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沖
摘 要:新世紀以來,中國的綜合國力不斷提升,伴隨而來的是國人的民族自尊心也在不斷增強,這在文藝作品中也多有體現。電影作為當代廣受大眾喜愛的一種藝術形式,其中的英雄人物形象的流變以及他們所反映的價值觀的變化值得人們去思考。本文運用文本分析的方法,通過對新世紀以來三部有代表性的以英雄人物為主角的電影的敘事分析,展現電影如何塑造英雄形象,歸納不同英雄形象的特征和由此變化引發的反思。
關鍵詞:新世紀;中國商業電影;英雄形象;流變探析
中圖分類號:J9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3866(2020)19-0065-02
要研究電影中英雄形象的流變,關鍵詞離不開英雄二字。那何謂英雄呢?三國時期的劉邵認為“草之精秀者為英,獸之特群者為雄。”就是說植物中最優秀的叫英,動物中最杰出的叫雄。英的本義是花,雄的本義是公雞,泛指雄性動物。英和雄的共同點是:卓越突出。英雄的特征,易中天先生做了如下概括:“聰明秀出謂之英,膽力過人謂之雄。顯然,英,就是才華出眾(如英才),或天賦過人(如英氣),或青春煥發(如英年);雄,則是大無畏的(如雄霸),或強有力的(如雄風),或極威武的(如雄赳赳)[1]。”此外我們常說“亂世出英雄”,即社會出現動蕩或是在戰爭災難時期,英雄更容易涌現。因此進入我們研究范圍的電影類型便以戰爭片、動作片、功夫片為主。本文將以時間為軸,以幾部典型的電影為例,總結分析新世紀中國商業電影中英雄形象的流變。
一、古代英雄形象——舍生取義、胸懷天下的大俠
既然要說英雄,那就從電影《英雄》說起吧。2002年上映的張藝謀導演的電影《英雄》,被認為是開啟了中國大片時代。電影制作采用了國際化的團隊,最終內地票房達到2.5億人民幣,成為2002年國內電影票房冠軍。電影在國內多項評選中斬獲諸多獎項,同時《英雄》也獲得了次年的奧斯卡和金球獎的最佳外語片的提名,并被美國《時代周刊》評為2004年度全球十大佳片第一名[2]。可以說《英雄》在當年創造了一個奇觀,取得了商業票房和業界評獎的雙贏,當然也引發了褒貶不一的評價,成為當年的一部現象級
電影。
電影《英雄》講述的是戰國末期七雄并起,秦王嬴政急欲吞并六國,一統天下。為對抗秦國的吞并,六國俠客紛紛起義刺殺秦王的故事。電影通過刺客無名和秦王的對話展開,而真相也隨著談話的深入漸漸浮出水面。最終無名做出了和殘劍三年前同樣的選擇,便是放棄刺秦,因為最后他和秦王都悟出了殘劍的思想——天下。
整部電影可以說表達了非常具有中國意味的價值觀。包括生死觀、家國觀、還有對俠、義、信的執著,對愛情的忠貞。通過分析我們不難發現,片中的主人公個個都可以算是英雄。縱觀全片,導演為我們塑造了中國古代的英雄群像,反映了戰國時期古人的精神風貌。無論是行刺的無名等人,還是被刺的秦王,都表現出了充盈于天地之間的英雄之氣。全片很好地表達了中國人對生死的態度、對家國的認識、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再配合上精美的畫面、寫意的武打設計、充滿中國古代特色的配樂,使得《英雄》配得上電影佳作的稱號。
總之電影《英雄》主要表達了中華民族的祖先,無論男女,上到帝王將相,下到刺客奴婢,都有一種舍生取義,胸懷天下的博大胸懷和英雄氣概,他們都是頂天立地的大俠。
二、近代英雄形象——止戈為武、不驕不卑的大師
中華民族的近代史是一段屈辱的歷史。在一百多年里,中華民族遭受外族入侵、經歷了數次戰爭,歷經磨難,在付出巨大的犧牲后最終取得了民族獨立,在此期間涌現了一大批民族英雄。葉問作為詠春宗師,成為近些年影視圈的熱門IP。本文選取由葉偉信導演、甄子丹主演的電影《葉問1》來分析電影中呈現的中華民族近代英雄形象的特點。
