宗族勢力嚴重的村,一些村民解決問題不是找村長、支書,而是找“族長”,嚴重影響了村黨組織的權威性。另一方面,削弱了農村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力。部分村的基層黨組織,班子成員充當本族利益的“代理人”,而非為村民謀取利益,導致一些黨的政策制度成為一紙空文,沒有得到落實,削弱了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力。
4.3 組織建設責任傳遞仍然不暢
一是有的基層黨組織書記主責意識不強,熱情和積極性不高,對村黨支部和農村黨員教育和監管不夠,導致組織建設熱情及壓力傳遞層層遞減,形成了組織建設“上頭熱下頭冷”的尷尬局面。二是個別村黨組織“一把手”角色定位不準,黨建意識不強。忽視了支部書記的責任,對支部建設和黨員管理用心不夠。三是有的村干部自主學習不夠、執行力欠缺。黨員活動等沒有很好地規范落實,不善于做新形勢下的群眾工作,使得農村基層組織的組織力不強、政治信仰不夠堅定。
5 新形勢下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的對策建議
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在新形勢下,黨的基層組織擔負著直接教育黨員、管理黨員、監督黨員和組織群眾、宣傳群眾、凝聚群眾、服務群眾等重要職責。高度重視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有重點、有計劃、有步驟地抓好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各項工作,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鞏固黨在農村的執政基礎提供堅強保障。
5.1 要牢牢抓住隊伍建設這個關鍵,充實基層組織后備力量
實踐證明,農村基層黨組織帶頭人隊伍能力素質的高低直接關系一個村經濟發展的水平。因此,要以更加解放的思想、更加開闊的視野、更加完善的機制、更加充分的舉措,不斷保持黨員干部隊伍的生機和活力。肩負起抓好農村基層組織的政治責任,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從鞏固黨的執政基礎的高度出發,切實把加強黨的農村基層組織建設作為管黨治黨的重要任務抓緊抓好。
5.2 牢牢抓住管理監督這個保障,規范基層組織日常活動
基層黨組織書記和其他領導干部直接面對和服務群眾,完善監督制約機制,著力解決基層權力約束不力、用權失范問題,推行村級權力清單制度,落實村干部管理監督辦法,規范村干部履職行為,推進基層民主自治,完善村務監督委員會工作機制,加強巡視巡察和審計監督,加大違法違紀行為懲處力度。
5.3 牢牢抓住經濟建設這個基礎,保障基層組織發展壯大
深入推進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全方位支持集體經濟發展。加大政策傾斜扶持力度,加大招商引資力度,使農村的資源優勢轉變為經濟優勢,確保集體經濟及各項工作健康發展。
5.4 牢牢抓住服務群眾這個重點,提升基層組織自治水平
及時轉變觀念,從農村簡單化治理轉為高質量的大社區服務,不斷提升管理服務水平,推動基層組織建設區域化統籌布局、“網格化”設置管理。以社區、行政村黨組織為核心,以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為抓手,以解決問題為突破口,打破行政隸屬壁壘,實行陽光操作,主動接受監督,既強化紀檢監督,也讓群眾參與監督,真正實現公開公平公正。
5.5 牢牢抓住主題教育這個主線,煥發基層組織生命活力
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全面加強基層黨組織規范化建設,鍛造一支忠誠、干凈、擔當的基層干部隊伍,推動基層組織建設全面進步、全面過硬。不斷提升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通過多措并舉全面提升農村基層公共服務水平。把準政治方向、站穩政治立場、保持政治定力,深刻認識到農村基層黨建工作的重要性,加強對農村基層黨組織的監督檢查,以奮發進取的精神狀態,積極應對新形勢下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新挑戰。
6 結語
黨的農村基層組織是黨在農村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新形勢下,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拓農村基層組織建設高質量發展新局面,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基層,最重要、最基本的群眾工作在基層。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關于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的指導意見,堅定信仰信念,堅守初心使命,堅持問題導向,總結成功經驗,不斷提升宗旨意識和服務能力,勇于面對艱難險阻和失敗挑戰,不斷提升農村基層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參考文獻]
[1]吳梅芳.農村基層黨組織作用發揮狀況的調查與思考[J].理論探索,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