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海濤
福建省晉江市第二中學
物理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所有的物理概念、規律和理論,都是在實驗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實驗也是高考物理的主要內容之一。因此,搞好實驗教學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下面就如何搞好實驗教學淺談自己的幾點看法。
1.培養學生學會使用基本儀器。基本儀器的使用,是做好物理實驗的基礎。讓學生了解基本儀器的構造、原理、用途,掌握儀器的量程、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以達到熟練、正確地讀數。在教學中,教師可抓住各種基本儀器的共性加以指導,如基本儀器都有一定的量程,都需要零點校正或零誤差修正等等。
2.培養學生理解實驗原理,進行實驗設計的能力。教學中教師應要求學生明確各個實驗的目的、原理或理論根據,引導學生根據實驗原理對實驗進行設計,包括用什么物理定律、公式,電學實驗用什么電路圖等。還應弄清哪些是已知量、被測量,然后選擇所需要的儀器和實驗條件,進而設計好實驗步驟,畫好記錄表格等。
3.培養學生正確記錄實驗數據和處理數據的能力。教學中,教師應指導學生讀取和記錄數據的注意事項。如記錄要及時、完整,注意按有效數字的方式記錄,注意數據單位的正確性等。一般要求學生實驗前列出表格,使用該表格能記錄直接測出的各物理量,能填寫計算出來的中間數據和最后數據等內容。進行數據的處理、運算及對實驗結論進行分析。在整理數據時,如發現有不合理的數據,應對該數據進行補測。
在物理教學中充分利用現有的實驗資源,發揮一切實驗條件,讓實驗滲透到學生學習的方方面面,這不僅可以加強學生對實驗的理解,而且可以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列舉以下幾種方法和大家共同探討。
1.全面開放實驗室。這對實驗教學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第一,由于個體存在差異,在課堂上不可能每個學生都能按時完成實驗任務,開放實驗室可以提供給他們完成課堂實驗的機會;第二,學生大腦里一旦有了好的想法與設計時,能及時地通過實驗來驗證,這能激發學生的創造熱情;第三,學生可利用空余時間參觀實驗室,提前對一些新的儀器有了一定的感知,能大大減輕日后實驗的難度;第四,可以消除學生對實驗的神秘感,讓他們感覺到實驗室就在身邊,實驗儀器就在身邊,增加參與實驗的愿望。
2.改變實驗形式,增加探究性實驗。現有的教材把實驗分為探究性實驗、驗證性實驗和測定性實驗。實際上,許多驗證性實驗可改為探究性實驗,提前到理論課前去上。物理量的測定有多種方法,教科書上的方法不一定是最佳方法。如重力加速度的測定,教材用單擺法,實際上還可以用圓錐擺法、自由落體法、氣墊導軌法和伽利略理想實驗法等。讓學生嘗試不同的方法,這樣有利于學生發散思維能力的培養。
3.在實驗教學中,一定要改變傳統教學中只注重結果而不重視過程的習慣,要允許學生犯錯,允許學生失敗,要給學生的實驗探究留下最大的空間。教師應幫助學生分析失敗原因,找出彌補的措施并尋求最為合理的實驗方案。許多演示實驗完全可以改為學生實驗,鼓勵學生演示,培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總之,基于物理學以實驗為基礎的這一學科特點,我們教師就應加強實驗教學,制定良好的教學策略和方法,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從而提高物理實驗教學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