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小敏
【摘要】素描頭像照片寫生中邊界線的處理對素描形體、空間、體積的表現起到重要的作用, 如何正確分析并使用邊界線是素描頭像照片寫生的關鍵。文章研究素描頭像照片寫生中邊界線的處理, 希望對進一步提高素描頭像照片寫生水平有所裨益。;;
【關鍵詞】素描頭像照片;邊界線;處理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0)30-191-01
客觀事物中不存在邊界線, 邊界線是因人的觀察視角和物體呈現的透視角度而產生的特殊情況, 它是作為物體體塊轉折的延伸而存在的。邊界線具有塑造形體、表現虛實、體現空間和體積等功能。在素描頭像照片寫生中, 邊界線發揮著重要作用, 它使人物在二維的紙張上呈現三維的立體感。在素描頭像照片寫生中, 邊界線的處理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準確地塑造形體人物素描寫生貴在傳神, 六法中強調“氣韻生動”,總結對畫的要求,這句話概況邊界線的作用恰如其分。邊界線可以起到塑造形體的作用, 通過它可以抓住人物特征和臉型。人的臉型分為“甲”字、“申”字、“由”字等多種, 這些臉型在畫面中的塑造都依賴邊界線的處理。在素描頭像照片寫生中, 根據模特不同的角度和特點, 可分為正面、側面、正側面。邊界線塑造強調左右對稱, 表現在骨骼上, 如顴骨、顳骨、下頜骨等;表現在肌肉上, 如顴肌、咬肌、三角肌等。頭部骨骼和肌肉的包裹形成體塊形體。在素描頭像照片寫生中, 正面人物的邊界線正是由這些骨骼和肌肉組成的, 如果邊界線描繪得不準確, 就會使人物顯得太胖或太瘦。在側面的素描頭像照片寫生中, 由于人物角度的變化, 會造成一面臉大、一面臉小的透視情況, 這就要求創作者注意人物角度的透視和邊界線勾勒的合理性。通過邊界線的塑造, 既可以把人物造型表現得精準, 又可以將形體轉過去, 呈現側面的透視效果。在正側面的素描頭像照片寫生中, 由于透視關系, 只能看到半邊臉, 五官的位置即是邊界線的位置, 通過邊界線處理, 可以塑造五官體積和比例結構, 精確地勾勒人物特征。
二、體現空間和人物體積創作者要想在二維的紙張上表現具有三維空間感、真實的人物形象, 必須具備一定的處理技巧。而邊界線在素描頭像照片寫生中對空間、體積的體現起著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體現畫面中人物的空間關系。人物頭像的空間關系可以分為兩個部分:一部分是人物頭像的外空間關系, 即人物頭像和背景的關系;另一部分是人物頭像的內空間關系, 即人物頭像的結構空間關系。人物頭像的外空間關系在畫面中是靠人物和背景的對比產生的。在素描頭像照片寫生中, 臉前和臉后的表現關系不一樣, 一般情況下, 臉前由于光線的照射比較亮, 對比比較強烈, 臉后由于背光, 對比比較柔和。因此, 在光線照射的臉前, 邊界線較輕, 素描關系較淡, 而在背光面的臉后, 邊界線較重, 素描顏色較暗。在人物頭像內部結構空間的表現上, 正面人物面部的邊界線分為兩段:第一段是垂直方向的邊界線, 從耳朵開始延伸至下頜骨底端, 整個位置在臉部后面。在進行素描頭像照片塑造時, 對于這段邊界線, 用筆應較虛, 不要太肯定, 塑造的體積感不要太強, 因為整個這片區域都處在相對靠后的位置, 如果處理得太實, 會在視覺上給人一種前進感, 影響畫面的前后空間關系。第二段是從下頜骨至下巴三角肌處一條橫向的邊界線, 這條邊界線是體現畫面空間感最好的地方。因此, 這段邊界線的處理應肯定、清晰、對比強烈。這整條線段從前往后 (三角肌至咬肌) 的位置, 在素描關系上依次先重后輕, 先清晰后模糊, 這樣這部分邊界線就會自然往前跑。邊界線在人物的體積表現上也起到重要作用。人物頭部體積整體看像六面體的塊面, 人物的邊界線分布在這個體塊的邊緣上。正面人物頭像的邊界線在人物臉的兩側, 在素描的表現上集中在臉頰兩側的位置, 這部分邊界線的描繪要肯定而精準, 圍繞結構和肌肉的走勢變化用筆, 通過邊界線的變化表現正面臉部兩側的體塊感。在側面人物頭像寫生中通常只能看到三至四個塊面, 在表現人物的體積上, 邊界線的處理不僅集中在臉頰上, 還涉及五官的表現, 五官成為邊界線的一個部分。用邊界線塑造五官的體積, 通過對面部看得見的形體進行描繪, 要能顯現看不見的形體空間。偉大的古典主義畫家安格爾的素描頭像照片利用邊界線處理空間、體積和結構非常到位。
三、邊界線的虛實處理在素描頭像照片寫生中, 人物和背景的關系、人物頭像結構空間關系要依靠邊界線的虛實處理拉開空間層次。邊界線和背景有時融為一體, 有時涇渭分明。以側面素描寫生為例, 人物頭像的面部為光源照射的地方, 臉前亮臉后暗。臉前的素描關系對比強烈, 邊界線的處理較實而肯定, 與背景形成明顯的對比。臉后的邊界線 (頭發或后腦的位置) 處在人物空間的后面, 因此用筆較虛, 與背景相融合, 甚至作為臉后的背景而整體存在, 融入背景的塊面, 作為背景的一個部分而不被看到。這樣就突出了前實后虛, 前面的邊界線對比強烈, 后面的邊界線對比較弱。通過前后虛實的邊界線處理, 就可以把素描人物頭像的空間感很好地表現在畫面中, 避免畫面出現平面化的“剪紙現象”。邊界線的虛實還表現在人物頭部的組織結構上。一般描繪骨骼的邊界線要用筆實一點、肯定一點, 這樣可以突出骨骼的結構特點和質感;表現皮膚和肌肉的邊界線用筆較輕、較虛, 這樣可以體現肌肉松動的感覺。人物頭部就像橢圓的球體, 在素描頭像照片寫生中細致描繪邊界線, 可以生動地把握人物特征。通過對邊界線的虛實處理, 可以表現人物頭部的空間體積。因此, 邊界線的處理在素描頭像照片寫生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 (英) 威廉·荷加斯.美的分析.楊成寅, 譯.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2.
[2]張啟文.創作與構圖.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0.
[3]韓瑋.中國畫構圖藝術.山東美術出版社, 2002年.
[4] (英) 凱斯·麥克懷特.看大師作畫——繪畫中如何把握視覺表達語言.盧婧潔, 柏愔, 譯.鳳凰出版傳媒集團, 江蘇美術出版社, 2007.
[5] 熊煒, 馮能保.繪畫線條學.中國社會出版社,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