電影《葉問1》不同于以往的武打片,不是一味強調葉問的功夫如何高強,而是強調葉問身上所體現的高尚人格和民族氣節,成功塑造了一個既傳統又現代、真實且豐滿的英雄形象,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第一,儒家傳統思想中的“大丈夫”。電影中的葉問是傳統的,完全符合中國儒家思想中“大丈夫”的標準。在《孟子·滕文公下》中,孟子在談論“何為大丈夫”的問題時,提到了著名的三句話,即“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應該說電影中的葉問全部做到了這三點。佛山淪落前,他是富家子弟,但做人低調和善,對朋友慷慨大方、不求回報,這叫“富貴不能淫”。佛山淪陷后,他婉拒了好友周清泉去棉花廠工作的機會,不想不勞而獲,而是放下富家公子的身段,去礦場出苦力掙錢養家糊口,這叫“貧賤不能移”。面對曾經作為巡警的李釗的以權壓人,他毫不畏懼;面對日本人的兇殘和挑釁,他挺身而出,這叫“威武不能屈”。葉問身上體現的正是儒家對“大丈夫”的要求,集“仁義禮智信”于一身,講究王道而非霸道。
第二,思想進步的紳士。電影中的葉問又是反傳統的。雖然他生長在大戶人家,但作為一家之主,他并沒有家長式作風和大男子主義。對待家人,他講求民主,尊重妻子、疼愛孩子。對待外人,他彬彬有禮、低調和善。因為歷史上葉問在香港接受過西式教育,所以電影中他和夫人上街買東西時,里面穿的是長袍而外面套的是西式的風衣,帶的也是西式的禮帽,因此他身上兼具君子和紳士的風度。
第三,中國武術精神的代言人。影片中的幾段打斗片段設計的都比較輕靈,沒有過于渲染暴力,絕大多數時候葉問都是被迫出手,并都是以柔克剛,打得十分瀟灑,完全沒有武夫氣質,更像是一個讀書人。影片最后他和三浦決戰時,他不顧打贏會被殺死的危險,仍舊在擂臺上擊敗了三浦,但在最后一刻停手沒有殺死三浦。葉問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給日本人上了一課,告知他們中國武術的精神是講究武德、仁愛,練武是為了強身健體、匡扶正義,不是為了逞強斗狠、濫用暴力。那一刻,他從一個追求自我修為的武術高手轉變為一個傳播中華武術精神的民族英雄。
可以說《葉問1》中的葉問,既保留了中國傳統儒家思想中“大丈夫”的美德,又具有現代人對男性愛妻顧家的審美期待。在名利面前低調內斂,主動避讓;但在民族大義面前,卻毫不畏懼,挺身而出。這個男性英雄形象近乎完美,體現了中華民族止戈為武、德在技先的武術精神和自尊獨立、不驕不卑的高尚人格,不愧為詠春的一代宗師。
三、現代英雄形象——鐵血剛毅、以牙還牙的大兵
2017年上映的《戰狼2》,票房達到56.83億,觀影人次達到1.6億[3]。這不僅刷新了國內電影業的多項記錄,并一舉躋身全世界電影票房榜第55位,成為全亞洲唯一的一部入圍前60的電影。可以說《戰狼2》絕對算得上是一部現象級的電影,超高的票房、眾多的觀影人數、激烈的戰斗場面、國際化的制作水準,都讓它成了一部頗具爭議的電影。而影片主角冷鋒,也是近年來中國電影中塑造的獨具特色的英雄形象。
《戰狼2》是吳京自編自導自演的動作軍事電影,是2015年上映的《戰狼》的續集。電影開頭三段表現的是一個以前同類型電影中很少見的中國軍人形象,而這些都是主創為了讓人物更有人性而有意為之。他會為戰友情誼違抗命令,可以為懲戒惡霸一時沖動,也可以在非洲買醉……《戰狼2》編劇之一董群在談到設計冷鋒這個人物時說“冷鋒身上,有中國人最向往的一種江湖氣,一種浪子感。這就是中國軍人身上那種灑脫的‘人性”[4]。這就讓英雄人物更有真實感。
