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永輝
摘要:我國的公共衛生體系建設既是保障人民生命健康的根本,更是維護社會安定,促進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措施。近些年來,國家對高校公共衛生體系建設越來越重視,各高校的衛生基礎設施及網絡建設以及也越加完善,這為公共衛生安全提供有利條件,但是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校內師生對于健康安全的需求越來越多,這對高校公共衛生體系建設也提出了更嚴格的要求。
關鍵詞:高校;公共衛生;體系建設
2020年我國發生的新冠肺炎疫情,嚴重的威脅了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也阻礙了我國經濟的發展和國際交往,同時也暴露出我國公共衛生建設存在的不足,加強公共衛生體系建設已迫在眉睫。在防控新冠疫情的過程中,國內高校在疫情控制以及隔離、檢測等方面積累了一些經驗,但在面對突發事件的發生時,對疫情的危害認識不足以及疾病預防控制不到位等問題也充分暴露,這就要求在公共衛生體系上加以完善。
一、完善學校公共衛生機構
高校師生的身心健康是學校教學、科研、服務工作的基礎,高校要堅持“學生的健康第一”的理念,加強學校的公共衛生體系建設工作。
高校在學校的公共衛生管理工作中要堅持統一領導,科學防范、相互配合原則,完善制定相應的規章制度,完善學校的衛生防疫以及食品安全等制度,加強公共區域消毒、制定完善的公共突發事件處理方案,保證公共衛生管理工作能順利的開展,在遇到突發事件時,不慌不忙,從容處理。不同院系要建立健全公共衛生管理機構,成立相應的公共衛生管理小組,落實專人對學生加強管理,完善請假審批制度,對于學生請假、離校的原因要及時追究清楚,及時了解每個學生的生活狀況,一旦發現學生有發熱、咳嗽等癥狀,應立即隔離并采取相應治療措施。
學校成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防控領導小組,建設組織網絡,設立防控辦公室,制定各項應急預案,明確處置流程,強化衛生職責,宣傳公共突發事件的預防教育,引導廣大師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提高對突發事件的認識和加強自身的防范能力,如果遇到公共衛生突發事件時,要及時向老師報告,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防止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不斷蔓延,盡可能降低突發事件對廣大師生造成的危害。
二、加大衛生服務機構的資金投入
各個高校要根據不同的工作情況和學校的實際規模大小,設立相應的醫療機構,根據校內的人數,配備對應的醫療專業技術人員。按照衛生部門的相關要求,配置相應的醫療器材和設備,根據實際情況及時調整處理突發事件需要的設備和物資,合理計劃醫療機構內部布局,設置消毒間和隔離室;準備宣傳健康教育所需的材料,利用各種宣傳陣地,積極開展各式各樣的健康教育宣傳活動;要增加資金投入,在一些公共場所建設公共衛生設施,滿足學生的方便使用;要搞好校園環境衛生,最大程度降低高校公共衛生突發事件發生的概率。
三、加強高校公共衛生體系建設
3.1? 制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方案
高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是突然發生并且造成嚴重后果的,損害公眾健康的傳染病以及重大疫情等的事件。高校要根據國家規定的相關應急條例,制定相對應的公共衛生應急方案,按照科學防治、相互配合、規范處置的原則,針對可能出現的公共衛生事件制定有效的應急方案。
3.2? 完善高校醫療救護體系
