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講老師:劉萍萍:首都體育學院羽毛球項目副教授,亞洲級后備裁判長,國家首批羽毛球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師、考評員。2015 年獲北京體育大學博士學位,主要研究方向為:羽毛球教學與訓練、羽毛球社會體育指導員職業技能鑒定體系研究、羽毛球競技后備人才培養研究等。
羽毛球擊球姿勢分為正手擊球、反手擊球和頭頂擊球,在實戰運用中,我們可以根據技術特點和來球位置,合理地選擇不同的擊球姿勢。中場抽殺球技術分為正手抽殺球技術和頭頂抽殺球技術,當面向來球方向、來球位置在身體左后側時,我們可以采取正拍面繞頭頂在左肩頭頂上方完成抽殺球技術。中場抽殺球技術也是羽毛球社會體育指導員國家職業資格培訓中教練們需要重點掌握的一項技術,了解更多有關技術的考核要求,有助于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這項技術。大家可在公眾號“羽毛球社體指導員職業鑒定培訓”上獲取具體內容。
下面,我們來分析一下中場頭頂抽殺球技術(見圖1-3)的常見問題。

圖1

圖2

圖3
運用中場頭頂抽殺球技術時,可根據來球位置的遠近,用中場頭頂起跳騰空步法向來球方向移動,并向左斜上方來球方向起跳。與此同時,持拍手伸向來球方向,手臂外旋倒小臂引拍,手腕充分后伸準備擊球。

圖4
在運用中場頭頂抽殺球技術前,應注意接球前的準備姿勢,要適當降低重心,這樣才能在起跳時獲得更大的動能。如果重心過高,雙腿直立在場地上,則很難迅速起動騰空步法來完成中場頭頂抽殺球技術。

圖5
運用中場頭頂抽殺球通常是在中場可攔截對方來球的情況下,所以對突擊的要求較高,這就要求手臂按照接球前的準備姿勢放在身體位置的中心高度,這樣可以以最快的速度引拍擊球。如果持拍手自然垂于體側,則會造成引拍時浪費時間,容易錯過最佳擊球時機,影響抽殺球質量。

圖6
在進行中場頭頂抽殺球時,引拍應該直接而連貫。如果中途做不必要的停頓或放慢,則會破壞擊球的節奏,影響擊球的質量。
中場頭頂抽殺球的擊球點應在左肩的斜上方,擊球時,前臂繞過頭頂內旋帶動手腕,手指緊握拍柄,前屈發力擊球。擊球時,拍面與地面約呈直角。
常見錯誤

圖7

圖8
中場頭頂抽殺球的擊球點在左肩斜上方,需要用正拍面繞頭頂進行擊球。如果由于判斷起動或步法原因造成擊球點靠前或靠后,都會影響手腕的發力效果,進而影響中場頭頂抽殺球的飛行速度和出球角度,降低回球質量。

圖9

圖10
中場頭頂抽殺球技術需要正拍面適當下壓擊球,以使球獲得最快的向下飛行速度。如果拍面上仰,則會使球的飛行弧線向上,為對手創造進攻機會;如果下壓過度,也會造成擊球下網而直接失誤。如何控制拍面的角度,要通過長期的練習才能熟練掌握。

圖11
在運用中場頭頂抽殺球技術時,應上下肢協調發力,自下而上,自軀干向手腕手指連貫發力。如果上下肢出現脫節或不協調,則會造成擊球動作不協調、發力不集中等問題,不利于獲得良好的擊球質量。
抽殺球后,持拍手隨擊球動作完成后的慣性向左前下方揮動,身體重心在左腳上。左手協助保持身體平衡,同時持拍手由左向前下方迅速收回至體前,準備迎擊下一次來球。
避免常見錯誤的練習方法
在無球狀態下,反復按照中場頭頂抽殺球的技術要領進行揮拍練習。這樣不僅能夠練習擊球時上下肢的協調配合,也容易使動作規范化,并向動作自動化發展。當揮拍動作熟練掌握后,再加上有球的練習,就不會輕易在擊球時動作變形,所以揮拍練習至關重要。

圖12

圖13
請搭檔從對面場區連續發弧線較平的球到我方中后場頭頂區域,練習者從判斷起動開始,進行完整的中場頭頂抽殺球技術的練習。通過大量的重復練習,技術動作會漸漸穩定。可以在練習擊直線球后,嘗試練習擊斜線球,做到完全掌握中場頭頂抽殺球技術。
1、《羽毛球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教材》,肖杰、劉萍萍著;
2、公眾號“羽毛球社體指導員職業鑒定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