影片的高潮部分,即冷鋒和反派頭目“老爹”的對決可謂生死肉搏,拳拳到肉。當得知老爹就是殺害自己未婚妻的兇手時,家仇國恨集合到一起讓冷鋒徹底憤怒。他大喊著血債血償,并最終殺死了“老爹”。這一段表現了冷鋒鐵血剛毅、以牙還牙的血性男兒氣質。
縱觀全片,冷鋒呈現的就是一個軍事技能超強,鐵血剛毅、嫉惡如仇、有仇必報、以牙還牙的中國超級大兵形象。
四、對目前問題的反思及對未來創作的期許
通過以上三部反映歷史不同時期中國英雄形象的代表性電影,我們可以發現中國電影在進入新世紀以來在制作水準和市場化運作方面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但在看到進步的同時,我們也不能忽視當前存在的缺陷。就表現英雄主義主題的電影為例,當前中國商業電影至少還存在如下幾個問題。
其一,英雄類型過于單調,集中在帝王將相、軍人、警察等幾個身份,而缺少對普通人的描述;英雄性別也過多集中于男性,缺少對女性英雄的塑造。其實在和平時期,在社會主義新時代,有很多普通人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辛勤勞動、默默奉獻,為社會為國家做出了應有的貢獻。他們也是英雄,也值得被歌頌。
其二,通過《英雄》《葉問1》《戰狼2》幾部電影中英雄形象的分析,我們不難發現中國式英雄的精神內核在悄然發生變化,從古代那種舍生取義、胸懷天下的大俠,到近代止戈為武、不驕不卑的大師,再到鐵血剛毅、以牙還牙的大兵。你會發現英雄最終變得越來越能打,從冷兵器時代的刺客到新世紀全能的特戰兵,毫無疑問這是一種力量的彰顯。但冷鋒作為一個中國當代軍人的代表,給人的感覺是力量有余,而修養不足。
筆者認為,經過四十多年的改革開放,中國的經濟力、科技力、軍事力等硬實力已邁入世界前列,這一點已有目共睹。但如果中國想要成為一個真正的超級大國,文化、意識形態方面的軟實力則不可或缺。就是說中國不僅要在事實上成為一個大國,還要在感情上讓其他國家的人民能夠接受,樂于接受這個事實,這才是我們接下來要努力的方向。而這就涉及國家形象建構和傳播這個重要議題。電影作為當前全世界廣受歡迎的大眾文化產品,顯然是承載建構國家形象、傳播國家意志的優質渠道,而英雄又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最優秀的精英代表,他們的形象就反映了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精神風貌和價值觀念。因此中國電影人應當勇于擔起這個重任,在表達民族復興、國家騰飛的自豪感的同時,也藝術地傳遞中國和平崛起、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普世價值觀,拍出更多反映新時代中國智慧、中國精神的優秀電影,塑造更多具有中國風骨、中國氣質的英雄形象。
參考文獻:
[1]易中天.易中天中華史——魏晉風度[M].杭州:浙江文藝出版社,2016.
[2]英雄(2002年張藝謀執導武俠電影)[DB/OL].[2002-12-14].https://baike.baidu.com/item/%E8%8B%B1%E9%9B%84/3827897?fr=aladdin#6.
[3]中國電影曬出成績單 2017年總票房559億[EB/OL].[2018-1-3].http://tj.people.com.cn/n2/2018/0103/c375366-31101409.html
[4]余馳疆,鄭心儀.冷鋒,一個人點燃一個國[J].環球人物,2017(17):2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