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
四川省射洪市第七小學校
小學體育教學的目標是讓小學生學習基礎體育知識、掌握一定體育技能,增強體質、磨煉意志。不得不承認,小學生在身體素質方面存在巨大差異,以此,想要實現體育教學目標,體育教師就要正視差異,尊重客觀事實,探索更加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分層教學就是在尊重小學生個體差異的基礎上,制定兼顧所有學生的教學方案,激發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從而全面提高小學生的體育課堂學習質量,實現體育教學目標。
分層教學法是時下較為人們認可的一種創新教學法,其注重對學生群體以及教學內容進行分層,從而更好地進行教學活動開展。分層教學法極為注重針對性教學活動的開展,其所進行的各種分層也是為了提升整體教學的效果。創新教學法應用的前提是對學生進行較好的分層,而分層的目的與目標則在于將因材施教的理念更好地融入到實際教學活動中。近幾年,分層教學法的應用范圍不斷擴大,諸多教學經驗也表明,分層教學法可以成為小學體育教學乃至其他學科教學活動開展的重要策略。
從整體上來看,小學體育教學質量與水平已經有了很大程度上的提升,但小學體育教學活動開展中也存在著一些不足。例如,在教學模式十分固化的狀態下,機械式教學法的應用十分普遍,整體教學看似在正常進行,但實際教學效率相對較低。小學體育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往往會進行一種無差別式的教育教學嘗試,教師群體對傳統教育教學理念已經產生了依賴,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教學層次的單一。新課改的不斷深化為小學體育教學活動開展提出了新要求,各種創新教學法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運用,但教學創新的形式感較為明顯,很多創新教學法所具備的應用價值都沒有充分發揮出來,這也嚴重拖慢了整體教學的改革進程。
分層教學可以成為小學體育教學活動開展中的一個新選擇,但其得以成功應用的前提便是體育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較好的分層,并在對學生進行了較好的分層后進行教學內容的分層。對于學生進行的分層,可以從性別、身體素質、學習能力等角度來進行。例如,在田徑運動相關知識的了解及動作學習時,教師可以將學生按照性別進行分層,并進行不同的動作強度調整,從而在常規教學活動開展中讓學生對田徑運動有更好的感知。在教學內容選取與運用的分層上,教師不僅要參照學生群體的分層狀況,更加要圍繞有利教學的原則進行教學內容選取,不斷提升教學內容同實際教學活動的聯系。一旦小學體育教師可以較好地對學生及教學內容進行分層,分層教學法的深度應用便形成一個良好的基礎。
在相對固化的教學模式影響下,小學體育教學內容也會變得相對機械,為了更好地在教學中進行分層教學法的應用,實時進行教學內容及難度的調整便十分必要。例如,教師可以在對學生進行了教學分層后進行分層式觀察,從而發現不同層級學生在體育課上的學習與運動表現。通過對觀察結果進行教學化分析,教師要進行教學內容與難度的調整,甚至是重新選取,從而使得分層教學法下的教育教學活動開展可以更為貼合學生需求。絕大多數小學體育教師缺乏分層教學法應用經驗,教學上存在著的一些差異性也增加了分層教學法應用的現實難度。
小學體育教師極容易在分層教學法應用中忽視了對學生進行的區別式指導,這也影響了分層教學法應用效果的發揮。當前,分層教學法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程度不斷加深,教師也要注重分層教學法應用背景下對學生進行區別式指導和個性化指導。單純依靠對學生進行的分層提供教學指導并不足夠,具體層級中的學生也會存在顯著差異,這便要求教師盡可能地提供一些個性化指導。例如,在行進間的隊列變換訓練時,排頭學生對于隊列變化的節奏與步伐掌握會具有直接影響。在這一情況下,教師可以對較為重要的排頭學生進行單獨訓練式的個性化指導,從而讓其能夠更好地對隊列變換知識點、節奏點和技巧等予以掌握。
采用分層教學法進行體育教學,也要采用相應的分層評分標準,在對學生進行評分時,要摒棄傳統的評分方式,而是根據學生所屬層次,進行科學評分,只要學生體育素質有所進步和提高,教師就要對其進行肯定和鼓勵,這種評分標準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體育訓練積極性,從而提高學生在體育課堂學習的質量和效率,促進小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
小學體育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發起者,各種形式的創新教學法應用效果的達成也與教師密切相關。小學體育教師應當在分層教學法應用的視角下,提高對這一創新教學法的認知程度,并在充分結合教學實際的基礎上進行分層教學法應用的相關思考。伴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分層教學法會具有更為廣闊的空間,但小學體育教師也務必要將分層教學法應用上的積極影響凸顯出來,從而使其可以成為總體教學創新的常規選擇。