高校醫療救護體系,要秉持根據實際情況的基本原則,根據流行病的地區和流行病的特點確定實際的內容。高校內的醫院要增加病床數量,設置一定的病區隔離室,以增強高校內醫療服務和傳染病救治的水平。要建立一支救治經驗豐富的專業醫療隊伍,儲備足量的醫療救助物資。一旦發生公共衛生事件,醫護人員可立即到位展開救治工作,并按照實際情況將疫情情況及時上報,獲得專業的指導,此外,還需要進行急救專業知識培訓,增強大眾對衛生突發事件的應急醫療救治水平。
3.3? 建立聯防聯控機制
高校應該建立聯防聯控機制,加強與當地疾控機構、醫療機構、衛生監督、公安及社區聯動,自覺接受專業機構的指導、檢查;高校醫院要落實專人負責協調,統籌處理事件的每一過程,如事先的疫苗接種,事中的及時救治及事后的消毒、隔離等。此外,高校要加強食堂衛生管理和監督,要科學制定學校食堂的管理規范,責任到人。要主動聽取衛生監督部門的意見和建議,定點定期對學校的食品衛生做好檢查;加強危害物品的管理,及時發現可能存在的危險因素,及時處理,降低危險事件發生的概率。若是發生公共衛生突發事件,相關管理人員要立即到場,認真分析突發事件發生的原因,深入調查并向上級匯報,對于易感人群應采取預防的緊急措施,學校的公共場所要經常通風,防止疫情的傳播。
四、明確高校的醫療服務機構的職責
4.1? 做好常見疾病的醫療服務工作
高校內的醫療機構具有服務快速、方便等優點,因此成為廣大師生首選的醫療衛生服務機構。高校內的醫療機構不僅要做好常見疾病的防治工作,而且也要做好傳染病的基礎醫療及護理,充分儲備醫療物資以及基礎藥品,促進醫療工作的順利進行。
4.2? 做好疾病監測工作
高校醫療機構要堅持“以預防為主”的政策,積極預防常見的傳染病和多發疾病,要秉持全心全意為廣大師生服務的理念,提升師生的身體健康水平。要加強門診登記工作,及時發現群體性疾病發生的苗頭,對近期相同癥狀的群體事件仔細分析原因,及時上報;此外,還要加強網絡平臺建設,通過網上簽到、上報體溫、健康申報等程序了解師生的健康基本信息,通過在線數據整理分析,及時了解師生身體狀況,為正確及時處置提供依據;要定期對師生做好健康體檢工作,建立詳細健康檔案,對不合格者,及時復查、治療、康復,杜絕傳染源的發生。若是發現有傳染性疾病的發生,要立即采取相應的防范措施,防止傳染病的蔓延。
4.3? 做好傳染病的隔離治療工作
高校內的醫療服務機構要按照傳染病防治法的要求,做好傳染性疾病的一系列監測、隔離和報告。若是出現疫情,要在衛生部門和疾控中心的指導下,做好傳染病的隔離和治療以及易感人群的疾病管理工作,沒有基本的收治條件和收治能力的高校醫療機構,應立即聯系其他有能力的醫療機構并做好配合工作。
五、健全高校公共衛生人才隊伍建設
高校內部要根據不同的公共衛生服務情況,建立健全醫療機構人才培養制度,提高高校工作人員的整體防控水平,要招聘公共衛生專業人員,具體負責高校公共衛生管理工作,此外,還要加強對在職醫務人員的專業技能培訓,使他們能夠熟練掌握傳染病及突發事件的預防及治療,提升校內醫務人員對傳染病和緊急事件的識別處置能力,在處理緊急事件中,成為技術骨干和主導力量。
六、總結
總而言之,要不斷加強學校管理公共衛生工作的組織領導,重點加強高校師生防控知識的培訓,對從事餐飲、物業、服務等相關人員要定期進行操作規范的學習,不斷提升學校公共衛生管理的整體水平,降低突發衛生事件發生的概率。高校內的公共衛生管理工作應常抓不懈,不斷鞏固完善,在提升自身管理水平的同時,也要加強自身的責任意識和健康保護意識,最大程度保障全體師生的生命安全,高效發揮高校的社區優勢,建立完善的高校公共衛生防控格局。
參考文獻:
[1]?? 全國普及法律常識辦公室,學習貫徹《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案例》知識讀本[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5.20.
[2]?? 巴德年.我國公共衛生體系面臨的挑戰.光明日報2004.1.2.
[3]?? 王璟.發達國家公共衛生體系特點及對我國公共衛生體系改革的啟示.醫學與社會,2005.7.第18卷第七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